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性分化异常病诊疗规范2023版.docx
《内分泌科性分化异常病诊疗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科性分化异常病诊疗规范2023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性分化异常病诊疗规范2023版性分化异常病又称性发育异常(disordersofsexdeve1.opment,DSD),发病率约为1/4500,曾经用雌雄间体、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和性反转等术语描述性发育疾病。值得强调的是,具有类似的外生殖器表型的性发育异常综合征患者,其病因和内分泌激素改变可截然不同。目前推荐按照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给DSD进行分类(扩展阅读18-11-(M)。以下择要分别叙述。(一)雄激素合成或功能障碍1.雄激素合成隙碍1.H受体基因突变: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HCG/1.H受体基因突变,在胚胎发育早期缺乏HCG对胎儿睾丸间质细胞(又称1.eydig细胞)的刺激作用,S
2、ydig细胞发育缺如或不全,导致睾酮水平减低或缺如,从而使46,XY个体的内外生殖管道分化异常导致假两性畸形。外生殖器男性化的程度取决于1.eydig细胞表面HCG/1.H受体缺陷的程度,可从完全缺乏男性化到小阴茎。睾丸活检仅可见支持细胞、1.eydig细胞缺如,偶见精曲小管,但无精子发生。血清FSH、1.H水平升高,睾酮、雌二醇水平降低,HCG刺激后血清睾酮水平无明显变化。(2)Smith-1.em1.i-Opitz综合征(史-莱-奥综合征):Smi1.h-1.emIi-C)PitZ综合征(S1.oS)是一种以胆固醇生物合成缺陷和先天性多发畸形为特征的疾病,是由于编码7-脱氢胆固醇还原醐(7
3、-dehydrocho1.estero1.reductase,7DHCR)的基因突变所致。先天畸形常以不同程度的组合形式出现:小头畸形,智力低下,容貌异常(上睑下垂、鼻孔外翻、短鼻、腭裂、小颌畸形、低耳位多指症、并趾症,特别是第2、3趾等)、肌张力减退,男性外生殖器发育不全、尿道下裂、新生儿巨结肠、内分泌失常、心脏及肾畸形、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及皮肤对阳光过敏等,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别不限。(3)先天性睾酮合成障碍:本节仅叙述StAR和P450氧化还原酶、5a还原酶2缺陷,其他内容可参见本篇第四章第二节中的“七、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I)StAR缺陷(先天性类脂质肾上腺增生):由于类固醉生成
4、急性调节蛋白(StAR)基因突变,StAR缺陷,胆固醇转运障碍,胆固醇不能转变为A5-孕烯醇酮导致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类固醇激素产生减少,会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其临床特点包括:男性与女性在出生时均表现为女性外生殖器,染色体检查可明确染色体性别;多数患者在婴儿期死于肾上腺危象,尸检见肾上腺增大呈黄色且含脂质呈泡沫、海绵状脂类染色阳性的皮质细胞。处理与治疗:一般出生后2周内出现,伴高血钾、低血钠等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特征。一旦诊断确立,应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治疗;多数情况下,46,XY的患者因生殖器缺陷,多数患者家属选择按女性抚养。46,XX的患者在青春期应适当补充女性激素。2)细胞
5、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综合征: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450OXidoreductase,POR)缺陷是一类新报道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两性畸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女性轻型可仅表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部分患者伴有AnUey-BiX1.er综合征的骨骼异常,包括短头畸形、面骨发育不良、前颅窝短、肱骨梯骨骨性连接、蜘蛛足样指等。患者的基础皮质醇和ACTH可在正常范围,血性腺类固醇激素降低或在正常低限;而血孕酮、脱氧皮质酮和皮质酮水平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有助于诊断。3)类固醇5a-还原醐缺乏:5a-还原酷缺乏主要指5a-还原酶2型(SRD5A2)缺乏。此前使睾酮
6、转化为双氢睾酮,双氢睾酮是比睾酮更强的雄激素,当此酶缺乏时,血浆睾酮正常或升高,血浆1.H可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以往有研究将睾酮/双氢睾酮比值的切点定于10或&5.HCG兴奋试验也可协助诊断。近来研究显示用尿类固醇激素代谢谱检测5a-还原类固醇5p-还原类固醇比值降低具有较高敏感性,其中5a-四氢皮质醇/四氢皮质醇的诊断意义更大。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SRD5A2活性测定有重要临床价值,SRD5A2基因分析发现相关突变更具诊断性价值。其临床表现为染色体核型为46,XY,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外生殖器异常,有睾丸或隐睾。多数患者具有阴蒂样小阴茎,表现为会阴阴囊型尿道下裂,阴道开M在尿生殖窦内的假阴
