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docx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1、便秘(I)便秘是阿片类镇痛药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一般会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过程中持续出现。(2)2016年之后将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定义为阿片类药物浓度升高、改变或增加后,患者排便习惯或排便模式的改变。(3)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主要机制为阿片药物与主要在肠内神经系统表达的钙-阿片受体结合,最终阻滞神经元介导的肠道分泌运动功能,引起便秘。(4)肠功能指数(bowe1.functionindex,BF1.)问卷是临床上专门用于评估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总分300分,得分越高,代表便秘症状越严重。(5)目前的干预措施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患者增加锻炼与增加液体和纤
2、维摄入量。推荐:在阿片类药物使用过程中,联合使用泻药(渗透性泻药或者刺激性泻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注意阿片类药物剂量的增加后也要适度增加泻药的剂量。若患者的便秘情况加重,在排除肠梗阻等其他原因导致的便秘后,根据患者需要滴定泻药,使患者12d非强迫性排便1次或者联合辅助用药降低阿片类药物剂量。如果泻药不足以治疗阿片类药物诱导的便秘,可以联合外周作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用药,如甲基纳曲酮等。2、恶心、呕吐(1)大约40%的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可能出现恶心,15%25%的患者可能出现呕吐。(2)目前认为,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主要与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hemoreceptortriggerzone,
3、CTZ)的刺激、前庭敏感增加和胃排空延迟有关。(3)低剂量的阿片类物质会结合CTZ中的苯甲酸和类阿片受体,进而产生恶心。CTZ中的呕吐中枢也有D2型多巴胺(D2)受体以及5-羟色胺(5-HT3)受体,一旦激活,即引发呕吐反射。(4)此外,阿片类药物增加前庭敏感性,然后前庭器官释放组胺和乙酰胆碱激活髓质呕吐中心。(5)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胃肠道中的阿片受体来降低胃肠道活性。胃排空减少导致传入内脏纤维释放5-HT,激活髓质呕吐中心。同时便秘和肠道蠕动减少都会刺激感受器,从而导致恶心。推荐:在处理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持续性恶心时,增加针对不同作用机制的疗法,比如添加5-HT受体拮抗剂、东葭茗碱等药物来治疗
4、恶心。肠梗阻患者推荐使用奥氮平。糖皮质激素与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联合使用。3、呼吸抑制(1)阿片类药物对中枢有镇静作用,也可抑制脑干的preBotzinger复合体产生的呼吸节律,极易引起患者的呼吸抑制,也是阿片类药物致死的主要原因。(2)吗啡主要通过降低呼吸速率来抑制呼吸,而芬太尼导致的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速率的降低和潮气量的减少。(3)由于芬太尼的镇痛效用是吗啡的IOO倍,因此微小的剂量改变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抑制。临床表现为针尖样瞳孔,呼吸次数减少(10次min)或者其他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4)饮酒、镇静剂和阿片类药物的共用,会增加呼吸抑制与死亡风险。推荐:患者整体症状稳定,给予无创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片 类药物 不良反应 处理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