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培训资料课案.docx
《摄影培训资料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培训资料课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摄影方面的知识补充摄影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好的照片必需一个主题:能表达普遍喻意的主题二是好的照片要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趣味中心,就是被摄体上三是好的照片同时必须画面简洁,只拍摄必要内容,排除或者压缩分散注意力的内容基于这三个原则,我们来探讨构图的原则。一.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体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体上就是突出重点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这几个问题:a如何吸引注意力b如何把被摄体放在画框中恰当的位置上C如何处理主体与其他景物的比例关系d如何聚焦e如何布光(一)通过布局来突出主体照片和实景的主要区别是照片受到了画框的限制,而实景是连续不断的,观察者可以把注意力移向周围全部景物的任何一部份,而照片却把部份
2、景物纳入严格限定的上下摆布四框内。观察者在有限的画框内别无选择。因此摄影者如何在画框内安排景物决定着作品成败。1 .黄金分割点把趣味中心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呢?普通来说挨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突出,但是挨近到什么程度最好呢?传统的看法是把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上,就0.618的分点上。在实际摄影中,难以如此精确,我们往往采用九宫分割法进行构图将画面九等分,取画面中四个焦点为画面视觉中心。把趣味中心放在黄金分割点上,往往产生愉快的平衡感,和无拘束的宽松感,不像放在正中央那末僵硬死板。但是并非不可以放在中央位置。为了表现儿童的天真,把孩子的眼睛故意放在画面中央。为了避免带板,把面颊放在弧形的帽子和西瓜中间。
3、也有可能放在画面的一边,表现好莱坞鬼才伍迪艾伦失落的内心世界。究竟放在什么位置更合适呢?除非出于特殊的考虑,或者有明确的理由,否则尽量按照布局的普通规则。2 .通过大小比例突出重点让主体从人群中脱离出来,通过大小比例成为确定无疑的趣味中心3 .搭画框尾前景创造有趣为的画框,使得前景避免单调乏味,或者赋予前景故意味的安排。4 .明暗光线的对照来突出主体5 .通过汇聚线引导注意力来突出主体6 .选择性焦点来突出主体7 .重复节奏来突出主体8 .动作突出主体9 .对角线构图10 .创造有趣味的背毋11 .捕捉瞬间12 .摆拍的重要性13 .强调纵深14 .利用倒映15 .强调形状16 .发现隐藏的图
4、案(二)通过色采突出主体1.色轮17 相邻的色采构成和谐感18 补色构成冲击力19 原色创造强化效果20 不均横的色采造成失败初学摄影者常犯的18种错误在摄影实践中,经验不足的初学者,常会浮现一些失误。笔者把初学者常见的18种失误分别列出,并简要分析失误原因,提出防止方法,供初学者参考。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
5、,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2、画面影调含糊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者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者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璀璨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子细清除。3、主体人物含糊,背景清晰可辨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者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挪移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4、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含糊凡是多排
6、合影照,要保证每一个人影像清晰,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普通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5、胶卷没有暴光主要原因有二: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翳虽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6、照片四角有黑影主要原
7、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再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干使画面均匀受光。7、影调死白或者晦黑,缺乏影纹层次无论照片是黑白或者是彩色,惟独暴光准确,才干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暴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暴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
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暴光准确,色采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者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暴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8: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暴光不足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普通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匏光圈大小控制暴光量。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