7、道。极少数阴道盲端开口在尿道内。所有的患者均有附睾、输精管和精囊。儿童发现者隐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发现者。多数患者幼年以女性性别抚养,青春期后出现变声、喉结、阴蒂肥大等男性化表现,但多无乳房发育。患者可有从会阴尿道的勃起及射精,面部毛少或无,且体毛减少。婴儿期和儿童早期诊断的患者应按男性抚养并进行性转变,应给予双氢睾酮的乳膏使阴茎发育,以利尿道下裂手术的矫正。对已按女性抚养但在青春期前后和成年后才诊断的患者应仔细做心理评价,若发现某些患者认同女性性别身份,此时应帮助其作为女性抚养,切除睾丸,阴蒂整形,青春期后给予雌激素替代。2.雄激素功能障碍该部分主要阐述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发病机制:为X性
8、连锁隐性遗传,分完全型、部分型和轻微型。主要为雄激素受体作用缺陷。雄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导致雄激素抵抗。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多于150种。血浆睾酮水平正常至升高伴血浆1.H水平轻至中度升高。1.H释放增多导致1.eydig细胞合成和分泌更多的睾酮,转化为雌激素亦相应增多,使患者有不同程度乳房发育。尿雌激素和血浆雌二醇水平一般处于女性正常范围的低限。临床表现:完全型,染色体为46.XY,表型为女性,青春期乳房发育阴道盲端、子宫缺如(或痕迹子宫)、阴毛和腋毛极少或缺如,智力正常,原发闭经,性心理为女性。部分型,外生殖器基本为男性,小阴茎,隐睾多见,可伴有尿道下裂,无子宫和输卵管,常有乳房发育,青春期有
9、阴毛、腋毛生长。性激素水平与完全型相似。轻微型,患者多有正常的男性表型,睾酮正常或轻度升高,往往因为不孕不育就诊。诊断:确诊依赖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测定雄激素受体活性,或雄激素受体的基因检测等;测定睾酮/双氢睾酮比值往往与5a-还原酶缺乏有一定重叠。(4)处理与治疗: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的患者,多建议保留女性社会性别,可在青春期乳房发育后切除睾丸,行雌激素替代。阴道过短者,可用阴道扩张器使其增大。不完全型抚养性别应根据诊断时患者年龄和外生殖器畸形的程度而定。中到重度的外生殖器男性化缺陷患者应按女性抚养,青春期前切除性腺,必要时进行阴蒂成形手术,青春期补充雌激素。具有轻度尿道下裂的患者可按男性
10、抚养,尿道下裂和男性乳房发育可手术矫正。(三)其他1 .男性生殖发育异常综合征泄殖腔外翻:是最少见、最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又称膀胱肠裂。男性患儿膀胱尿道连接处与直肠相通,常伴多器官的严重畸形,多数婴儿出生后不能存活,治疗困难,以成形手术为主修复尿路、肠管、腹壁及外生殖器,但效果欠佳。RobinoW综合征:先天骨骼发育异常、脊椎异常,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有特殊的像胎儿一样的面部外观的症群,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AarSkOg综合征:又名面部生殖器发育不全,是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由于X性染色上的FGO/基因突变所致,该病非常罕见。它的主要特征是身材矮小及面部、手指脚趾、生殖器的异常。(4)手足
11、生殖器综合征hand-foot-genita1.(HFG)syndrom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出现部分或分叉子宫,或双子宫,提示副中肾管发育障碍,输尿管口在膀胱的位置异常,男性尿道下裂。患者拇指短,第一(大)趾短,小拇指向内弯曲,腕关节和踝关节骨夥愈合延迟。胭窝蹊状皱髭综合征(又称翼状赘皮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胭窝蹊状皱裳,可伴有唇腭裂、下唇痿管、并指(趾)、胫骨发育不全、大阴唇缺如、隐睾和阴囊缺扳等畸形。智力发育多正常。发生率大约为1/30万。治疗以整形手术为主。2 .副中肾管存留综合征(PerSiStentMu1.1.erianductsyndrome,PMDS)
12、(1)机制与表现:本症又称腹股沟子宫疝(herniauteriinguina1.e),临床上罕见,由于抗副中肾管激素或其受体缺陷所致。这类疾病可能是由于影响抗副中肾管激素(antimu1.1.erianhormone,AMH)的结构、合成、分泌时间和作用的多种异常所致。因副中肾管原基未受抑制从而导致子宫、输卵管的存在。但在性分化的关键时期,雄激素的分泌是适当的,故中肾管和外生殖器分化正常。患儿睾丸发育良好,有正常男性的生殖管道和外阴,但可常见腹股沟疝,疝囊由藏有睾丸和分化发育的副中肾管器,或较为少见的是盆腔中有睾丸及副中肾管器,后者之子宫壁或阔韧带中藏有输卵管。诊断:患者腹股沟疝伴隐睾者应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分泌 分化 异常 诊疗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5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