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博士入学试题集.docx
《骨科博士入学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博士入学试题集.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名词说明1 .线:沿闭孔上缘划线并向外侧延长与股骨颈下缘相连,正常髅关节呈一连续性 弧线,如该线中断说明股臼与股骨头关系异样。2 .征: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按住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一手 握住足跟部,极度屈膝。在伸膝过程中,当小腿内收、外旋时有弹响或合并难 受,说明内侧半月板损伤;当小腿外展、内旋时有弹响或合并难受,说明外侧 半月板有病变。3 .:患者握拳(拇指埋于拳内),使腕部尺偏,若槎骨茎头处出现难受为阳性。 阳性者提示槎骨茎头狭窄性腱鞘炎。4 .(:慢性局限性骨脓肿)于1836年首先描述,多见于儿童和青年,胫骨上端 和下端,股骨、肱骨和槎骨下端为好发部位,偶见于椎体等扁
2、平骨。一般认为 系低毒力细菌感染所致,或因全身反抗力强而使化脓性骨髓炎局限于骨端的一 部分。X线可见长骨干甑端或骨干皮质骨显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骨质破坏区, 边缘较整齐,四周密度增高为骨质硬化区,硬化带与正常骨质间无明确分界。(分 4 型,P1245)5 s :长骨骨肉瘤位于干箭端的骨髓腔中心或为偏心性。一侧或四周的骨皮质 被浸润和破坏,其表面的骨外膜被掀起,切面上可见肿瘤上、下两端的骨皮质 和掀起的骨外膜之间形成三角形隆起,其间积累由骨外膜产生的新生骨。此三 角称为三角。6/ s :患者仰卧,屈髅、膝,于屈航位伸膝时,引起患肢痛或肌肉痉挛者为阳性。腰椎间盘突出征的表现之一。77 s:夏科氏关
3、节是指由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关节病变,也被称为神经 性关节炎。常见病因有脊髓痛、脊髓空洞症等。原发的神经病变可以造成关节 深部感觉障碍,对于关节的震荡、磨损、挤压、劳倦不能察觉因而也不能自主 地爱护和避开,而神经养分障碍又可使修复实力低下,使病人在无感觉状态下 造成了关节软骨的磨损和破坏,关节囊和韧带松弛无力,易形成关节脱位和连 枷关节。关节面的破坏和骨赘的脱落变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外形饱满肿胀, 内有出血和渗出。关节肿胀、无痛、活动范围超常是本病的重要特征。X光片 可见有关节骨端广泛破坏、硬化或呈奇异形态,骨赘形成,关节间隙不规则或 增宽,四周软组织钙化、关节内游离体、骨碎片等8. :1
4、850年在切断蛙的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后发觉。神经损伤后整个远段神经 (含终末器官)轴突和髓鞘的分解汲取以与雪旺氏细胞增生等现象,近段神经 变性变更一般不超过断端的一个郎飞氏节,称为瓦氏变性()。这一退变过程, 在神经断裂后即起先,一般在神经伤后8周左右完成。97s :见于小儿先天性髅关节脱位。小儿仰卧,双额外展,两腿分开,患侧膝 关节不能接触床面;如能,则先有一滑动声响,此为短暂复位标记。IO.:(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削减、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骨强度降低,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与骨折危急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分原发性骨折 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I1.征:叩击已损伤的神经近端时其末端
5、出现难受,并逐日向远端推移,表示神 经再生现象。127 :梳骨远端松质骨骨折,远端向背侧、梯侧移位。移位严峻时呈餐叉样畸 形。13 .:又名扁平毓,是小儿特殊是男孩股骨头骨雕核上的骨端病,其缘由是股骨头 养分动脉的血运障碍所致的骨箭坏死。(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 病,它的特征是股骨头缺血与不同程度骨坏死,而骨坏死与修复同时进行。病 理过程:骨质坏死,继之坏死骨汲取和新骨形成,以与股骨头再塑形等一系列 病理变更。分为滑膜炎期,缺血坏死期、碎裂或再生期、愈合期。)14 .新月征: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X线征象,X片上可见股骨头的前外侧软骨 下出现一个界限清晰的条形密度减低区(2弧形透亮带)
