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一病一品”.docx
《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一病一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一病一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溃疡性结肠炎“一病一品”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框架自5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框架(可以编辑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病一品”护理方案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CoI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根据我国统计资料,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男女性别差异不大。【热心接】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热心接待患者。(1)入院介绍:告知患者如下内容。1)工作人员:责任护士、护士长、主管医师、病友。2)病房环境:病房、卫生间、护士工作站、医师办公室、污物间、消防安全通道、开水间。3)设施使
2、用:呼叫器、床头灯、病床、床头柜、储物柜、空调、卫生间。4)规章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作息制度、订餐制度、外出请假制度。5)告知提醒:包括患者权利及义务,不得在病房内吸烟及使用电器和明火,不在病房打电话,保持安静、妥善保管个人财物。(2)入院评估1)评估项目:责任护士采用入院护理评估表、AD1.评估表、跌倒/坠床评估表、压疮评估表进行评估并记录。2)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根据AD1.评分结果进行生活护理,跌倒/坠床、压疮高危患者悬挂提示牌并告知防范措施。(3)专科评估及护理1)血栓评估。2)营养评估: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推荐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方法:推荐采用NR
3、S-2002评估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记录在入院评估单内;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应当和医师或营养师一起对患者目前的营养状态作出评估,在判定全身营养状况和患者胃肠道功能状况基础上制订营养治疗计划,给予合理膳食,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饮食指导;应特别关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术前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若需要肠外营养,要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住院中【耐心讲】对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责任护士做到每天巡视病房时进行耐心地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化验标本留取方法、各种检查前后以及饮食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准备健康宣教展板,供患者观看。(1)讲解疾病的病因
4、、临床症状、临床类型及治疗方式等。1)病因: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研究显示吸烟、阑尾切除术在其发病进程中起保护作用,而戒烟则为危险因素,家族史为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笛体类消炎药(NSAIDS)的应用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恶化关系密切,而短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治疗是安全的;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和肠道感染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应激和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日益显现出重要作用。2)临床表现:多数起病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暴发起病。病程长,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病型及病期等有
5、关。消化系统表现:主要为腹泻、黏液血便与腹痛。全身表现: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低度至中度发热,高热多提示有并发症或见于急性爆发型。重症或病情持续活动可出现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表现。肠外表现:可伴有口腔黏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睫状体炎。3)疾病评估: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成立后,应根据疾病的临床类型、病变范围、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以及肠外表现和并发症进行疾病评估。临床类型:据病程分型:a初发型:无既往史,首次发作;b慢性复发型:最多见,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C慢性持续型:病变范围广,症状持续半年以上;d急性暴发型:少见,病情严
6、重,全身毒血症状明显。后3型可相互转化。据病情程度分型:a轻型:多见,腹泻每天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速,贫血轻或无,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b重型:腹泻频繁并有明显黏液血便,有发热、脉速等全身症状,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红蛋白下降;C中型:介于前两者之间。据病变范围分型: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全结肠炎以及区域性结肠炎。据病期分型:活动期和缓解期。病变范围: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炎症一般特异地从直肠开始,呈连续融合性病变。病变范围可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决定初始治疗以口服药物和(或)局部给药开始,决定监测的起始时间和频度。推荐采用蒙特利尔分类,表1。E1.直肠局限于直肠,未达
7、乙状结肠E2左半结肠累及左半结肠(脾曲以远)E3广泛结肠广泛病变累及脾曲近端乃至全结肠分型分布结肠镜下所见炎症病变累及的最大范围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要点: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疾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改良TrUeI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标准易于掌握,适合临床使用,见表2。表2改良True1.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排便脉搏ESR(mmh)严重程度(次/天)便血(次/分)体温(C)血红蛋白轻度4轻或无正常正常正常9037,830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肠外表现和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系统受累等多种肠外表现,并可出现中毒性
8、巨结肠、肠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和癌变等并发症。4)治疗方式: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活动期治疗、缓解期维持治疗以及中医治疗。一般治疗: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药物治疗:a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轻、中型患者或重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b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C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或不耐受氨基水杨酸制剂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静脉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的“拯救”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瘦术。为避免回肠造痿术缺点,近年采用回肠肛门小袋吻合术,既切除全结肠及剥离直肠黏膜和
9、黏膜下层,又保留了肛门排便功能,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活动期治疗方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结合治疗反应来决定。缓解期维持治疗:缓解期必须予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维持治疗。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应属于“泄泻”、“肠”、“休息痢”等范畴。其治疗则为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论治:a大肠湿热证:清热燥湿,调气行血;b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C牌肾阳虚证:温阳祛寒,健脾补肾;d肝郁脾虚证:疏肝理气,补脾健运;e寒热错杂证:温阳健脾,清热燥湿;f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中药灌肠治疗:a湿热实证:黄苓15g、黄连10g、秦皮10g、白皮翁30g、白芍
10、15g、白芨15g、石榴皮15g;b牌虚夹温证:黄黄30g、黄连10g、黄苓10g.马齿范30g、白芨10g、苍术50g、五倍子5g。上两方均为水煎50100m1.,待冷,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亦有用锡类散、黄连素、苦参、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者。此外,亦有用中成药如结肠宁、补脾益肠丸、结肠炎丸等与西药配合治疗UC,取得良好效果。5)临床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有效、无效和复发。完全缓解:指临床症状缓解即排便W3次/天、无血便、无里急后重,结肠镜复查见黏膜大致正常。有效:指临床症状好转,疾病活动度评分下降30%,便血量减少,结肠镜复查见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常用评分标准包括T
11、rue1.ove和Witts分型、Powe1.1.-Tuck指数、Mayo评分、简化临床结肠炎活动度指数(SeCAI)、1.iChtiger评分、RaChmiIeWitZ临床和内镜活动度指数等。无效:临床症状、结肠镜复查和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复发:疗效评价为缓解后,无论是否经过药物治疗,再次出现血便等溃疡性结肠炎症状。(2)各项检查:结肠镜:详见“专科护理品牌”。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黏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血性分泌物;可见假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呈炎症反应,同时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
12、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钢剂灌肠:了解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同时除外其他疾病。所见黏膜粗乱或有细颗粒变化;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肠管缩短。手术切除或病理解剖学可见肉眼或组织学的溃疡性结肠炎特点。(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使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以利于吸收、减轻对肠黏膜的刺激。避免食用冷饮、水果、多纤维的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忌食牛乳和乳制品。急性发作期患者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需要禁食,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以改善全身状况。【细心观】责任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较重的患者,责任护士要细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 内科 溃疡性 结肠炎 一病一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6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