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关于施工单位对于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第七章、关于施工单位对于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关于施工单位对于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关于施工单位对于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环境保护体系1、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由于施工造成作业污染,保障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国家法律的规定,也是我公司的行为准则,是文明施工的具体体现,也是施工现场管理达标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保护改造工程周围的优美环境,保障职工和附近居民身体健康,对本标段施工期中的碎拌合系统的粉尘、噪音、废水,施工作业面的废水,生活区污水、资源等主要影响环境的问题,采取有效治理措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1、施工期
2、废(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废水经处理后排放;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标准;3、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4、施工场地产生噪音达到建筑施工场地噪音限值。2、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文明施工管理是全面体现一个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体现一个企业的总体精神面貌,也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治本途径。针对本工程的现场情况,严格按业主圈围施工区域,合理的进行现场布置,配合业主共同做好现场的总体布局。3、环境保护措施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负责环保工作。进场后及时与当地政府环保机构联系,了解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对高速公路施工的具体要求,签订有关协议、制定报审具体办法及办理相关手续
3、。施工中严格履行合同中对取弃土、排污等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1、具体措施(一)、水土保持措施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按本合同通用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期及植被恢复期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及施工结束后植物措施未发挥效益前造成的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完成征占地(永久和临时)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程,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占地界限,避免对征占地以外的区域产生影响。将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开挖破坏面积,减少植被损坏,避免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工程开工前将制定水土保持措施计划包括:施工弃渣的利用、临时堆放和临时防护措
4、施;施工所用建筑材料等堆放形式及临时防护措施;施工厂区排水形式;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施工临时道路边坡的保护形式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弃渣场在堆放前清除表土的堆放形式及防护措施;堆渣后的拦挡措施、排水措施和覆土措施;完工后的场地清理;所需树木、草籽的临时存放方式;树木栽植及草籽撒播的时间及方式;植物措施结束后的养护方法和时间。1、场地水土保持本工程对生态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基础开挖、施工道路建设、临时房建、弃渣堆置等建设活动对原地貌土壤植被扰动和破坏。如我单位中标,进场后,将对征地范围内的生活区、施工场地采取挖设排水沟、截水沟、护坡等方式进行水土保持,同时在生活区周围植树绿化。在施工区道路、河滩上、沟
5、道内临时堆渣堆料不阻碍交通,不阻碍沟道排洪,不产生阻水、堵路、堵沟、破坏原有景观以及次生水土流失危害等现象。弃渣按设计规定的区域范围堆放,在坡顶和马道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沟内临时铺垫塑料防冲布,在坡面排水沟的末端抛放大的块石。渣堆边坡侧面人工拍实,坡顶机械压实。2、工程弃渣的治理措施根据本合同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施工弃渣的治理措施,保证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防止料场、建筑物基础和施工场地的开挖弃渣造成河道淤积。工程弃渣将运到指定地点,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认真清理表土,对表土进行合理的防护;对弃渣进行拦挡确保边坡稳定;对弃渣场进行压实,顶部覆土推平压实;完成后期的植物栽植及初期养护,并保证其成活率在8
6、5%以,对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采取补植措施。3、其他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现象加以防治,按水土保持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建筑物周边的围挡、施工临时道路的边坡防护及排水、施工场区周边排水系统要与沉沙池相连,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河道。4、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保障措施本工程将配备具有水土保持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技术难题及现场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水土保持监理人员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单位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按国家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做到每周、每月、每季都有记录,年终有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的总结。若遇到重大水土流
7、失情况,在及时上报、解决的同时要做好档案记录工作,以备有关部门查验。5、完工验收本合同工程完工后,按本合同条款的规定,向监理工程师申请环境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工验收,并按规定和监理工程师指示作好验收工作。(二)、环境保护措施1、影响本工程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具有以下环境影响因素:(1)水源污染:生活污水不规则的排放;土石方开挖施工等生产废水的排放;机修厂等检修时用过的废油,不集中回收,随处乱倒等,均可造成对水源的污染。(2)大气污染:开挖作业时产生的硝烟、车辆运输时引起道路扬尘、车辆排放的尾气等可能导致对大气的污染。(3)噪声污染:机动车汽笛、发动机发出的声响,空压机、钻
8、具发出的声音及其它作业引起的声响都会产生对周围宁静生活环境造成噪声的污染。(4)垃圾污染: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生活垃圾、厕所排污物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5)水土流失:开挖边坡及施工弃渣、表土堆存等保护不好在雨雪天气或施工用水的冲击下均可产生流失,污染环境。2、环境保护的方案(1)废(污)水在施工区设污水集水井通过管道排至污水池处理站集中处理,生活饮用水设一元化净水器净化后消毒处理。(2)开挖粉尘按凿岩设备类型采用湿钻法或捕尘器处理,爆后采取洒水除尘;设备、车辆安装尾气过滤器。(3)动力机械主要采用装消音器(壁)静音、隔音板围护阻音方式;爆破噪音采取梯段微差方式进行控制。(4)水土保持采用设排
