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条分法、土钉抗拔、土层锚杆试验要点、内力及变位、涌水量计算.docx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条分法、土钉抗拔、土层锚杆试验要点、内力及变位、涌水量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条分法、土钉抗拔、土层锚杆试验要点、内力及变位、涌水量计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录A整体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条分法锚拉式、悬臂式和水泥土重力式支挡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当挡土构件底端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土层时,整体稳定性验算滑动面中尚应包括由圆弧与软弱土层层面组成的复合滑动面,应继续验算软弱下卧层整体稳定性:图A.1.1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时,其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规定:cJ+(m+AGjZ(%+AG力斗式中:K、圆弧滑动稳定安全系数,其值不应小于1.3;5、j第j条滑弧面处土的粘聚力(kPa)、内摩擦角(。);bj第j土条的宽度(m);qj作用在第j土条上的附加分布荷载标准值(kPa);Gj第j土条的自重(kN),按天然重度计算;分条时,水泥土墙可
2、按土体考虑;UJ第j条在滑弧面上的孔隙水压力(kPa);对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碎石土、粉土,当地下水是静止的或渗流水力梯度可忽略不计时,在基坑外侧,可取Uj=YWhWa,j,在基坑内侧,可取Uj=whwp,j;对地下水位以上的各类土和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取Uj=O;w地下水重度(kNm3):hwa,j基坑外地下水位至第j土条滑弧面中点的深度(m);hwp,j基坑内地下水位至第j土条滑弧面中点的深度(m);i-第j土条滑弧面中点处的法线与垂直面的夹角(。)。当墙底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土层时,稳定性验算的滑动面中尚应包括由圆弧与软弱上层层面组成的复合滑动面。附录B土钉抗拔试验要点BQ1.试验土钉的参
3、数、材料、施工工艺及所处的地质条件应与工程土钉相同。B.0.2土钉抗拔试验应在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IO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后进行。B.0.3加载装置(千斤顶、油压系统)在最大试验荷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其规定工作压力的80%,且试验前应进行系统标定。B.0.4加荷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的要求,加载时千斤顶应与土钉同轴。B.0.5计量仪表(位移计、压力表)的精度应满足试验要求。B.0.6在土钉墙面层上进行试验时,试验土钉应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分离。B.0.7最大试验荷载下的土钉杆体应力不应超过其屈服强度标准值。土钉试验时应分级加载。B.0.8同一条件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的土
4、钉数量不应少于3根。分级加荷前,土钉应预先施加初始荷载。初始荷载宜取最大试验荷载的10%oB.0.9确定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预估破坏荷载,且试验上钉的杆体截面面积应符合本要点B.0.7条对土钉杆体应力的规定。必要时可增加试验土钉杆体的截面面积。B.0.10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对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土钉墙,最大检测试验荷载分别不应小于土钉轴向拉力标准值的1.3倍、1.2倍;B.0.11确定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试验和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可采用逐级加载法,其加载分级和土钉位移观测时间应按表D.0.11确定。表B.0.11逐级加载试验加载等级与土钉头位移测读间隔观测时
5、间(min)555555加载量与最大试验荷载的百分比(%)初始荷载一加载1050708090100卸载1020508090注:逐级加载试验用于土钉质量检测时,加至最大试验荷载后,可一次卸载至最大试验荷载的I0%oB.0.12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其上钉位移测读和加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始荷载下,应测读土钉位移基准值3次,当每间隔5min的读数相同时方可作为土钉位移基准值。2每级加、卸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土钉位移不应少于3次;3在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内,当土钉位移增量不大于1.Omm时,可视为位移稳定,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当土钉位移增量大于1.Omm时,应延长观测时间,并应每隔30min
6、测读3次。当连续两次在每30min内位移增量小于1.Omm时,可视为位移稳定,方可再施加下一级荷载。B.0.13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其土钉位移测读和加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始荷载下,应测读土钉位移基准值3次,当每间隔5min的读数相同时方可作为土钉位移基准值。2每级加、卸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土钉位移不应少于3次;3在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内,土钉位移增量不大于1.Omm时,可视为位移收敛;否则,观测时间应延长至60min,并应每隔IOmin测读土钉位移1次;当该60min内土钉位移增量小于2.0mm时,可视为位移收敛,否则视为不收敛。B.0.14土钉试验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终止继续加
7、载:1从第二级加载开始,后一级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土钉位移增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土钉位移增量的5倍;2 土钉位移不收敛;3 土钉杆体破坏。B.0.15试验时应绘制土钉的荷载位移(。S)曲线。土钉的位移不应包括试验反力装置的变形。B.0.16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 土钉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在某级试验荷载下出现本要点D.0.14条规定的终止继续加载情况时,应取终止加载时的前一级荷载;未出现时,应取终止加载时的荷载值。2参加统计的试验土钉,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可取平均值;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验土钉数量,并应根据
8、极差过大的原因,按实际情况重新进行统计后确定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或者取最低值作为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B.0.17土钉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在最大试验荷载下,上钉位移稳定或收敛可判定合格。附录C土层锚杆试验要点c.o一般规定C.0.1锚杆试验包括基本试验、蠕变试验和验收试验。C.0.2锚杆抗拔试验应在锚固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C.0.3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杆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或屈服强度标准值的85%中的较小值。C.0.4锚杆试验的加载装置的额定负荷能力不能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并能满足在所设定的时间内持荷稳定。C.0.5锚杆试验的反力装置
9、在最大试验荷载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结构性破坏。C.0.6锚杆试验的计量测试装置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C.1基本试验C.1.1新型锚杆或锚杆用于未应用过的地层时,须进行极限抗拔试验。C.1.2锚杆极限抗拔试验采用的地层条件、杆体材料、锚杆参数和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杆相同,且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根,为得出锚固体的极限抗拔力,必要时可加大杆体的截面面积。C.1.3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宜采用多循环加载法,其加载分级和锚头位移观测时间应按表A.1.1确定。表A.1.1加载分级与锚头位移观测时间循环次数分级荷载与最大试验荷载的百分比()初始荷载加我过程卸载过程1102040504
10、020102103050605030103104060706040104105070807050105106080908060106107090100907010观测时间(min)5510555C.1.4当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采用单循环加载法时,其加载分级和锚头位移观测时间应按表A.1.1中每一循环的最大荷载及相应的观测时间逐级加载和卸载。C.1.5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其锚头位移测读和加卸载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始荷载下,应测读锚头位移基准值3次,每间隔5min的读数相同时,方可作为锚头位移基准值;每级加、卸荷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2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内,当锚头位
11、移增量不大于Q1.mm时,可视为位移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并应每隔30min测读锚头位移1次;当连续两次Ih内锚头位移增量小于Q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3加至最大试验荷载后,当锚杆尚未出现本标准笫A.1.6条规定的终止加载情况,且继续加载后满足本标准第A.O.3条对杆体强度的要求时,宜按最大试验荷载10%的荷载增量继续进行下一循环加载。C.1.6锚杆试验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终止继续加载:1从第二级加载开始,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5倍;2锚头位移不收敛;3锚杆杆体破坏。C.1.7多循环加载试验应绘制锚杆的荷载位移(Q-S)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陷性 黄土 地区 建筑 基坑 整体 稳定性 验算 圆弧 滑动 条分法 土钉抗拔 土层 试验 要点 内力 变位 水量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8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