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嘴江州街道路(K0+790~K1+051.080)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江北嘴江州街道路(K0+790~K1+051.080)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北嘴江州街道路(K0+790~K1+051.080)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江北嘴江州街道路(Ko+790K1+05L080)工程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规范1.1 设计依据(1)我院与业主签定的合同(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修订(3)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评估及优化(2015-2030年)(4)江北城土地利用图控规图(2010.il)(5)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一排水分区海绵城市规划深化(2017.12)1000变化系数2.72.42.12.01.91.81.61.5污水设计参数:污水量计算按人均综合用水量考虑,规划区污水排放总母按给水总量的85%计,人均综合污水量取值为420Lcapd根据该标准,结合规划人口密度
2、,单位面积污水量按220nd.hmz计。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管道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1,球墨铸铁管取0.013。5)考虑到与其它管线的竖向交叉,雨水管线管顶覆土按不宜低于1.8m控制;污水管线管顶覆土按不宜低于2.5m控制。7.4 水力计算控制管段水力计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实际过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1)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如下:管段编号设计管径(Inm)设计坡度设计流(Ls)流速(m/s)服务面积(hr!?)过流能力(LZs)Y8-Y9d8000.011685.893.425.91719.05(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如下:管段编号设计管径(mm)设计坡度设计流量(LZs)流速
3、(ms)服务面积(h?)设计充满度过流能力(LZs)W9-1W9d4000.0136.051.675.90.353.027.5 内涝校核按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及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0122-2017的要求及校核方法,对设计江州街道路进行内涝校核。重庆市主城区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100年,在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道路靠近路拱处车道积水深度应小于15厘米。本次设计项目汇水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考虑采用手工计算的方法进行内涝校核,涝校核设计流量6。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校核时,管道系统一般处于超载状态,其通水能力应进行压力流校核,压力流管渠排水能力为Qo。若QrWQo,则该道路满足内
4、涝防治设计要求,且路面无积水。若QrQo,且QT-QO小于道路表面用大过水能力Ql,则该道路满足内涝防治设计要求。若QrQo,且QT-QQ大于道路表面最大过水能力Ql,则该道路不满足内涝防治设流量。定线原则:污水管线沿道路单侧布置,管道的布置考虑地块污水收集的便利性。布置基本情况:由于本次道路设计雨污水管网承载者转输AI地块雨污排出的功能,目前Al地块内的建筑已临近交付,业主与环保部门沟通后明确,交付前需建成永久的雨污水管道接入现状市政管网中,但是Al地块内的雨污水管道需要通过本次设计的江州街道路转输排入下游现状市政管网,但是根据业主单位的工期安排,江州街道路要在A5地块内建筑施工到平层才能开
5、始施工,严重滞后。故根据业主单位要求,本次设计雨污水管道先行建设在A5地块边坡马道中。由于边坡马道在道路北侧人行道正下方,以后在道路建设时对管道进行升井处理。具体布置位置详见管线标准横断面排列图。1)平面布置道路污水管道沿道路西南侧布置,距路缘石1.2米人行道下:由北向南布置,在桩号KO+960过街接入东侧江北城大街现状污水接入口(PS32)。2)预留接口污水管在道路沿线各支路口和桥头附近均预留接入支管,以接纳道路周边地块的污水。本次设计道路污水管道主要收集西南侧A5地块内的污水,在井位布置及标高预留上充分考虑地块的需求。根据前期业主单位提供的地块排水总图,将地块内污水接入Wl井及W9井。7.