6、。15 .力线指数:正位片上,股骨头颈负重力线与股骨干内侧骨皮质延长线呈 160 ,侧位片上股骨头颈连线呈180 ,以此推断股骨颈骨折整复标准。16 .: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相识乳动物的正常与病理两 种状况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基础上,探讨、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 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1987年 美国科学基金会首次提出。17 .:骨筋膜室综合征18/ s :槎骨中下1 / 3骨折合并下尺梯关节脱位者称为盖氏骨折。19 . s :尺骨上1 / 3骨折合并税骨小头前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称为孟氏骨 折。现在包括不同水平的尺骨骨折合并槎骨
7、小头各方向的脱位以与尺槎骨双骨 折。20 .: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则腰部前凸,屈曲健侧髅关节,迫使脊柱代偿性前凸消逝,则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触床面。常见于腰椎疾病:结核、腰 大肌注入脓肿、骼腰肌炎等。髓关节疾病:结核、增生性关节炎、骨性强直 等。21 .:先天性髅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酸关节畸形。特点是在初生时,多数 患儿为部分股骨头脱出鼠臼,少数则为完全脱出酸臼。病变累与酸臼。股骨头、 关节囊和髅关节四周的韧带和肌肉。22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1893年首先报道,多发于儿童与青少年长骨骨干,症状 隐匿。病变特点:骨膜显著增生,骨质沉淀、硬化无坏死,脓性渗出物,肉芽 组织少;X线骨质硬化、
8、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甚至消逝,骨质密度增加可伴 有小的空泡区。23 . s :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峻后果,由于上、下肢的血液供应 不足或包扎过紧超过确定时限,肢体肌群缺血而坏死,终至机化,形成瘢痕组 织,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24/ :患肢肘关节屈曲,手触摸在对侧肩关节前方,肘内侧不能贴紧胸前壁, 则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25 .:骨形态发生蛋白是存在于骨基质中的一种低分子量的多肽,可诱导未分化间 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具有诱导骨形成的生物学特性。还具有低抗原性与不 同种族间的同源性。26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好发于1015岁男孩或田径运动员,多因过分的跑跳。 踢球或缺乏科学
9、的训练学问而引起。胫骨结节是牵拉骨雕,嵌韧带附着其尖端, 由于反复、长期、猛烈的股四头肌牵拉暴力,通过骸骨和骸韧带,集中于胫骨 结节骨酶,使其损伤,致骨断血运阻断而发生缺血坏死。27/ s :腰椎间盘由上、下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软骨板与纤维环一起 将胶状髓核密封,如软骨板裂开或缺损,髓核可突入椎体,在X线片上显示椎 体有压迹,称为结节。28/ s :骼股三角,患者仰卧,沿骼前上棘作垂直于床面线,测量大粗隆至此 线的最短距离,比较两侧距离,正常时两侧相等。如距离变短,则说明股骨颈 骨折或股关节脱位。连接大粗隆与骼前上棘构成直角三角形即为骼股三角。29 .:患者侧卧,骼前上棘到坐骨结节的连线
10、正通过大转子的最高点,否则为阳 性,提示酸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又称能坐线。30/ s :股骨颈骨小梁系统在冠状面上有两个:一个起自股骨干上端内侧骨皮 质,止于股骨头外上方1 / 4的关节软骨下,为压力骨小梁;另一系统起至股 骨颈外侧骨皮质,沿股骨颈外侧上行与内侧骨小梁60角相交,在压力骨小梁 与张力骨小梁交叉的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即为三角。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退变、裂开、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 生的临床症候群。多见于青壮年。32 .:将骨移植材料植入体内时,可向受体部位供应骨生成、骨传导或骨诱导活 性从而启动骨愈合反应。(按来源大体可分为自体骨、同种骨、异种骨、人
11、工骨 与各种复合材料)33 .:是胫骨远端干断端累计踝关节面的骨折,可射击胫骨的前缘、内、外、后 踝,大部分伴有腓骨骨折。干甑端不同程度的压缩、粉碎性骨折,其高度的不 稳定性,关节软骨的原发性损伤是骨折特点。治疗困难,简单发生软组织坏死、 感染、骨不连、骨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是骨科难题之一。34 . s :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第一掌骨受轴向暴力,使基部尺侧发生斜行骨 折,骨折线通过腕掌关节,尺侧骨折块呈三角形,因其附丽于掌骨间韧带而保 持原位。拇指腕掌关节是鞍状关节,掌骨基部尺侧骨折后,失去骨性阻挡,加 之拇长展肌与鱼际肌附丽于外侧(槎侧)骨块,骨折远端滑向梯侧、背侧、近 侧,不
