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出血“一病一品”.docx
《神经内科脑出血“一病一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脑出血“一病一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脑出血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框架二、脑出血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方案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常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意识障碍等。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患病率为每年(6080)/10万,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而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有25%30%的脑出血患者会在发病后的24h内死亡。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并制订出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热心接】(1)入院介绍:责任护士在
2、患者入院当天热心接待患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下内容:1)工作人员:责任护士、护士长、主管医师、病友。2)病房环境:病房、卫生间、护士工作站、医师办公室、污物间、消防安全通道、开水间。3)设施使用:呼叫器、床头灯、病床、床头柜、储物柜、空调、卫生间。4)规章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作息制度、订餐制度、外出请假制度。5)告知提醒:患者权利及义务、不得在病房内吸烟使用明火,大声喧哗、妥善保管自己的财物。(2)入院评估评估方法:责任护士采用AD1.评估表、跌倒/坠床评估表、压疮评估表、入院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并记录。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根据AD1.评分结果进行生活护理。跌倒/坠床高危患者悬挂提示牌并告知
3、防范措施。(3)专科评估及护理1)吞咽障碍2)意识障碍评估方法:责任护士根据睁眼、运动、语言反应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记录在入院护理评估单内。护理措施:根据GCS的评分结果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病情监测:责任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观察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与量,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脑疝。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吸痰,防止舌根后坠、窒息和肺感染。吸氧: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遵医嘱吸氧。开放静脉通路:选用大号针头,穿刺迅速,固定牢靠,做好抢救准备。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定时给患者翻身、拍
4、背,做好大小便的护理,保持会阴皮肤清洁;注意口腔卫生,不能经口进食者每天口腔护理12次,澹妄躁动者加床挡,防止坠床,必要时做适当的约束;慎用热水袋,防止烫伤。对眼睛不能闭合者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膜炎、角膜炎的发生。饮食护理: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鼻饲流食者应定时喂食,保证足够营养供给。症状护理1)头痛、呕吐: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将患者床头抬高1530,伴昏迷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排出呕吐物,防止误吸;鼻导管吸氧231.分;遵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同时观察药物有无渗出到皮下,以免发生组织坏死。2)高热:给予头置冰袋、冰帽、
5、冰毯机的物理降温法,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每4小时量测量一次体温,如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应立即停止降温,防止大量出汗后引起体温骤降而致虚脱。3)意识障碍:见专科评估及护理。(二)脑出血患者住院中【耐心讲】(1)病因: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血管淀粉样病变、血管畸形、动脉瘤、烟雾病等。血流动力学因素:如高血压、血容量、心率的变化等。血液因素:如血液病、长期饮酒、凝血机制异常等。(2)症状:血压升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3)检查:CT:头颅CT检查的目的是协助诊断和确定病变的部位,对人体无危害,也没有痛苦。磁共振(MRI):常用于脑血管病变的检查。检查时的注意事
6、项是患者要安静、保持不动,身体内不能有金属物体,如钥匙、手表、起搏器、金属支架等。(4)治疗:止血、预防深静脉血栓。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抽搐者应用抗癫痫药物。意识水平下降者可行脑室引流。(5)预防:调控血压:自发性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并遵医嘱坚持规律地服用降压药。控制体重:肥胖的人,血脂往往升高,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促发因素。动脉硬化也是脑出血的重要病因,患者应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量,适度参加体力劳动、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稳定的情绪:患者应戒烟限酒、劳逸结合、戒急戒躁勿暴怒、勿求胜心切。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肝脏损害,使机体的凝血机制紊乱
7、;情绪的高涨或低落、心情的急躁易造成血压的波动。减少药源性伤害: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易造成凝血机制损害而发生脑出血。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并定期检查凝血功能。监测血糖:脑出血发病后高血糖会带来更高的病死率和更差的临床预后,所以应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6)饮食: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2448小时内禁食,以静脉补液来维持生命所需,48小时仍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定时定量泵入营养液,防止不当饮食所致的血糖波动而加重脑损害。因大部分脑出血患者血压血脂都偏高,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食:低盐饮食:食盐的摄入量2g日,少食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酱菜、酱油、腌制品、海产品等。低脂肪饮食:肉类75g日,可食瘦肉、牛羊肉
8、、去皮禽肉、鱼,少食肥肉、加工肉制品、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食用油20g日,可食用色拉油、花生油,避免动物油、黄油等。粗纤维饮食: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菠菜、粗粮、豆类、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类等,可促进肠蠕动,预防大便干燥。(7)活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并摆好肢体功能位。2周后在床上进行被动活动,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躁动者要及时查明原因,约束四肢,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以免因躁动导致血压升高而加重脑出血。(8)用药(表1)表1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分级表现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现象(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活动关节,仅在触摸肌肉时感觉到2级肌肉收缩
9、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级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9)潜在并发症的预防1)便秘:因脑出血患者早期绝对卧床休息,导致肠道蠕动功能下降而引起便秘。患者出现排便困难时,会增加腹部、颅脑内的压力,血压也会增高,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可能加重脑出血,因而不容忽视。通过调查患者的排便习惯,指导患者定时排便,增加纤维食物的摄入,按摩腹部,缓解便秘的症状。按摩腹部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两腿屈曲并放松腹部。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左侧,将双手重叠放在患者的腹部,并沿着结肠的走向反复的按摩腹部,力度要适中,以患者的腹部下降12cm为宜,按摩幅度
10、由小到大,直到患者出现便意为止,可1次/天,1015分/次,在早餐结束半小时后进行。2)深静脉血栓:脑出血后瘫痪的患者长期卧床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患者腿部静脉通常处于低剪切速率和低流率状态,低流率将增加血黏度,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和发展。因为严重偏瘫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应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详见“膝骨关节炎”。3)排尿困难和尿失禁:患者脑出血由于颅脑神经受损会造成排尿困难或尿失禁。前者应为患者留置导尿管,严密观察病情好转后拔管,指导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详见“前列腺增生”)。后者应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4)压疮:脑出血患者早期卧床,瘫痪的患者会增加卧床时间
11、应避免压疮的发生。5)跌倒/坠床:部分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肢体行动不便,易造成跌倒和坠床的发生,责任护士应对患者及时评估和宣教,并在床头悬挂跌倒高危患者提示卡,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细心观】(1)瞳孔:脑出血患者因为昏迷或者并发脑疝形成常出现瞳孔的改变。因此,要特别注意瞳孔变化的观察,对比患者两侧睡孔的形状、大小及光反射灵敏程度。一侧瞳孔缩小,身体无汗,提示同侧丘脑损害。双侧瞳孔中等大小或稍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中脑顶盖或顶盖前区受损。双侧瞳孔中等大小,不规则收缩,向一侧移位或呈梨形,对光反射消失,睫脊反射消失,提示中脑被盖损害。双侧瞳孔呈针尖样,对光反射存在,提示脑桥损害。双侧或单侧瞳孔呈卵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内科 脑出血 一病一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