9、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干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10、人像照片背景清晰冷艳,人物脸膛昏黑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璀璨(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暴光,背景暴光适度,人物暴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暴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暴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者改为手动暴光),再退
10、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11、团体合影,周边人物残缺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摆布。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面而。12、照片有划痕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暗地里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子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小块
11、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13、整幅照片影调偏蓝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者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者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14、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惟独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者红色建造物,反射红色光。15、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暗地里投
12、影浓重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卜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者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16、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浮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彩地照射,睡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浮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像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凝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者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17、拍摄的电
13、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浮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这是由于暴光不足造成的。雪乾坤而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暴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者偏中央重点测光暴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o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暴光量(开大1一2档光圈或者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真实就是美一一纪实抓拍技巧所谓抓拍:就是在生活的现场,不干涉拍摄的对象,拍摄那些最自然、最生活的活动对象“决定性瞬间”抓拍的个特点就是速度,说白就一个字一一抓。静止的东
14、西是不用抓的。用了这“抓”字就得抓住拍摄对象瞬间得神态、表情、动作。用大师的话来说就是“决定性瞬间”。TIPS1:抓拍技巧1、 相机366天带身上(记住是366天哦)。要知道如果你一年365天都带了相机,但是都没什么拍的。结果就那个闰Fl你没带,偏有突发情况!那岂不是很亏?2、 速度为先!将相机置于快门优先档,尽量提高感光度。让感光度处于质量和速度配合最好的程度。3、 连拍还是单张拍摄?原来我们烧胶卷还不舍得,现在有数码的了,那就烧吧!连拍怎么看按快门也得让它烧个三、四张,只要其中一张抓住了最好的“瞬间”,那就足够了。无非也有反对论调,抓拍的精髓是在恰当的实际按下快门捕捉到决定性瞬间,“锻弹王
15、”的做法没有技术含量,嘿嘿。4、 若无其事声东击西,拿台可旋转镜头的数码相机,人对着别处却能拍到暗地里的东西。没有的话,佯装拍别的东西,迅速转向实际需要拍摄的对象,咔嚓(15、 长焦,广角都合适,长焦可以便于你在远处抓拍从而不打搅拍摄对象。而广焦,可以囊括切你看到的东西,让你纵情取舍。“自然就是美”抓拍还有个特点就是要自然,不干涉拍摄的对象。那些最自然、最生活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抓拍不是摆拍,摆拍要求被摄者按照摄影师的设想、意图为拍照片而组成某种画面,做出某种动作、神情,布好光摆好姿式慢慢拍。而抓拍不是你能事先想到的,你只要背着相机出了门看到什么拍什么。深入生活,是抓拍的灵魂和真谛。题外话不是每
16、一个人都喜欢被人拍的,可以想办法隐蔽自己的相机,挂在胸前、用东西遮住等都可以。如果被摄对象表示反感,要学会用慷慨的微笑去应对。而不是像做了贼似的逃走,要慷慨地走过去,诚恳的态度普通都能获得对方的凉解。总之,抓拍首先要从锻炼拍摄的基础技巧开始,然后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要学会去发掘。发现那些有趣的,突发的,不寻常的事物。还要培养自己的预见性,要知道对方下一步准备干什么!固然最后好要等机会,当机会到了!你才干成功拍到一张好作品。室内摄影的5个重要操作谈起室内摄影,你一定要牢记两个字:灯光!当你头顶天花板,手拿相机进行室内摄影时,你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光线,如何控制相机的进光量。我们这里将
