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胸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胸外科胸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外科胸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胸外科胸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一、先天性胸壁畸形矫正术二、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三、胸壁肿瘤切除、胸壁重建四、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五、胸膜剥除术六、肌瓣和大网膜填塞胸腔术.七、胸廓成形术一、先天性胸壁畸形矫正术(-)漏斗胸矫正术【适应证】1.诊断明确漏斗胸。2 .有较重的呼吸循环症状,易发生疲劳倦怠,影响患儿发育者,为手术的绝对适应证。3 .有轻度呼吸循环症状,但胸廓变形较重,精神负担较大者。4 .因美容需求要求矫形者。5 .漏斗胸指数F21.0.21,胸脊间距5-7cm者。6 .手术时期以3岁以上为宜,最好在68岁。非肋软骨切断、切除的胸肋抬举术,限于12岁以下儿童。【禁忌证】无明确的禁忌证。【操作方
2、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术前有呼吸道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待感染控制并稳定1周后再手术。(2)心脏听诊有杂音者应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是因心脏受胸骨压迫所致还是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O(3)重症患者应做肺功能检查,作为评定肺功能改善指标。(4)术前Id应用抗生素。7 .麻醉与体位(1)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2)仰卧位。8 .手术步骤(1)切口:胸骨正中或乳房下横切口。(2)游离胸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向两侧游离胸肌,显露凹陷的胸骨及肋软骨(或肋骨)。(3)矫正畸形:游离骨膜,在骨膜下切断肋软骨,并游离剑突、胸骨及肋软骨。以胸骨翻转法在第2肋水平横断胸骨,保护胸廓内动静脉。胸
3、骨翻转后,根据畸形状况修剪胸骨、肋软骨,并缝合固定。以胸骨抬举法在胸骨凹陷上方进行楔形截骨后缝合,克氏针横穿胸骨,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肋骨的高点处,在肋软骨骨膜下修剪,缝合固定。也可用非肋软骨切断、切除的胸肋抬举法,仅在胸廓两侧腋前、中线间第4肋间水平,经胸骨后引导穿过一个特制支撑杆,支撑胸廓矫形满意后固定。(4)放置引流,依层缝合切口:胸骨后、皮下分别放置引流;缝合肋软骨骨膜及切口各层,肌层要覆盖肋软骨修剪固定部位。如术式为胸骨翻转法,术毕用胸壁外固定架牵引固定46周。【注意事项】1.漏斗胸合并有先天性心脏内畸形,可考虑同时或分期矫正。2 .术中注意要点。(1)术中游离胸膜时操作要轻柔,尽量
4、避免胸膜破裂及肋间血管损伤。(2)胸骨翻转法游离胸廓内动静脉时,其分支要结扎,勿用电凝,以免损伤血管内膜;游离长度要够,以免翻转时过分牵拉导致损伤或断裂。(3)手术操作要严格保证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导致矫形失败。(4)行胸骨抬举法时胸骨支撑杆要缝合固定在骨膜、肌肉上,避免松脱。3 .术后处理。(I)胸肌游离的范围内放置棉垫适当加压包扎。(2)胸骨后引流管24h后可拔除。皮下引流条可放置3d,每天更换敷料,挤压皮下,防止皮下积液。(3)适当给予止痛药,使病人能有效咳嗽、咳痰,防止肺部并发症。(4)术后平卧1周以免使胸骨切断处或楔形截骨处向内凹陷及支撑条移位。术后30d可正常活动,术后23年可拆除金