9、水沟、设挡土墙、表面覆盖等方式解决。(5)管理方案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表序环境目标完成指标管理方案方案措施完成时间落实部门1噪声排放达标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值:昼间:6:00-22:OO夜间:22:00-6:00土石方施工;昼间:小于75分贝,夜间:小于55分贝;1、周边环境对施工现场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施工前做好隔声降噪措施.;2、合理安排易产生噪声的施工工序;1、施工前2、施工过程中。项目部2施工现场无扬尘1、施工现场目测无扬尘;地面平整无浮土;2、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100%。1、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地面;场地平整、洒水降尘;2、临时露天存放的水泥,白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覆盖;3、施工
10、垃圾及时清运,严禁抛散。1、施工前2-3、施工进度中。项目部序号环境目标完成指标管理方案方案措施完成时间落实部门3减少施工运输的遗撒现场目测无运输的磴、土、材料、物资、垃圾等的遗撒。1、严禁运输车辆超载运行;2、建筑施工材料运输应覆盖;3、土方、楂土车辆运输最高点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10cm;4、装载建筑垃圾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沿。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序号环境目标完成指标管理方案方案措施完成时间落实部门4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1、固体废弃物无随意排放;2、定期清理生产、生活垃圾;3、危险废物不随意处理;1、固体废弃物应区分有毒有害和无毒无害两类,标识清楚;2、有毒、有害、危险废物设置专用容器或指定临时
11、放置场所,标明分类封闭存放3、各种废弃物应指定存放地点,配备有标识的废弃物容器;4、对于可回收的施工垃圾由项目部制定控制措施,项目部专人分门别类进行分检,回收利用。施工及管理过程中项目部各施工队序号环境目标完成指标管理方案方案措施完成时间落实部门5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达标生产、生活污水无随意排放1施工污水需二次利用,应有沉淀措施;2、生活污水应有废水排放措施;3、需沉淀后排放的污水,应按要求修建沉淀池,并在沉淀达标后方可排放指定区域;4、办公区、生活区污水、厕所要及时清理。施工及管理过程中项目部各施工队3、环境保护主要技术措施工程开工前,工程管理部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
12、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安全环保部全面负责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定期对本单位的环境事项及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环境监督监测。(1)生活污水治理措施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区食堂、厕所、洗浴等生活设施排水。1)排污量及排放标准根据施工区实际条件,生活污水按50升/人天计,施工高峰期人数将达100人,其污水排放量为5r3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0D、表面活性剂等,其毒理性指标低,但有
13、机物和细菌指标较高,未处理时D。浓度一般为10025OmgL,COD排放浓度为200400mg/L,直接排放对水环境有一定影响,须经一定处理后才能排放。排放标准为:悬浮物70mgl;B0D520mgl;NH3-N15mgl02)治理措施及工艺处理方法为使污水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7996)中的一级标准,在营区建一座集中污水处理站,生活区粪便、洗涤等生活污水通过渠道管道统一收集后采用一台污水处理设备能力2.0m3h台的DM系列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达标后优先用于道路降尘降温、浇灌等。处理后的水定期对其进行水质检验。发现超标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DM系列小
14、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动力消耗低,无需污泥处理设备,不占地面以上空间,无噪声干扰,不用专人管理,施工简便快捷,节省成本开支,适合本工程特点。生活区内设污水储水池和化粪池各3座。污水储水池尺寸为(长X宽X深)443m,化粪池尺寸为(长X宽X深)433mo粪便污水先经过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储水池,再经污水管线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化粪池内设两道隔污墙,用以将池内的油物和非易流体与污水的分离。隔墙内的污物定期清理,用粪便运输车送至监理指定地点处理。污水储水池、化粪池在适当位置开挖成池,周边采用砖砌体,墙厚24cm,M7.5浆砌石基础,内抹M7.5水泥砂浆,池底夯实后铺设碎石垫层后,再铺设M7.5水泥砂
15、浆,顶部盖板留通气孔,防止沼气聚集。对于人员相对分散的施工现场,生活污水没有排放受纳河道,在厂房周围适当位置修建3个防渗厕所,将粪便等生活污水经厌氧堆肥后,由指定专人定期清理拉运至工区附近农林地施肥,避免进入河道。(2)生产废水、污水的处理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施工生产废水主要自基础开挖施工排水施工等不含油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固体悬浮物;施工机械冲洗排水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和清洗的含油废水等。施工生产中,应尽量减少施工用水,降底生产废水的排放量。在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河流。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施工机
16、械车辆冲洗废水处理。该部分生产废水水质呈弱碱性,含油量高。采用隔油池处理,工地高隔油池1个,隔油池平面呈方型,同样采用浆砌石衬砌,池中设隔墙。池水澄清后,通过控制水位,将水面上的浮油用管道收集到集油池内,下层废水用水泵抽排放出,泥沙淤积于池中。应定期清理淤泥,收集池内水面上的油污,外运渣场填埋,保持沉淀池有效容积。基础开挖施工排水处理设计。该部分废水主要为开挖基坑渗出水,为浅层地下水,水质好,泥沙含量少,可按照工程设计采用3.2kW潜水泵直接抽排入原河道,水泵视需要设定。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3)生活垃
17、圾处理1)施工期间,施工生活区设置垃圾箱4处,集中堆放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就近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置,作好施工期卫生防疫工作。2)设垃圾清扫人员,负责施工区内卫生清扫、垃圾收集等,搞好施工区环境卫生。3)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扫,砂浆倒运时必须采取防撒落措施。(4)噪音的防治措施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振捣器、空压机以及载重汽车等。工程要避免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达到在声环境敏感点施工作业场地边界噪声昼间不超过75dB(A),夜间不超过55dB(A);作业区50m外昼间噪声不超过55dB(A),夜间不超过45dB(A)o
18、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对距离施工生活营区声环境敏感点影响应主要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地点解决;施工运输车辆在夜间穿过营区等敏感区路段时要需减速缓行,严禁鸣笛。2)施工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或对施工设备采取一定的装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内衬、隔音棚等降噪措施,降低源强。例如:可选用低噪的载重汽车;对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定期维护和保养施工机械车辆,减少运行噪声等;空压机设隔音棚。3)对各处供风管线随时检查,发现跑、冒现象及时进行封堵,杜绝噪音。4)加强施工人员个人保护,对于处强噪声作业现场人员发放耳塞、耳罩等。(5)施工空气污染防护本工程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关于 施工单位 对于 现场 环境保护 管理体系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4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