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污染物排放控制毕业论文.docx
《底盘污染物排放控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盘污染物排放控制毕业论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底盘污染物排放控制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课题名称跃进客车底盘污染物排放操纵案例分析系/专业机械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汽维0911学号0901083109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6月1日本文从讲述汽车污染现状入手,逐步深入地介绍柴油发动机在排放操纵运用了什么技术,并对跃进客车底盘在污染物排放操纵上进行案例分析。要紧内容有:我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现状及趋势、汽车尾气排放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汽车污染物及来源、柴油机排放介绍、废气再循环(EGR)系统、NOX的机外净化技术、微粒机外净化技术。然后通过几个跃进客车底盘实际案例来分析阐述现如今客车在降低排放污染物上已取得的进步。最后提出了努力进展研
2、制柴油机欧IV排放技术路线,为未来汽车污染的有效操纵指明了有效的途径。关键词:污染物,排放,操纵,案例分析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carpollutionstatusquo,graduallyin-depthintroductiondieselengineemissioncontrolapplicationinwhichtechnologies,andtoleapforwardbuschassisinthecontrolofpollutantdischargetocarryoncaseanalysis.Themaincontentsare:thecityofourc
3、ountryautomobileexhaustpollutionandtrend,vehicleexhaustonhumanhealthimpacts,vehiclepollutantsandsources,dieselengineemissions,exhaustgasrecirculation(EGR)system,NOoutenginepurificationtechnology,particleexternalpurificationtechnology.ThenthroughseveralYuejinchassisactualcaseanalysisonnowcoachinreduc
4、ingemissionspollutantshasmadeprogress.Finally,putforwardtodevelopthedevelopmentofDieselElectronicEuroIVemissionandtechnicalroute,forthefutureofautomobilepollutioncontrolpointsouttheeffectiveway.Keywords:Thepollutant,emissions,control,caseanalysis第1章绪论11.1 本课题研究现状11.2 本课题现有技术及我国尾气污染现状11.3 跃进客车底盘现有技术介
5、绍2第2章汽车污染物及来源32.1 汽车排放污染介绍32.2 汽车排放要紧污染物及危害32.2.1 一氧化碳(CO)32.2.2 碳氢化合物(HC)42.2.3 氮氧化物(NOx)52.2.4 颗粒(PM)5第3章跃进柴油机排放操纵技术63.1 柴油机排放介绍63.1.1 柴油机排放特点63.1.2 柴油机排放难点63.2 排气(废气)再循环(EGR)系统63.2.1 工作原理63.2.2 柴油机EGR的类型63.3 NoX的机外净化技术833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83.3.2NOx存储还原催化系统93.4 三效催化转化器103.5 微粒机外净化技术113.5.1 微粒的捕集技术113.5.2
6、微粒捕集器的再生技术12第4章跃进客车底盘排放操纵案例分析144.1 案例1NJ6580YFDI国III客车底盘排放操纵144.1.1 NJ6580YFD1客车底盘简介144.1.2 电控直列泵+EGR技术排放操纵144.1.3 电控直列泵+EGR系统发动机经济技术优势154.2 案例1NJ668IYFDl国IV客车底盘排放操纵154.2.1 NJ668IYFD1客车底盘简介154.2.2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排放操纵的原理164.2.3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特点与现状174.3 案例3NJ6721YFD2国IV客车底盘排放操纵194.3.1 NJ6721YFD2客车底盘简介194.3.