5、属支撑条。(二)鸡胸矫正术【适应证】与漏斗胸基本相同,畸形显著者均可考虑做矫形手术。因症状较轻,手术年龄可较漏斗胸推迟。【禁忌证】无明确的禁忌证。【操作方法及程序】主要有胸骨翻转法和胸骨沉降法2种。1.术前准备(1)术前全面检查心、肺功能,因鸡胸患者可以合并支气管喘息症或先天性心脏畸形。(2)其他参见漏斗胸,2.麻醉与体位(1)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2)仰卧位。3.手术步骤(1)切口,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或双侧乳房下横切口。(2)游离皮下组织及胸肌:范围与漏斗胸相同。(3)胸部畸形矫正:胸骨翻转法与漏斗胸基本相同,胸骨适当削平。胸骨沉降法与漏斗胸的胸骨抬举法基本相同。在骨膜下游离肋软骨,根
6、据胸骨畸形的状况做胸骨楔状截骨。一般在胸骨最突出的位置,于肋间平行胸骨前板或后板横行楔状截骨;胸骨旋转做胸骨偏置楔状截骨。肋软骨根据情况切除固定。(4)放置引流,依层缝合切口:胸骨后、皮下分别放置引流;缝合切口各层,肌层要覆盖肋软骨修剪固定部位。【注意事项】1 .术中注意要点(I)肋软骨的切除要适当。鸡胸的肋骨及肋软骨过长情况与漏斗胸不同,其上部肋骨及肋软骨长,下部肋骨及肋软骨比较短,在切除过长的肋软骨时应注意这一特点。(2)行胸骨沉降法时应注意胸骨后与心脏之间有无肺组织存在,假如没有肺组织,有发生胸骨直接压迫心脏的可能,不宜采用胸骨沉降法。(3)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非对称性鸡胸患儿做了单侧肋
7、软骨切除矫形后,未切除侧肋软骨的不平衡作用,使胸骨向未受累的一侧倾斜,最终可致畸形较术前更严重。为避免此种情况,术中应考虑同时切断对侧相对应的肋软骨。2 .术后处理同漏斗胸。二、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首先应接受正规的物理治疗,包括颈部运动锻炼、伸展斜角肌、加强肩带肌的力量、纠正不良姿势等。经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缓解或治愈。大约1O%患者无效而采用外科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前斜角肌切断术和第1肋切除术。大多患者多采用两者联合切除,如有颈肋,一并切除。(一)前斜角肌切断术【适应证】1.前斜角肌异常肥大、挛缩或其他病变压迫臂丛神经者。3 .经检查确定臂丛和(或)锁骨下血管受压迫是
8、前斜角肌异常所致者。4 .臂丛或锁骨下血管受压迫症状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禁忌证】无绝对手术禁忌证。【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除常规手术须进行血常规、生化、心电图检查外,术前Id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5 .麻醉与体位(1)局麻或全身麻醉。(2)取仰卧位,术侧肩垫高30,头偏向健侧。6 .步骤(1)切口;在锁骨上1.5cm处做与锁骨平行的横切口。(2)显露前斜角肌:切断颈阔肌,显露锁骨上神经和颈外静脉,将其牵开或切断;暴露胸锁乳突肌,暂时切断并向内侧牵开,钝性分离前斜角肌前方的脂肪组织,并结扎切断颈横动脉,显露出前斜角肌肌腱。(3)切断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前方有膈神经,予以牵开。前斜角肌的外
9、侧是锁骨下动脉,可触及,分开前斜角肌与动脉之间的间隙,将前斜角肌切断并切除病变部分。(4)缝合肌层及皮肤:肌层下安置橡皮引流条。【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要点(1)前斜角肌腱部分要完全切除。(2)术中仔细辨认解剖结构,避免损伤膈神经和锁骨下血管。2.术后处理(1)术后第2天注意伤口引流,可拔除引流条。(2)术后早期注意患肢功能锻炼。(二)颈肋切除术【适应证】术前检查证实异常的颈肋是主要压迫原因。【禁忌证】无绝对手术禁忌证。【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同前斜角肌切断术。2 .麻醉与体位同前斜角肌切断术。3 .手术步骤(1)在锁骨上1.5Cm处做与锁骨平行的横切口。(2)显露颈肋并切除。手术操作与
