岩土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建筑).docx
《岩土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建筑).docx(4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岩土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建筑)岩土施工技术课程设计系别土木工程系专业勘查0801学号0608104120姓名高小勇指导林奇老师日期2011.06.11目录一、编制根据1、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12、现行国家或者地方规范、标准、图集1*C/52121、-I*5222、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Vl策33、34、5-Ll10、L*eV-/匚1031混凝-t用量/L总1032jyZ.12四、施工机械设备12五、施工顺序与施工起点、流向131.2 钻孔灌注桩施工起点与流向(见附图五)151.3 旋喷桩施工起点与流向(见附图六)156. 1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157. 2旋喷桩的施工工艺流程168.
2、 3混凝土支撑结构施工工艺流程176.4降水井的施工工艺流程176. 5排水沟的施工工艺流程17七、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87. 1灌注桩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87. 2旋喷桩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211. 3.排水沟的施工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7. 4挖土方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6/1、t万)F方.28)l、530十、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与环境保护措施311、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12、确保工程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333、确保工程施工文明的技术组织措施374、确保工程工期的组织措施385、环境保护保证曰5.38H、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七)、40十二、施工进度计划表40一、编
3、制根据1、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由福建工大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基坑支护施工图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福州世茂国际中心裙楼施工图纸。2、现行国家或者地方规范、标准、图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l20-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I3-07-2006)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I3-84-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2001)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I3-07-2006)3、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福州世茂茶亭国际中心裙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福州世茂国际中心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广达路。该场地原为福州环境卫生管理处等用地,东临广达路,北靠群众路,南为福建省体育学校,西隔在建中的君临盛世茶亭为八一七路,位居福州市繁华的市中心地段。工程由福州世茂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为世茂茶亭二期工程项目之一(A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6338m2,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94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24000m2,地下建筑面积约35400m20工程由1幢60层的超高层主楼、7层裙房及广场式大地下室构成。
5、地下室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开挖深度为15.5m,电梯井开挖深度达18m支护结构使用1200钻孔灌注桩排桩加三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桩间设900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各建筑物要紧特征如下:建筑物编号建筑层数建筑+0.00标高高度(m)占地面积(m2)结构形式墙重压力(kN/m)最大柱重(kN)地下室层数地下室埋深备注国际中心主楼608.202702376框筒364068750318.0裙房78.2039.52340框剪11700315.5广场式纯地下室-38.200.0框架315.5抗拔建筑设计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基础拟用桩筏基础。本场地现有地面整平标高约5.30米。本工程地
6、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一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2、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计策本工程设有三层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等级为一级,基坑开挖面积为98*65,其面积较大,深度较深,场地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较多,应尽量躲开。土方量过大,土方只能晚上10点至凌晨5点外运,同意24小时施工。其位置处于市中心,须操纵噪音,对周围居民产生较小影响。其旋喷转与灌注桩较多,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其施工工艺过程。3、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场地初见水位埋深0.70-3.30米,水位标高2.28-4.81米,地下水位稳固埋深为0.804.70米,水位标高L21
