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探索“四三制”工作法 加快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docx
《【经验总结】探索“四三制”工作法 加快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总结】探索“四三制”工作法 加快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探索,四三制”工作法加快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贯彻落实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要求,以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抓手,积极探索“四三制”工作法统筹推进基层社会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实现园区无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网络舆情“三无”管理目标,开启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新局面。坚持“一盘棋”谋划。高新区高度重视,高位推进,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工作的大格局,整合壮大调解员队伍,充实调处力量,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组建大部制。通过整合职能部门、街道社区、法律顾问团的力量,结合“1+4+6N”网格服务管理,共组织61名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
2、调解,实现人民调解行政指导与行业自律功能互补、力量互动,形成了专业性矛盾纠纷大调解”的工作格局。二是吹哨报道制。吉凤街道牵头,统筹明确了政法、公安、征拆、住建等15个部门的25名工作人员参与调解工作,实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以“哨”为令,闻“哨”而动,30分钟接诉,3个工作日办结,逾期必须说明原因,矛盾纠纷调处效能倍增。三是协同联动制。针对行业部门突出重点矛盾纠纷问题实行常态化摸排,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建立调处共享机制,将梳理出的征拆矛盾、楼盘问题、欠薪纠纷等10类主题、164个具体问题实现分类处理,提前信息收集,主动分析研判,调处化解萌芽状态,避免升级成势。坚持“一站式”受理。建立
3、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调解工作平台“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分为“一台一区二室”首问服务台、群众候访区、案件档案室、矛盾调解室,以调处中心为统一受理服务平台。一是首问负责制。加强中心前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严明纪律,文明服务,全程监控,对于群众诉求进行登记建档,根据行业职能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好接诉服务、矛盾调处、移交工作;不属于调解职责范围的,及时告知当事人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截至目前,服务台接受群众各类咨询690余次,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80余件。二是接诉即办制。中心本着“实、准、快”的原则,协调各方力量齐抓共管,从源头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建立“第一时间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探索“四三制”工作法 加快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探索 四三制 工作 加快 基层 社会矛盾 纠纷 化解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