7、2 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排放操纵194.3.3 电控单体泵排放操纵的优越性20第5章总结22谢辞23参考文献24第1章绪论1.1 本课题研究现状进入21世纪,汽车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对世界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有关专家统计,到21世纪初,汽车排放的尾气占了大气污染的3060%。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尾气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由局部性转变成连续性与累积性,而各国城市市民则成为汽车尾气污染的直同意害者。1.2 本课题现有技术及我国尾气污染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
8、进一步深化与经济的持续进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且年平均增长较快(2012年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多万辆)。随着汽车总量增加,其产生的尾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随着城市煤烟污染逐步得到操纵,汽车尾气污染逐步凸现出来,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要紧污染源。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进展的形势与现有的技术水平,在短时期内,我国的汽车尾气污染还会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面对严峻的汽车尾气污染形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美、日、欧洲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欧美发达国家排放变化如图1.1,他们已经拥有了先进的低污染汽车制造技术、高效的尾气操纵技术与完善的尾
9、气污染操纵法律法规体系。图1.1欧美的发达国家排放变化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还存在下列几方面问题。(1)对尾气进行有效净化的技术基础落后我国到1997年才在北京、上海与广州率先使用无铅汽油,到2000年才在全国全面实现汽油无铅化。因此各类汽车催化净化技术、装置的运用受到限制,造成我国机动车单车尾气排放量大。据报道,我国国产车的碳氢化合物(H。、一氧化碳(CO)、氧化氮(NoX)分别是1992年美国新车排放量的14.5倍、11.8倍、3.3倍。(2)有关尾气防污惩治的法律法规体系零散,未形成系统我国于1987年制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虽有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操纵的原则性规定,但由于当时有关的国际公约
10、与一些国家的法律没有规定关于机动车的监督管理问题,同时,我国缺乏有关的经验与配套法规,也未有关于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关排放标准与监测手段。因此,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实际上处于无操纵状态。直到2000年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才比较多地表达有关机动车尾气污染操纵的规定,该次修正案设立专章对机动车进行管理,表达了全程操纵的思想,从机动车制造、在用车使用与维修、燃油质量、监督检查等几个方面分别作了规定。就机动车排放标准而言,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基本上是参考欧洲、美国与日本的排放法规的基础上制订的,但操纵水平较低。我国在2000年1月1日实施(欧1号)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欧洲在1992年左右就实施了。(3)机动车
11、尾气排放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多问题机动车排放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如未明确各有关单位的职责,特别是环保部门的职责范围,使对不合格车辆的抽检、治理、处罚难以实现,除汽车尾气污染操纵比较发达的少数几个城市外,多数城市的环保部门没有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表达为多部门管理,各个部门沟通不足,管理力度不够。承担要紧治理任务的环保部门基本没有参与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在管理中又存在很多漏洞,如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检测质量没有保证,数据不可靠等;对在用车的年检、路检与抽检中只有少数城市是公安环保联合实施的,大部分的城市环保部门没有参与。这些都需要在有关制度中明确给予规定。我国尽管在汽车尾气污染操纵
12、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也具有很好的操纵治理条件。一方面,自从2000年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以来,我国的汽车尾气污染操纵观念逐步被广泛同意,污染操纵净化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完全能够借鉴利用发达国家日趋成熟的汽车排放操纵技术及其法律制度。但在借鉴汲取的同时应加强自身特色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由于制度规范对技术进步起着引导作用,有如何的排放法规就要求有如何的汽车排放操纵技术与相应的燃油,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国在进行汽车尾气污染操纵的过程中要侧重加强操纵的计策,特别是法律操纵计策的研究。1.3 跃进客车底盘现有技术介绍公司产品要紧涉及多种客车底盘,要紧产品有村村通系列,旅