12、稳定。严峻影响拇指对掌、外展活动。35/ S :屈氏试验,袒露臀部,两下肢交替持重和抬高,留意骨盆动作,抬腿侧 骨盆不升反而下降,则为阳性。轻度时只能看去上身摇摆。阳性者提示:持 重侧不稳定,臀中肌、臀小肌麻痹或松弛,如小儿麻痹后遗症或高度璇内翻。 骨盆与股骨间的支持性不稳定,如璇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36 .:腰椎峡部裂系指腰椎峡部存在间隙或骨折后未能连接。而脊椎滑脱O系 两个脊柱间发生脱位,主耍指峡部裂脊柱向前脱位。37 .:难受弧综合征:患臂上举60 120。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区难 受。常见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症。38 .:神经失用症,神经受伤轻,轴突和鞘膜完整,神经发生节段性脱
13、髓鞘变更, 但不发生轴突变性。表现为短暂传导功能丢失,常以运动麻痹为主,感觉功能 部分丢失,电生理反应正常、养分正常,大多数数日内自动复原,常见于轻度 牵拉上、轻度挫伤、轻度短时间压迫、火器冲击波振荡等。39 .:骨折线呈水平走行,由椎体前缘向后经椎弓根至棘突发生水平骨折或致棘 间韧带断裂,常见于汽车平安带损伤,骨折移位不大,脊髓损伤少见。40 .:寰椎骨折,寰椎四处骨折形成四块骨折段是其特点(两侧块、前、后弓) 1920年首先报道。常见缘由是重物、跳水、交通、跌倒等头顶遭遇外力作用造 成的。41 .:枢椎椎弓骨折,发生于椎弓根或推弓的峡部,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和推 间盘撕裂,颈髓损伤。最早发
14、觉于被行绞刑者,故称骨折,现以交通伤、生活 工作事故为主要缘由。42 . s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肩胛骨高位是其突出特征。常 合并先天性脊椎侧弯、半脊椎、楔形椎、椎体缺如等畸形。病因不明,胚胎发 育期间,肩胛骨不降或下降不全;临床表现:患侧肩胛部较高与上臂外展,高 举活动受限,生下即明显畸形。43 .:成骨不全是一种因胶原异样或缺陷引起的主耍表现在中胚层组织的遗传 性疾病。主要由三联症:蓝巩膜、牙齿发育不全、全身骨质疏松(易致多发骨 折、弓形腿)。44 .:脊髓半切综合征系脊髓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运动障碍,对 侧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多存在。缘由:同侧皮质脊髓束下行
15、受损,而肢体感 觉传入脊髓后,交叉至对侧上行,故出现对侧感觉障碍。45 .:骨每天承受反复负荷,或长时间熬炼,可发生显微镜下损伤,或称微损伤, 假如这种损伤不断积聚,超过机体修复实力,就会产生骨折,称疲惫骨折。常 见于军队新兵长途行军中,也称行军骨折。46 .:患者坐位,昂首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患者下颌, 赐予阻力,一手模患侧梯动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逝,则为阳性。表示血管受 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症等。47 .:纽孔样畸形系指伸肌腱的中心束在近侧指间关节水平断裂,同时发生外侧 束的掌向滑移,会引起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代偿性过伸,形成典 型的畸形称为纽孔样畸形。48
16、 .挛缩:掌腱膜挛缩症是指掌腱膜与手指筋膜因增殖慢性纤维变性形成很多结 节和条索状结构,从而导致手指关节继发屈曲挛缩为特征的一种进行性疾病。 1832年报道该病的病理,并提出创伤是其病因与手术治疗方法。故称挛缩。49 .张力带固定:张力在生理上一般来自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也出于肌力。骨 承受负荷时,在紧靠负荷一侧为压力,而另一侧为张力。因此,骨承受负荷时 不仅由于重量产生压力,而且由于弯曲作用还会产生内压力和张应力。因而, 骨折固定器的目的是保持骨折原有序列和对抗张应力,一切固定器均可考虑为 对抗张力的带子,并且将它置于骨折张力侧。50 .应力遮挡:钢板植入物长时间存在,生理负荷不能通过骨折愈
17、合部位,大部 分负荷经较硬的金属传递,削减了骨折部位正常生理刺激,这种现象称为应力 爱护。不符合定律。造成金属板下面的骨质削减,局部骨质松变,使骨的强度 下降,在固定板两端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在紧靠金属板末端的骨骼易发生再骨 折,特殊是在钢板移除后。5】.骨折延迟愈合:骨折后超过一般正常愈合时间,骨端无明显硬化与髓腔闭塞, 骨端无明显汲取与间隙,四周也无连续骨痂生长。52 .骨折不愈合:骨折修复过程完全停止,不经治疗则不能发生骨性连接者,在 临床上最确定的体征就是骨折端之间的异样活动。53 .肥大性骨不愈合:骨不愈合的一种病理类型,指骨端硬化、髓腔闭塞,四周 有肥大增生骨痂,但不连续。此型血管丰
