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性物质运送作业准则.docx
《医院感染性物质运送作业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性物质运送作业准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感染性物质运送作业准则目录页次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14 .内部运送25 .外部运输36 .溢出物清除程序及意外事件通报87 .国际规范参考文件98 .实施与修改9附件一、列入A类的感染性物质10附件二、P620包装指示14附件二、危险物品货主申书18附件四、P650包装指示20附件五、感染性物质与病人检体分类的流程图23附件六、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系统的相关信息241 .目的为使感染性物质于运送过程中能安全送达目的地,并减少运送时因倾覆、泼洒、溅出意外导致受感染的危险,特依本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作业办法、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订定本作业准则。2 .适用范围凡
2、感染性物质的运送相关作业,除感染性废弃物须依本院制定的医疗废物感染管制作业要点处理外,悉依本作业准则办理。3 .定义(1)感染性物质考虑运送过程的风险,将感染性物质定义为!已确知带有病原体,或合理怀疑带有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是指含有第二级危险群(含)以上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其他可以导致人类或动物生病的物质,如变性蛋白(Prion)等。病原体微生物危险等级分类请参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作业办法。感染性物质依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情形,可分为以下两类:A. A类感染性物质(A)属于此类的感染性物质,当人或动物在无防护下暴露接触时,会产生永久性的失能或残疾,或引发具有生命威胁或
3、致死的疾病。举例如附件一。(B)在联合国编码中,符合此定义的感染性物质,若可导致人与动物皆生病的,应编号为UN2814;若仅会导致动物生病,则应编号为UN2900。B. B类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若不符合上述A类的定义,即属于B类感染性物质。在联合国编码中,B类感染性物质应编号为UN3373o(2)豁免符合以下条件的物质,均不受此感染性物质运送作业准则所限制,但需符合本院制定的检验科感染管制作业要点、输血科感染管制作业要点或病理科感染管制作业要点中有关检体的收集与运送的相关规定。A.含有微生物的物质,但该微生物不属于二级危险以上病原体。B.内含二级危险以上病原体,但该病原体已经被中和或去活化,不
4、会再导致人或动物产生疾病。C.经判断为无传染风险的环境检体,例如食物检体或水检体。D,将血滴在吸附物质上作成的血斑检体,或欲进行粪便潜血反应的检体。E.输血或移植所用的血液检体或血液成分,或是任何为移植的目的所运送的组织或器官。F.采自人类或动物的检体,但未经过任何型式的培养增殖者。4 .内部运送同一院区内同一或不同建筑物之间,感染性物质及其他属于豁免的检体的运送(1)人员训练:执行包装及运送人员每年均须接受相关课程及实务训练。(2)防护措施:A.属于豁免检体的包装须戴手套进行。B.其他非豁免检体的包装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口罩等。C.第三危险等级的感染性生物材料的包装需在
5、负压实验室内进行。(3)将生物材料放入外壳坚固可加盖密闭的传送箱内的试管架上或专用容器内,保持直立状态,并尽快送至实验室。(4)若使用推车运送传送箱时,高度不可超过视线,最高不可超过150公分,并在推车两侧用绳索或松紧带将传送箱牢牢固定。(5)传送箱外需贴上生物危害标示。(6)尽量避开人员进出频繁或拥挤的公共空间、走道或电梯。(7)进行感染性物质运送时,应携带适量的擦手纸(纱布)、手套及消毒水(如75%酒精或当日配制的10倍稀释漂白水),当发生运送意外,造成感染性物质外溢时,可进行初步的除污。5 .外部运输需运出至院区外的感染性物质及其他属于豁免的检体的运送。例如当运输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至