6、3纵断面设计1)本工程排水管道基本沿道路坡向敷设,坡度基本同道路坡度;2)雨水管道最小坡度不小于0.003,最小流速不小于0.75ms,按满流计算;3)污水管道最小坡度不小于0.003,最小流速不小于0.60ms,按非满流计算;4)塑料排水管道最大流速不大于8.0ms,球墨铸铁管道地大流速不大于100ms;(2)道路控制指标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一排水分区海绵城市规划深化,城市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已建成道路一般不作海绵城市规划要求,改造时在不影响路基及周边建筑基础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计方案进行规划控制。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小于30
7、%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2海绵城市设计原则(1)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l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上壤、地质特征。(4)道路LID设施只负贲收集道路范围的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
8、水系统;(5)有泄流通道功能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可能产生内涝特征的低洼点,若非工程措施因地势受限,则应保证有雨水塘等雨水调蓄设施。6.6.3设计目标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结合道路路侧带宽带度,本次设计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物去除率具体如卜;道路名称路侧带宽度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江州街38.7%70%50%本次新建道路的LID设施主要是实现以下三个功能:计要求。对江州街最不利段进行校核,校核水力计算表如下:管段汇水面积(公顷)压力流水力坡度内涝校核设计流量Qr(m3s)管渠过水能力Qo(m3s)道路积水量(m3s)Y8Y95.
9、90.763.8715.04无经校核,江州街道路及排水设计满足内涝防治要求。8、海绵城市设计专篇1、海绵设计控制指标根据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渝府办发2O18135号),全市范围内应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水生态。本项目地块位于重庆市江北区,采用重庆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成果,从宏观上来指导本工程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与总规中的其他规划内容进行配合,协调水系、绿地、排水防涝、道路交通等与LlD的关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目标。(1)排水分区控制指标根据排水分区划分,本次项目位于三洞桥流域-六排水分区。其主要控制指标如下:序号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限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下限总控制容积不低于(
10、立方米)1三洞桥流域-六排水分区60%48%49139、管材、基础及接口9.1 管材(1)管道断面形式本工程的雨水管道均采用采用圆形断面。设计图中排水管道均以d表示其公称内径。(2)管材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号第七号)的规定,本次设计中采用新型塑料管材。管径d300的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其余排水管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不小于8KNn.管顶覆上深度大于6m时塑料管道环刚度应不小于12.5/m,管顶覆土深度大于8m时,塑料管道环刚度应不小于16Nn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的质量应符合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
11、旋波纹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23:2007)的相关规定:钢筋泡凝土管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I:排水管(GB/T11836-2009)的相关规定。9.2 管道基础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采用砂石垫层基础。管道埋深W3.5m时,采用1200砂石垫层基础:管道埋深3.5m时,采用180砂石型层基础:覆土深度大于6.0m时,仍采用180砂石垫层,但管顶以上2.0m内回填材料需采用同路基水稳层,做法详排水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管径d300的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采用360满包混凝土加固,做法详排水管道沏槽开挖断面图。管基混凝土标号为C25。管道埋深l.l80m,地基承载力不
12、小于200KPa:管道埋深8.070.0m,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50KPa.以上承载力标准,要求管顶覆上均不小于0.7m,且最小设计管径按d400考虑。雨、污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0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港一提高雨水下渗率,降低道路综合径流系数;滞一设计蓄水层,实现雨水缓排,延长汇流时间,削减雨水峰值:净一滞留带土层的过滤、植被的缓冲对雨水有一定净化作用,SS去除率达到50%以上,发挥控制面源污染的作用:具体目标如下:(1)道路LID设施的主要是以渗透、滞留、净化城市道路径流雨水为主要功能,尽量满足
13、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和污染物削减率指标的要求。(2)在道路路幅分配满足条件时设置相关LID设施延缓雨峰,尽量满足总目标提出的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3)在道路路幅分配满足条件时设置相关LID设施对道路路幅范围内初期雨水进行净化,满足50%污染物控制率的目标。4海绵城市设计概况(1)海绵设施布置江州街:双侧布置雨水口,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5人行道透水设计本次设计人行道均采用透水砖铺装,透水砖透水系数不小于1.010-4ms,孔隙率不小于10%。透水基层渗透系数及孔隙率均不小于透水褥。在人行道底基层每隔IOm铺设DN75横向穿孔管,接入生物滞留带中,坡度同人行道横坡.纵坡大于2%的路段沿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北 嘴江州 街道 K0 790 K1 051.080 工程 排水工程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