10、前斜角肌切断术基本相同。胸锁乳突肌和肩胛舌骨肌亦可不切断,向内侧牵拉,切断前斜角肌后,将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向下牵开,显露出颈肋及其纤维索带,切断索带,自颈肋前端沿肋骨向后剥离,连同骨膜将颈肋整段切除。(3)缝合肌层皮肤,放置引流条。【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要点(1)完全切除颈肋骨膜,以防再生骨再致压迫症状。(2)其余同前斜角肌切断术。2 .术后处理同前斜角肌切断术。(三)经腋下切口第1肋骨切除术【适应证】检查证实第1肋骨是导致本症的重要原因。【禁忌证】无绝对手术禁忌证。【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同前斜角肌切断术。3 .麻醉与体位(1)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2)体位:取健侧卧位,患侧
11、上肢的前臂牵拉外展90度。4 .手术步骤(1)在腋下沿腋毛下缘,背阔肌和胸大肌之间做一横切口,长IOCm。(2)显露第1肋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纵行的胸外侧动静脉切断、结扎,不切断肌肉,分离肌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直至胸外筋膜。沿胸外筋膜向上分离直到第1肋,避免损伤胸壁到皮下组织的肋间肌皮神经。(3)第1肋骨游离切除。将第1肋骨的前缘游离开,向下推开胸膜,剥离出肋骨的下面,然后用手指引导,紧贴肋骨剥离肋骨骨膜,仔细剥离前斜角肌肌腱附着于第1肋骨结节处,骨膜起子保持在骨膜下,将第1肋骨剥离后,在第1肋骨中部将其切断,用库克钳牵拉第1肋前段,与锁骨下静脉分离,切断肋锁韧带和第1肋骨胸骨附着处;第1
12、肋骨的后部用库克钳夹住,沿肋骨床向后解剖,分离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用骨膜起子剥离开中斜角肌附着于第1肋骨处。肋骨骨膜尽量切除,或切成段。(4)放置乳胶引流管,彻底止血,依层缝合切口。【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要点(1)注意第1肋骨呈扁平、水平位的解剖特点并仔细辨认,以防误将第2肋当作第1肋切除。(2)第1肋骨前部有锁骨下静脉,通过前斜角肌肌腱附着点旁,后面有锁骨下动脉,其后端及第1胸椎横突前有臂丛神经。应仔细辨认神经血管束与第1肋骨的解剖关系,轻柔解剖,术中一定保持在骨膜下进行剥离,避免损伤锁骨下动、静脉。(3)用骨膜起子剥离开中斜角肌第1肋骨附着处,避免损伤胸长神经。(4)显露胸肋关节,咬除
13、肋骨颈、头部时,避免损伤胸1和颈8神经根。(5)尽量切除肋骨骨膜,或切成段,防止形成骨痴或“新生”肋骨。(6)术毕彻底止血,充分引流,防止瘢痕形成过重,致神经束粘连复发。2.术后处理(1)引流管接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2)注意术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三、胸壁肿瘤切除,胸壁重建【适应证】1.胸壁原发良、恶性肿瘤均应择期手术切除。2 .某些胸壁恶性肿瘤,如EWing肉瘤、恶性淋巴瘤等对放、化疗较敏感,术前应辅助放疗或化疗,再手术。3 .胸壁转移瘤出现坏死、溃疡,或为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禁忌证】1.胸壁转移瘤范围广。4 .原发肿瘤未能控制。【操作方法及程序】5 .术前准备(
14、I)常规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检查。(2)大块胸壁切除后,易造成呼吸困难及肺部感染。对呼吸道有感染者,术前应积极控制,稳定1周后再手术。(3)肿瘤局部有炎症或感染时,术前应给予抗生素治疗。(4)胸壁恶性肿瘤术前根据病理类型给予辅助放疗或化疗。(5)预行胸壁大块切除前必须做好重建胸壁的自体组织的利用设计或异体材料的准备。6 .麻醉与体位(1)麻醉:根据肿瘤的尤小、切除范围,采用局麻或全身麻醉。(2)体位,根据肿瘤的部位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7 .手术步骤(1)切口:根据肿瘤的范围确定切口。当肿瘤未侵及浅层肌肉和皮肤时,可沿瘤体的长径做切口。若肿瘤已累及皮肤,应沿瘤体的长径做梭形切口,切缘距肿瘤3cm