6、确认实验室时A.人员训练:执行感染性物质包装及运送人员每年均须接受相关课程及实务训练。B.执行包装时的人员防护措施同内部运送作业C,基本三层包装系统:(A)主容器:主容器为防水、防渗漏的容器,用来盛装检体。此容器外须包覆足够的吸收性材料,当容器破裂的时候,能够吸收其内所有的液体。(B)第二层容器/包装:第二层容器为防水、防渗漏的包装材料,用来密封并保护主容器。数个有缓冲垫包裹的主容器可放在同一个第二层容器/包装内,但也必须包覆足够的吸收性材料以吸收主容器破裂时所有漏出的液体。(C)外包装:外包装包覆在第二层容器/包装之外,中间须有适当的缓冲物质。夕咆装的材质需可保护其内容物不受外力重压或撞击的
7、影响,例如在转运期间用来避免物理性破坏。就外部整体尺寸而言,最小一面的面积不应小于10x10公分。(D)包装应贴上生物危害标示外,由专人负责转运。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中将感染性物质分为A、B两类。A类感染性物质a. 包装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联合国分类第6.2类规格(UnitedNationsc1.ass6.2specifications),并WUN2900)在符合4.1.8特殊包装规定的前提下,以下的包装物才能被核可而符合第6.3章节包装规定的包装包括:(a)内层包装包含:i. 防渗漏的主容器ii. 防渗漏的第二层容器iii. 除了送固体的感染性物质,液体感染性物质
8、的主容器与第二层容器间,应有足以吸收全部液体的吸收物。若有多个易破裂的主容器装在单一个第二层容器内,必须将它们分别包扎或相隔开,以避免彼此接触(b)硬质外包装,其最小外部尺寸不应小于10公分(4英寸)附加要求:1 .装有感染性物质的主容器不得与装有不相关种类物品的主容器并装;数个完整的包装件可按照121与5.1.2的规定并装(OVerPaek)在一起;这样的并装件可装有干冰。2 .除了特殊托运货物,如完整的器官,须使用特殊包装外,皆须遵守下列附加要求:(a) 在环境温度或较高温度下托运的物质:主容器必须是玻璃的、金属的或塑料的。必须配有保证密封不漏的有效装置,如加热密封、带缘的塞子或金属卷边密
9、封。若使用螺旋盖,应用其他有效方式确保其安全司靠,如胶带、石蜡密封带、或预制的闭锁装置。(b) 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托运的物质:冰、干冰或其他冷冻剂需置放于第二层容器周围,或放在含有一个或多个完整包装件且按照6.3.1.1做标记的并装件内。置放冰或干冰时,必须有内部支撑物使第二层容器或包装件在冰或干冰消失后仍可固定在原有位置上。若使用冰,其外包装或并装件的最外层包装必须能防渗漏;若使用干冰,外包装或并装件的最外层包装必须能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主容器与第二层容器在使用冷冻剂所产生的低温情形下,必须仍能保持完好。(C)放在液态氮中托运的物质:应使用可耐极低温的塑料做主容器。第二层容器也必须能耐受极低的
10、温度,且通常必须可单独与主容器契合套装。运送时必须符合运送液态氮的规定。主容器与第二层容器在液态氮所产生的低温情形下,必须仍能保持其容器的完整。(d)冻晶干燥的物质:可用加热熔封的玻璃安瓶,或有橡胶瓶塞与金属封口的玻璃小药瓶作为主容器。3 .无论运送所需的温度为何,主容器与第二层容器都应能耐受至少95kPa的压差与-40to+55(-40oFto+130OF)间的温度变化,而不至于泄漏。4 .其他危险物品不应与第6.2类规定的感染性物质包装在相同包装物内,除非必须要维持其活性、稳定性、避免降解或中和感染性物质中的危害物。体积少于或等于30毫升且包含于第3类可燃液体)第8类(腐蚀性)或第9类各式
11、各样的危险物质与条目)的危险物品可被包装在含有感染性物质的个别主容器。当包装符合此包装指示时,这些分类为第3、8、9类的小体积物品不受本准则额外的要求所限制。5 .其他可用来运送动物材料的包装物,可由主管单位依据4.1.3.7的规定来认可。特殊包装条款1 .感染性物质的托运者应确保物品符合包装规定,到达目的地时包装良好,且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对人类或动物造成危害。2 .内容物条列化的窗体应置于外包装与第二层包装之间。当被运输的感染性物质未知但怀疑为A类感染性物质时,则应于标有适当的运输名称且置于外包装内侧文件的括号内标示怀疑为A类感染性物质(SUSPeCtedcategoryAinfectiou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性 物质 运送 作业 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