7、-4.90米。该水位要紧为上部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水位,水量的补给要紧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排水的垂直补给,并受其影响水位呈季节性升降,水位变化在1.o4.O米间,最高洪水位将淹没本场地(标高6.50米左右)。场地中部的含水层有:(5)中砂(1)、(7)中砂等层,为中等强透水性地层,地下水类型为孔隙型承压含水层。分层水位量测(5)、(7)含水层水头埋深相近,约4.807.00米,水位标高-L93037米,含水层水量及水位要紧受地表排水、闽江水及大气降水等的影响呈季节性升降,水位变化幅度14米。下部含水层要紧有粗中砂、(9-1)含砾粗砾砂、(10)圆角砾,(11)碎卵石等层,为中等强透水性地层,地下水
8、类型为孔隙型承压含水层。分层水位量测说明,水位埋深15.90-17.70米,水位标高约-12.7710.73米,含水层水量及水位要紧受地表排水、闽江水及大气降水等的影响呈季节性升降,水位变化幅度26米。本工程设有三层地下室,地下室设计时抗浮设计水位建议按标高6.50米考虑。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的地下水要紧为中砂(1)、中砂层中的地下水。为查明该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渗透性及涌水量大小,本次勘察对该含水层分层进行抽水试验。抽水试验使用单孔稳固流完整井抽水试验法进行。抽水设备使用深井泵(最大流量20kh)抽水,流量观测使用直角三角堰量测,水位降深使用电测水位仪量测。土层概况经钻孔揭示,场地内岩土层分述
9、如下:1、杂填土:褐灰、灰黄、灰黑等杂色,稍密,湿饱与,含较多碎砖、大小块石、混凝土块、碎石、瓦砾等,硬杂质含量30-70%,大部分为老填土,填龄大于25年,上部少量为新近填土。局部揭示有0.10-0.60米厚的混凝土地面及块石垫层。厚度1.0-3.60米。1T、填砂:灰黄色,松散,湿饱与,以中砂为主,含粗砂、细砂等,含泥量5-15%,含有少量砾石、碎砖等,原场地仅A3*、A4*孔揭示,北部上部表层有新填粗中砂0.10-0.30米厚(填龄仅几天),揭示厚度约0.1L30米1-2,淤泥质填土:黑灰色,饱与,流塑,含少量碎砖、碎块石、瓦砾、生活垃圾、烂木屑,腐植质等,为老填土,填龄大于25年。仅3
10、0#孔揭示,厚度1.60米。2、粉质粘土:灰黄、浅灰色,可塑,底部软塑,冲积成因。含氧化铁,高岭土,少量粉细砂等,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0.20-L90米。6713*、15*、16、1921*、24*27*、30*、36、补5.孔缺失。3、淤泥(质土):深灰色,饱与,流塑,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个别烂木屑、植物根、贝壳等,味臭,厚度L4T1.80米。3、淤泥(质土夹砂):深灰色,饱与,流塑,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个别烂木屑、植物根、贝壳等,味臭,层中夹有页片状薄层粉细砂,局部夹有薄层(1-25CnI)中砂等,厚度2.50T0.80米3-K中细砂夹淤泥:浅
11、灰色,稍密,饱与,冲积成因。以中砂、细砂为主,含细砂、粗砂等,含泥量20-40%,级配通常,层中夹有薄层淤泥,仅20#、26#孔揭示,厚度0.90T0.20米。4、粉(砂)质粘土(1):浅灰、灰黄色,可塑偏软,饱与,冲积成因。含氧化铁,高岭土,粗中砂、粉细砂1535%等,光泽反应较光滑,摇震反应轻微或者无,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仅270、3134*孔揭示,厚度0.40-1.10米。5、中砂(1):灰黄、浅灰色,稍密中密,饱与,冲积成因。以中砂、粗砂为主,含细砂、砾砂等,含泥量12-33%,级配通常,局部层中夹有薄层(l15cm厚)淤泥(质土),标准贯入击数在5-24击,平均15.2击,厚度0.
12、50-10.70米。1113、15%21*2632、35*3841*44补3*、补6,补7孔缺失。5-1、淤泥质土:浅灰色,饱与,流塑软塑,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云母片,烂木,粉细砂等,味臭,局部夹有薄层粉细砂,仅在8*、10%1838、39孔揭示,厚度0.70-6.80米。6、粉(砂)质粘(2):绿灰、褐黄、浅灰色,可塑,局部硬塑,饱与,冲积成因。含氧化铁,高岭土,粗中砂、粉细砂540%等。光泽反应光滑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局部轻微),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标准贯入击数在5-22击,平均14.4击,厚度0.30-5.70米。局部层中夹有(6-1)淤泥质土。6-K淤泥质土:黑灰、浅灰色,饱
13、与,流塑软塑,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云母片,烂木,粉细砂等,味臭,局部夹有薄层粉细砂,仅在16、28*、33*37*孔揭示,厚度0.40-3.20米。7、中砂(2):浅灰、灰黄、褐黄色,稍密中密,局部密实,饱与,冲积成因。以中砂、粗砂为主,含细砂、粉砂、砾砂等,含泥量1437%,级配通常,局部层中夹有薄层粘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在10-42击,平均22.3击,厚度0.50-6.70米。8、粉(砂)质粘土(3):褐黄、浅灰色,饱与,可塑硬塑,冲积成因。含氧化铁,高岭土,粉细砂、中粗砂砾砂等10-48%。光泽反应较光滑,摇震反应无或者轻微,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中砂。标准贯入击数在8-
14、32击,平均17.2击,厚度5.90T1.20米。局部层中夹有(8-1)淤泥质土等。8-K淤泥质土:黑灰、棕灰、浅灰色,饱与,流塑软塑,含腐植质,有机质,云母片,个别烂木、烂树叶等,味臭,局部夹有薄层粉细砂,厚度1.0-4.90米。12*16*、19*21*、24*26、27*、29=30、32*、3336、37*、39*、44,补1补2补5补7、A3*、A5孔缺失。9、粗中砂:浅灰、灰黄色,中密密实,饱与,冲积成因。以中砂、粗砂为主,含细砂、粉砂、砾砂等,含泥量1032%,级配较好,局部含少量粒径0.5-4CIn的卵砾石,呈亚棱角亚圆形状,成分以硬质火山岩为主。标准贯入击数在16-63击,平