15、以上,连同受累的皮肤、肌层与肿瘤一并切除。如为胸骨肿瘤,则采用沿胸骨纵行切口。(2)显露肿瘤:良性肿瘤肌层未受侵犯时,将正常的肌层向两侧游离,显露出肿瘤。恶性肿瘤要将受累的肌层一并切除,切除肿瘤的范围要大,包括瘤体上下的正常肋骨。(3)切除肿瘤:多数良性肿瘤仅切除肿瘤组织或肿瘤侵犯的肋骨即可。恶性肿瘤在肿瘤旁正常的肋间切开,伸入手指,从胸腔内探查肿瘤的范围,连同病变上下各一根肋骨、壁胸膜、肋间组织及该区域引流淋巴结整块切除,两端切断处应距肿瘤4cm以上。如病变已侵及肺表面,可做适当的肺部分切除。(4)胸骨肿瘤切除:胸骨部分切除时,应游离未受累的胸肌至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胸骨完全切除时,须显露上
16、至胸锁关节,下达肋弓后,切除胸骨。术中避免损伤胸膜。(5)胸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胸壁缺损小,依层缝合切口。胸壁缺损较大时,须做胸壁重建,包括胸壁软组织重建和骨性重建。胸壁骨性重建可用自体肋骨、组织工程骨或人工材料,如Mar1.ex网、金属等,维持胸壁的连续性、稳定性。胸壁软组织重建可用胸壁的肌肉和组织,或转移性带蒂肌瓣、带蒂肌皮瓣,覆盖在重建的骨性胸壁,恢复胸壁的密闭性、完整性。根据需要放置切口、胸腔引流管。【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要点(1)要充分切除胸壁恶性肿瘤,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2)用Gore-tex或Mar1.ex网等作为胸壁缺损支持材料,应保持在最大张力下与缺损边缘组织缝合。(3)
17、胸壁缺损须用带蒂肌瓣或肌皮瓣修复时,应充分考虑胸壁有否放疗性损伤或其他损伤胸壁软组织血供因素,以保证所转移肌瓣有足够的血供。2.术后处理(1)大块胸壁缺损或胸骨全切重建后,如发生反常呼吸,影响呼吸功能,可用呼吸机支持呼吸1.5d,待胸壁稳定后,再拔除气管插管。(2)手术完毕后要适当加压包扎,松紧应适度。(3)术后有效引流胸腔和胸壁组织间液体,防渗液多,影响胸壁重建处的愈合或导致切口感染。(4)术后应用抗生素,充分止痛,积极辅助排痰,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四、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适应证】1.胸壁结核性脓肿或结核性慢性窦道诊断明确者。2.患者病情已较稳定,肺及其他器宫无活动性结核性病变者。【禁忌证】1
18、.病情尚不稳定,其他部位有活动性结核病灶者,暂不行手术治疗。2.局部有急性混合感染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改善全身营养状况。(2)根据病人情况,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2.麻醉与体位(1)麻醉。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2)根据病变的部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3.手术步骤(1)切口:如皮肤及浅层肌肉未被病灶侵犯,沿脓肿的长轴切开。如皮肤己受累或已有瘦孔存在,则应以病灶的长轴做梭形切开,切除有病变的皮肤及窦道口。(2)清除浅层脓肿:皮肤切开后,将皮肤及肌层向两侧游离,尽量不要切入脓腔,如脓肿已破,则清除脓液及干酪样物。(3)探寻窦道及深部脓肿:用探针或弯血管钳探找窦道及肋骨下面的脓腔
19、,窦道的走行不一定呈直线,有时较细,须细心寻找才能发现。(4)清除窦道及深层脓腔:切除窦道及覆盖于深层脓肿上面的组织,包括肋骨、肋间肌等,使脓腔完全敞开,彻底刮除肉芽组织及切除全部脓腔壁。局部用温盐水冲洗。可游离附近肌瓣,填充在脓腔内。(5)缝合切口:必要时安置橡皮引流条,肌瓣下放入链霉素粉,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加压包扎。【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要点(1)术中必须仔细寻找窦道,彻底清除病灶,掀开所有盖在病灶上的组织,使脓腔呈碟形。(2)手术部位做加压包扎,使软组织紧贴脓腔底,以利愈合。如胸壁软组织不能直接压附于脓腔底,可在邻近切取带蒂肌瓣填充,消灭残腔。2.术后处理(1)全身继续用抗生素2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胸外科 手术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