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考点汇总.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考点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考点汇总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学校教育过程中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2、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
2、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8、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第二章学习与学习心理1、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与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
3、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3、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o4、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5、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反应学习(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6、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7、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8、联接学习理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
4、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联接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基本规律:效果率、练习律、准备率;(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互补);(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基本规律: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9、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学习是通过顿悟
5、的过程实现的,否定试误的作用(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知-发现说):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3)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地联系。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0、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6、。1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与学习期待(积极诱因、消极诱因)。12、学习动机的种类: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的学习动机。13、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
7、控制归因;(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14、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是是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耶克斯-多德森的倒“U”曲线);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5、学习迁移:又称训练迁移,之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16、迁移的种类:正迁移与负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17、迁移的作
8、用:(1)迁移对于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8、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关系转话说。19、现代的迁移理论以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基础。20、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1、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和迁移的程度)(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招聘 考试 教育 心理学 知识 考点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2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