17、与大家探讨一下如何使室内被摄体能得到最合适的照明。依我个人经验而言,我想应该从五个方面进行着手:1 .光线因素光线不好的话,数码摄影就会与传统摄影一样进入一片黑暗,没有好的光线,拍摄效果理所固然会不尽人意,摄影也就无从谈起。普通情况下,解决弱光的方法是增加照明,但并非是定要用闪光灯,有时也可对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进行调节。因此在购买前,普通要先进行测试,一种比较好的测试方法是在相对阴暗的区域里观察相机在弱光下的工作效果。2 .检查色温日光与人造光的色温不同,于是它们产生的色调也不相同,日光的色温要比人造光高,于是讲到色采时,不要将日光和人造光混淆,否则你将会生成色采不许确的图片,而且会丢失
18、被摄体的一些细节。更复杂的是,不同光谱的人造光也会导致色采的变化,例如卤光会在物体上蒙上一层黄影,萤光会在皮肤色调中蒙上一层绿影,标准白炽光则会在照片上形成蓝影。但并不要因为这些照明会产生不同于Fl光的色调而拒绝使用它们,有些运用这些光线可以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效果。我们建议你尝试着使用各种光线,并将这些光线进行组合,以获得最满意的结果。尝试时,要注意光源、单个光源造成的效果以及合成光源的不同效果。、3.闪光灯照片并不会很好大部份数码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但这些光源造成的影像效果并非很理想的。在照明昏暗的房间或者在晚上拍摄时,即使惟独几步之遥,拍出的效果也是非常糟糕的。你最好在室外或者自然光照明效
19、果良好的室内拍摄。你可能会觉得这有点违背人的直觉,但低对照度的拍摄效果确实比高对照度的好。当你的照片中浮现一大块的黑色或者白色区域时,这张照片可以说是失败了。使用闪光灯时就容易浮现这种问题。当你想得到低对照度的照片时不要使用闪光灯,而若要得到高对照度的照片时则可以使用闪光灯。4 .消除红眼如果你曾经用闪光灯进行拍摄的话,你兴许已经遇到过红眼现象,浮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人的眼睛在光线比较昏暗时会睁大,以获取更多的实用光,而这时如果使用闪光灯的话,闪光灯强烈的光线到达视网膜后会反射出来,在底片或者CCD上结像,这红色来源于人眼视网膜上的血管。一种解决红眼的方法是打开相机的消红眼闪光灯(现在的相机不少
20、都有这项功能),它会进行预闪,以缩小眼睛的瞳孔,然后进行二次闪光,第二次闪光时才是真正的暴光,这时视网膜并不会反射血管的颜色,但预闪的问题在于它可能会让人眨眼-固然眨眼的效果跟红眼一样是不讨人喜欢的。另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当你在室内进行拍摄时,打开一些灯光或者改变一些光线的方向,通过这些灯光的照明,可以使人眼处于自然状态,瞠孔减小,从而避免生成红眼照片的危(Wei)险。此外,你可以在闪光灯上覆盖一张半透明的小纸,以扩散光线,以免闪光灯的光线直射到被摄者的眼睛上,同时还能减少阴影。5 .使用闪光灯的反射光当你发现自己处于种很难使用闪光的情况时,最好不要使被摄体处在闪光灯的直射光下,而应该使闪
21、光灯的光线发散或者反射,这样就能创造出一种较自然的散光,它可均匀地照射在人身上。要使用闪光灯的反射光,你可以在闪光灯前方45度方向放置一面小镜子,以反射到天花板,然后再反射到被摄者上。你也可以通过淡色天花板和白墙壁来反射闪光灯的光线,要避免使用有色表面,因为它的反射光会使照片蒙上一层特殊的色采。将外接闪光灯尽可能放在离相机顶部较高的位置,这样做的原因是使闪光灯照射被摄体的角度类似于太阳的角度,从而使阴影自然地落在被摄体的身后,而不会浮现烦人的影子。运动物体的拍摄有时,当能使底片暴光正确的最高快门速度仍无法抓住”物体的动作时,就必须在暴光上另行考虑。假如二者悬殊太大,是无法拍出好照片来的。事实上
22、,那些清晰度极高的纪实性照片,反而往往会破坏运动感。从艺术角度讲,影象的轻微含糊往往更加富有真实感。因此,摄影者必须根据所要求的效果来决定自己的清晰标准。使用的快门速度决定于影象在相机焦平面上的挪移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普通都能很方便地用哩/小时估计出来。因为含糊圈的计算是以英寸的分数为单位,而快门速度是以秒的分数为单位,所以为便于比较,上述的速度单位必须换算成英寸/秒单位。物体挪移和影象挪移的速度比与两者体积的大小比是一致的。所以距离加倍时,暴光量也可以相应地加倍,而不致有更大的线性位移。物体大小X镜头焦距=影象大小物体距离-镜头焦距这样,如用一个焦距为6英寸的镜头,在50英尺距离上拍摄一个身
23、高6英尺的人,正以每小时3哩的速度,朝着与相机成直角的方向走动时:72X6432=0.727时600-6594=影象大小影象与物体的比率为1比99o因为物体以每秒52.8英寸速度运动,影象则相应以每秒0.53英寸速度挪移。近似计算,物体每秒位移50英寸,影象则每秒位移大约二分之一英寸。也就是说,在1/53秒内,影象位移1/100英寸,用于接触印相,这样的快门速度所提供的被摄者身体的清晰度是可以接受的。但要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即当被摄者整个身体以每小时3哩的速度前进时,他的双脚是交替动作的。因此双脚的挪移速度约为整个身体运动速度的二倍。其它许多运动物体的一些特殊部位也都是这样的。比如一匹马在奔驰时,
24、马蹄比马腿的动作要快得多。在用负片放大照片时,还必须把由此而造成的清晰度的损失考虑在内。为了快速计算出物体位移的数值,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出近似值,用物体的运动速度(单位为哩/小时)乘上20,将其得数再乘上快门速度的秒数,即:物体运动速度(哩/小时)X20X快门速度=物体位移值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位移值可计算如下:3X20X1/50=60/50=1.20英寸与前面的计算对照,较为精确的计算为1.06英寸某公司推荐用下述简单方法来求得快门速度:物体距离(英寸)运动速度(码/小时)X镜头焦距(英寸)用此法计算上例:6006001=秒5280X63168053上述计算都是假定这样一种条件,即物体运动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摄影 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2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