18、富。(再分三种亚型象足形马蹄形缺乏养分不连接)54 .干脆愈合:应用加压钢板固定后,由于骨折端紧密对合,坚毅固定与断端血 供良好,再生骨单位内的中心小动脉和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可以干脆越过断端, 进入对侧的骨小管而获得的干脆愈合。其X线片上不见大量骨痂,也见不到骨 折间隙增宽。55 .间接愈合:应用坚毅性较差的固定,特点是骨痂形成。其过程通过血肿诱导、 骨折间隙加宽,纤维血管性肉芽组织机化,软、硬骨痂形成直至重建,以复原 骨的连续性与结构,常需数年才能完成。56 .弹性模量:依据应力应变曲线,其在弹性范围内的斜率或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为弹性模量,为相对硬度的量度。弹性模量值越大,材料刚度越高。57
19、 .骨化性肌炎:即为异位骨化,指骨外组织出现骨形成现象,常发生于肌肉、 肌腱、韧带等。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晰。可能是成纤维细胞演化成骨细胞而成骨; 也可能是骨创伤产生骨形态发生蛋白转移至肌肉中,促进间叶组织细胞转化为 成骨细胞,从而形成异位骨化,好发于肘关节四周。58 .骨折生物学固定:内涵是必需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与骨的血运,固定坚毅而 无加压。其原则:远离骨折部位复位,以爱护局部软组织的附着;不以牺 牲骨折部位的血运来强求粉碎性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需复位较大骨折块, 也应尽力保存其血供的软组织蒂部;运用生物相容好的低弹性模量内固定器 材;削减固定物与所固定骨之间的接触面;尽可能削减手术暴露时间
20、。59 .病理性骨折:指骨本身已存在影响其结构坚实性的内在因素,骨结构和强度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稍微外伤作用下所造成的骨折。 常见于骨肿瘤、感染、代谢性骨病、瘤样病变等。60 .挤压综合症:通常系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外部重物、重力的长时 间压榨,或长期固定体位的自然压迫,而造成的肌肉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以 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61 .脂肪栓塞综合症:通常发生在严峻创伤,特殊是长管状骨骨折雕。临床表现 以意识障碍、淤斑和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点。62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 形成的袖套
21、样肌样结构。功能是在任何运动或静止状态使肱骨头与肩盂保持稳 定,使盂肱关节成为运动的轴心和支点,维持上臂各种姿态和完成各种运动功 能。63 .病变:肩关节前脱位时伴有盂唇软骨分别时称b a n k a r t病变。64 .提携角:伸肘位时肱骨干轴线与前臂轴线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的交角称 为提携角。男正常1015 ,女2025比正常范围增大为肘外翻,减小时为 肘内翻。65 .股骨颈内收骨折:主要是依据骨折线的倾斜角度评价骨折移位趋势,最早由 1935年提出。远端骨折线与身体纵轴线夹角大于50为内收型骨折,骨折断端 之间承受剪力较大,骨折不稳定,且角度愈大骨折愈不稳定。66 .髅内翻与魏外翻:在
22、冠状面上股骨干与股骨颈轴线相交构成颈干角。婴儿约 150度,成人平均127度,颈干角小于120度称为嵌内翻,大于140度称为嵌 外翻。67 .腱鞘巨细胞瘤():起于小关节与腱鞘的滑膜层,常见于手与足部,为慢 性长大的软结节,无压痛,生长自限,一般不大于2,除非生长在关节旁边, 不伴有关节积液,常无功能障碍,不能压缩,照光不透亮(在手部称为腱鞘黄 色瘤)生长在骨骼旁边者,可产生对骨压迹,但无侵润至骨。68 .骨肿瘤的广泛切除:包括将病损、假包膜或反应区以与肿瘤四周部分正常组 织一同切除,手术完全是在正常组织内;如病变在间室内,需切除整块肌肉, 称为骨肿瘤的广泛局部切除。69 .骨嗜酸性肉芽肿:本
23、病为非脂质沉积症的一种,与脂质沉积症均属于网状内 皮质增生症。由于于1929年首次报道,后由命名为骨嗜酸性肉芽肿。大多数病 人30岁以上,男性以510岁多见,好发颅骨、脊柱等,X线片呈边缘锋利的 溶骨性破坏,有不规则的新生骨;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70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骨肿瘤之一,其来源不清晰,一般认为起始于骨髓间叶组织,好发2050岁,以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为最多。临床表现 酸痛或钝痛、有时夜间难受。X线片:侵与骨甑的溶骨性破坏病灶、偏心性、 膨胀性,且无硬化边缘,无反应性新骨生成,病变部骨皮质变薄,呈肥皂泡样 变更。71 .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痛觉神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科 博士 入学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9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