15、均39.5击,厚度L80-21.60米。层中夹有(9-1)含砾粗砾砂层。9-1、含砾粗砾砂:灰黄、浅灰色,中密密实,饱与,以中砂、粗砾砂为主,含细砂、粉砂等,含泥量14-25%,级配较好,含有(15-32)%粒径0.5-4Cm的卵砾石,卵砾石呈亚棱角亚圆形状,成分以硬质火山岩为主。重型动力触探击数4-106击,平均22.49击,揭示厚度1.00-7.90米。10、圆角砾:褐黄、浅灰、浅黄色,稍密中密,冲洪积成因。为砂质粘土、粗砾砂、卵石的混合土,碎卵石含量在2545%之间,粒径通常在l-4cm,少量在46cm,呈亚棱角亚圆形状,大小混杂,分选差,成分以硬质火山岩为主,胶结物为砂质粘土及粗中砂、
16、细砂、砾砂等,本勘仅26口孔揭示,厚度L20米。11、碎卵石:浅灰、浅黄色,中密密实,冲洪积成因。为砂质粘土、卵砾石的混合土,砾卵石含量在50-80%之间,粒径通常在l-6cm,少量在6-10Cnb个别较大可达1020Cnb呈亚棱角亚圆形状,大小混杂,分选差,成分以硬质火山岩为主,通常中下部卵石粒径较大,含量较多。胶结物以砂质粘土为主,含粗中砂、细砂、砾砂等,重型动力触探击数13-150击,平均48.1击,厚度1.50-18.70米,总体上北部厚度较大,南部转薄。M-K强风化花岗岩(1):褐黄、灰白、灰绿等色,饱与,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长石已完全风化呈高岭土,岩芯风化呈砂(粉)土状,含石英砾砂
17、15-30%,手捻压即散开,工程性能接近于残积土,浸水易软化崩解,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均大于50击(不修正),在51-91击间,平均75.8击。揭示厚度2.1-3.1米。14-2,强风化花岗岩(2):褐黄、灰白、灰绿等色,饱与,岩芯风化呈砂(粉)土状,含石英砾砂15-30%,与强风化岩(1)呈渐变过渡,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长石已完全风化呈高岭土,岩芯风化呈砂(粉)土状,手捻压即散开,中下部局部含有少量风化碎块。通常从上往下风化程度减弱,强度渐高,浸水易软化崩解,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均
18、大于50击(修正后),揭示厚度0.30T1.40米。层中局部(场地中部29*、31%34*等)夹有中等风化核(孤石),厚度0.40-0.80米,岩性与Q5)层相近。14-3.强风化花岗岩(3):褐黄、灰白、灰绿等色,饱与,标准贯入试验通常均反弹,很难贯入,与强风化岩(2)呈渐变过渡,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长石大部分风化岩高岭土,裂隙发育,岩芯风化呈片块状,手用力可掰开,折断,锤击声哑,轻击即开,浸水易软化,局部岩芯强度接近中等风化。为极软岩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局部(补3口孔等)夹有中等风化核(孤石),岩性同(15)层中等风化花岗岩。该层揭示厚度0.55-5.20米
19、。15、中等风化花岗岩:灰白、灰黄色,致密,坚硬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为主,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通常均有铁质渲染,节理、裂隙较发育,合金钻头不易钻进,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破碎,岩芯以碎块短柱状为主,局部呈长柱状,锤击声脆,不易击开,岩芯采取率在65-90%间,岩石质量指标RQDnO-6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HIIV级。该层揭示厚度0.20-6.70米。16、微风化花岗岩:灰白、灰黄色,致密,坚硬岩,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为主。岩体中发育有少量节理、裂隙,合金钻头不易钻进,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锤击声脆,不易击开,岩芯采取率在85
20、-98%间,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石质量指标RQD=60-9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11In级。该层揭示厚度1.80-10.20米。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岩土层设计参数取值如下:4、支护结构施工工程支护桩使用1200钻孔灌注桩,使用三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桩间设置900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冠梁尺寸1400X700,围1600X1000,内支撑尺寸为:500X700、600X800、700X800、500X700、600X700、800X800、800X900、900X1000900X1100.三、工程量计算与汇总3.1混凝土用量汇总类别名称长度(m)数量(根)桩径(mm)混凝土用量(m3)1灌
21、注桩253712001046.15灌注桩2917312005674.09汇总2106720.242旋喷桩251089001717.67旋喷桩292689004944.33汇总3766662.003支承桩20541000848.23支承桩2335900468.22汇总1316.45名称长度(m)截面尺寸(In)混凝土用量(m3)冠梁306.0751.4X0.7299.95第一道内支撑ZC-IA448.0550.5X0.7156.82第一道内支撑ZC-2A200.960.6X0.896.46第一道内支撑ZC-3A429.1370.7X0.8240.32围橡306.0751.6X1.0489.72第
22、二(三)道内支撑ZC-IB418.0940.5X0.7146.33第二(三)道内支撑ZC-2B290.760.6X0.7122.12第二(三)道内支撑ZC-3B29.160.80.818.66第二(三)道内支撑ZC-4B180.610.8X0.9130.04第二(三)道内支撑ZC-5B245.5210.9l.0220.97第二(三)道内支撑ZC-6B94.120.9X1.193.18汇总3235.593.2挖方量汇总名称挖方量(m3)挖至第一道内支撑底17018.27挖至第二道内支撑底30989.40挖至第三道内支撑底22135.32挖至坑底17154.87总挖方量87296.27四、施工机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土 施工 技术 基础 方案 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