13、游客运系列,校车系列,前公交系列,后置公交系列,CNG系列。在污染物排放操纵上要紧使用高压共轨柴油机,涡轮增压柴油机,电控单体泵柴油机,EGR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NoX的机外净化技术,微粒机外净化技术等。第2章汽车污染物及来源2.1 汽车排放污染介绍汽车排气污染指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引起的空气污染,如图2.1o汽车的排放污染物要紧包含: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微粒物(由碳烟、铅氧化物等重金属氧化物等构成)与硫化物等。图2.1汽车尾气污染这些污染物由汽车的排气管、曲轴箱与燃油系统排出。分别称之尾气排放污染物、曲轴箱污染物与燃油蒸发污染
14、物。在空气污染的排放分担率中,汽车尾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80年代以来。在车辆密度高度集中的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尤为严重。汽车排放的尾气占大气污染的30%60%.空气污染物中,CO是城市大气中数量最多的污染物,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1/3。发达国家城市空气中的CO有80%是汽车排放的121。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情况与此类似,国际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一份报告说明,在十大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据了7个。尽管目前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汽车排放污染的分担率却居高不下。因此导致城市污染严重,美国的汽车保有量为2.14亿辆,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排放污染的分担率仅为55%;我国的城
15、市大气污染中汽车排放污染的分担率却比美国高出十几个至几十个百分点,2001年,北京市的汽车CO排放分担率为84.1%,重庆市的CO排放分担率为79.5%,2005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达到了79%。汽车排放污染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务必严格操纵汽车的排放污染。2.2 汽车排放要紧污染物及危害2.2.1 一氧化碳(CO)(1) CO理化性质为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分子式C-Oe分子量28.Olo相对密度0.793(液体),熔点-205,沸点T91.5,自燃点608.89。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275%。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在400700CO分解为碳与二氧化碳。(2
16、)形成原因汽油机一一要紧是由可燃混合气过浓造成的。柴油机一一要紧是由燃烧室内部缺氧或者温度过低造成的。(3)危害CO从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它与血液中的血红素蛋白(Hb)的亲与力比氧高200300倍,很容易与之生成碳氧血红素蛋白(CO.Hb),使血液的输氧能力大大降低。同时碳氧血红素蛋白(CO.Hb)的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素蛋白(CO.Hb)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造成脑血液循环障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保护人体不受伤害,国家标准规定大气环境中24小时CO平均浓度不超过5IOPPM(体积比),具体的CO
17、对人体危害见表2.1所示。表2.1CO对人体的危害CO(ppm)C0(%)中毒程度对人的危害1000.01慢性中毒长期接触(每天数小时)使人头痛、乏力,慢性中毒经历力减退、失眠1600.0164000.04轻度中毒1小时后头痛、头晕、疲倦、恶心6000.068000.08中度中毒1小时后心悸、呼吸困难甚至昏厥10000.1重度中毒1小时后呼吸困难、昏迷阵发性抽搐40000.4100001.0222碳氢化合物(HC)(1)碳氢化合物(HC)性质HC包含有烷:S、烯烧、苯、醛、酮、多环芳煌等100200多种复杂成分。其中不饱与的非甲烷碳氢对环境与人类健康有较大的危害。烯燃对人体粘膜有刺激,经代谢转
18、换变成对基因有毒的环氧衍生物,也是生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2)形成原因汽油机一一要紧是由于低温缸壁的冷激作用,使火焰消失;电火花太弱,不能点燃混合气;进排气门重叠期间,新鲜混合气泄漏;曲轴箱窜气,汽油箱或者化油器浮子室内汽油蒸发等。柴油机一一要紧是混合气形成不良或者温度过低而形成。(3)危害醛类气体对眼睛、呼吸道与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当浓度超过一定指标后会引起头晕、恶心、红血球减少、贫血等。芳烧对血液与神经系统有害,特别是多环芳危及其衍生物是强烈的致癌物质。2.2.3 氮氧化物(NOx)(1)氮氧化物(NOx)性质氯化物有一氧化氮(NO,无色)、二氧化氮(N02,红棕色)、笑气(N2O)
19、.五氧化二氮(N2O5)等,其中除五氧化二氮常态下呈固体外,其他氮氧化物常态下都呈气态。作为空气污染物的氮氧化物(NOx)常指NO与NO2.(2)形成原因NO是在燃烧过程的高温条件下生成的,其生成量取决于氧的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废气排入大气后形成NO2o(3)危害NO吸入人体后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障碍。N02会造成HlL液中血红蛋白变性,使血液输气能力下降,轻则引起呼吸特殊、胸痛、恶心、咳嗽,重则导致肺气肿,直至死亡。此外,它还易于HC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素性很大的光化学烟雾。2.2.4 颗粒(PM)(1)形成原因碳烟是由烧类燃料在高温缺氧条件下裂解生成的。(2)危害0.lm下列的微粒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底盘 污染物 排放 控制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3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