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教学工作计划.docx
《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教学工作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XX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减负、提质、增效”和“课堂、作业改革”工作重点,以扎实落实教学常规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课堂教学和作业改革,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教学工作向高质量发展。二、工作规划工作目标: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做好服务,保证
2、教学有效开展;凝心聚力,落实有效集备,构建高效课堂,扎实教学常规,打造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思路:以上级文件规定为依据,以扎实落实常规为基础,以推进双课改革为保障,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生命。工作重点:精细扎实落实教学常规;行之有效开展集体备课,坚定不移推进双课改革;全力以赴保证教学质量。本学期主要有四项重点工作: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再上新高度;推进作业改革,有效落实精准作业再上新水平;加强命题研究,准确把握中考方向命题能力再提升;强化教学规范,教学质量再创新高。两项创新重点工作:一是基于“诊断个人,考核团队”理念下的小组团队评价的真正实施进行研究;二是
3、学科活动项目化的有效尝试。工作原则:安排工作保证有实效;开展工作有计划、有督导、有评价、有反馈;评价工作落实“个人诊断,考核团队”的评价方式。三、工作措施:(一)突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教学特色。立足“双减”背景实际,作为全市的标杆学校,我们的教育教学站位要高,要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开成绩抓成绩;我们的教育教学定位要准(主责主业),聚焦教育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让所有的孩子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要实,“双减”出台,是为了教育的增质、增效,减的是数量,提的是质量,减的是时长,提的是课堂效率。1.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再上新高度。要构建素养导向、育人为本的
4、高效课堂,2022年新课程方案提出四条措施,即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在学习方式和路径上,强调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在知识内容上,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教学内容结构化)。首先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本科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每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紧紧围绕“为什么教”和“为谁教”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获得必备知识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发展学科素养,落实育人价值,把学科育人的任务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科认知发展与品
5、德人格发展归于一体。(即我们的教学要实现学习知识、启迪智慧、点化生命)学习的过程要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建构知识一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培养关键能力。学生只有经过参与和体验,能力才能得以培养,素养方能得以无痕发展。(数学素养分析)为推进素养导向、育人为本的高效课堂的构建,继续推行以“以学为主,精讲精练,课上学会”为主线的“讲-学-评-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I)学期初研讨出台素养导向、育人为本的高效课堂展示标准,使课堂改革有方向,课例研讨有标准。(2)各学科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新
6、模式。通过教研、集备等多种方式,各学科组积极探索“以学为主,精讲精练,课上学会”的具有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模式,用学科方法,以知识学习为平台,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实学科育人,担当学科使命。针对双减背景下中考题目会越来越简单的实际,要加强教学规范:包括过程书写规范和逻辑展示规范,扎实基础,训练学生一看就会的题目一做就对。(3)开展“强课提质”课堂能力展示和教学视导合二为一的教学督导活动。从第七周开始,继续开展“强课提质”课堂能力展示和教学视导活动,仍采取从每个学科组随机抽取一节课(被抽老师执教的课可作为校公开课),组织评委会观摩课堂教学、检查常规材料和集体备课材料、进行评课,
7、教导处整体进行总结和问题反馈,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大学科建设。2 .推进作业改革,有效落实精准作业再上新水平。本学期作业改革目标继续落实“双减”政策,力争落实“作业不出门”的要求,书面作业校内完成,家庭作业重点是实践性作业,从而替出更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规划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采取以下系列措施,助推作业改革再上新水平。(1)精准设计作业,打造精品校本资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利用集体备课加强课堂达标和课后作业的研究,逐渐形成我校“精准”作业资源库。设计作业做到“精准”、“控量”、分层”。即将题目的考查方向直击核心知识和相应的核心素养;每科作业单控制在一页A4纸(学生完成半小时左右);分
8、基础层、提升层和实践层三类,基础性作业主要是应知应会的的基础知识,提升性作业是培养关键能力的综合性作业或中考链接,实践性作业指以情境命题为主的学科实践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要。(2)推行分层作业(真分层,进行作业指导)。各年级继续推行假期作业超市(苹果、香蕉、葡萄),各班明确作业层级,按照备课组统一设计的分层作业,真正落实分层,让各层级的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促进每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3)落实作业考试化更规范。以年级为单位将自习时间进行划分,指导学生先复习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严格按时间收交作业,从“限时”和“真实”上下功夫,提高作业的效能。(4)强化课堂作业。落实当堂或后置达标,
9、增加碎片化作业,保证作业实效(只要在课堂上加入一次测验,就能极大的改善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而且,课堂测验进行的越频繁,收获就越大!)。所有文化课进行周达标活动,帮助学生检索知识,保证学习效果。(5)特优生选做作业(自助餐)。对于强基班和学科特优生,学生可以申请选做作业,但前提是学科成绩保证前20名,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使其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任课老师负责审批,年级部统一汇总名单,上报教导处进行管理表彰(第4周前)。(6)加强作业管理。落实每日作业公示制,本学期作业公示先通过电子班牌再向社会公示,形成学科组公示一年级部协调一教导处评估一学科组矫正的管理模式。通过书面调查、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督查作业落
10、实情况,切实保障作业的有效性,实现减负提质。规范作业布置形式和批改方式,作业布置做到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保证作业的实效。(7)重视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指导学习方法和长期作业指导,七年级重视预习能力的培养)。继续推行每月评选一次自主管理之星,并安排七、八年级固定周三为零作业日,激励带动更多的学生科学规划学习。全体老师平时教学加强学习规划指导,使学科学习程序化,引领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习力。3 .加强命题研究,准确把握中考方向命题能力再提升。评价是让教育教学尽快转型最好的指挥棒,从这个角度讲,命题真的太重要,因为我们的备课、课堂、作业无一环节不在命题。为促进全体教师命题
11、能力的提升,理解和掌握新课标要求,真正理解“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积累优质教学资源,本学期继续开展命题基本功大赛活动,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加入说题环节。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命题如何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考命题改革专家组副组长张卓玉指出命题改革的方向就是:(1)减少裸考知识现象,让测评发生在知识处于生成状态或应用状态的情境之中;(2)强化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注重考查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3)坚持试题的应有开放度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4)从碎
12、片化、点状式测试走向整体性、结构化测试。希望老师们把握命题改革方向,平时重视对典型题目的研究,并善于积累原创、改编、情境命题,准确分析每一道题目指向的核心素养,整体把握一套题的命题立意,使人人成为命题专家。4 .有效集体备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经征求各位主任和教研组长的意见,为保证集体备课的效果,集备时间调整为四课时(语数英)或两课时(其他)。各学科组制定学期集体备课安排表,按时组织集体备课,按照“上周教学共享一课时集体过课一修订教学资源一下周集备分工”的备课程序有效开展。备课要在课时集体过课上下足功夫,详细记录改进建议。同时,设计修订高质量的作业单、命制周达标试题。集体备课的评价继续实行年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2023 2024 学年度 第一 学期 初中 教学工作 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