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烷烃课件.ppt
《有机化学烷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烷烃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烷 烃,第二章,第二章 烷 烃,2-1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2-2 烷烃的命名,2-3 烷烃的分子结构,2-4 烷烃的性质,2-5 卤代反应历程,2-6 烷烃的来源,仅由碳、氢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简称烃。,碳原子间皆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相结合的烃,称为饱和烃脂肪烃或烷烃。,第二章 烷 烃,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连接方式可分为:,烃,开链烃(脂肪烃),饱和烃 烷烃不饱和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香烃,环状烃,一、同系列,在烷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呈现一定的规律,即每增加一个C 原子,就相应地增加两个H 原子。,烷烃通式:CnH2n+2,具有同一通式,在组成上
2、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相邻的同系物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其中CH2 称为同系列的系差。,2-1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物理性质(例如沸点、熔点、相对密度、溶解度等)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二、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从丁烷开始出现结构不同的现象,H,H,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亦增多。,分子式相同,而构造不同的化合物称为构造异构体。烷烃的构造异构是
3、因碳干排列不同而产生,所以,这种异构又称碳干异构。,基本步骤:(以己烷C6H14为例),1.写出己烷的最长直链式:(为方便起见,暂时只写碳胳),2.写出比 式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式:减掉的碳(即甲基)作取代基,3.再写出比 式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式:减掉的两个碳(即甲基)作取代基,C-C-C-C-C-C,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CH3-CH2-CH2-CH2-CH2-CH3,4.碳胳写好,再补上氢原子,即得己烷的五种异构体。,练习:写出庚烷(C7H16)的同分异构体的构造简式。,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氢原子。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在同一反应中的反应活性不同。,只与四个碳原子相连的
4、称为季(或四级)碳原子,常以4表示。,只与一个碳原子相连的称为伯(或一级)碳原子,常以1表示;,只与二个碳原子相连的称为仲(或二级)碳原子,常以2表示;,只与三个碳原子相连的称为叔(或三级)碳原子,常以3表示;,2,3,4,三、碳原子的类型,碳链中的碳原子按照它们所连结的碳原子数目可分为四类:,例如:,-CH2CH2CH3 丙基,烷烃分子中消除一个氢原子后所剩原子团称烷基。此“基”具“一价”涵义。常用R-代表烷基。烷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烷烃而得。,四、烷基,1.一价基,烷烃分子中消除一个氢原子后所形成的烷基,称一价基。,2.亚基,亚基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两个价集中在一个原子上时,一般不要定位。,两
5、个价分别在不同的原子上时,一定要定位,定位数放在基名之前。,亚甲基,亚乙基,亚异丙基,1,2亚乙基,1,3亚丙基,三价的烷基叫次基。命名中的次基限于三个价集中在一个原子上的结构。,3.次基,烷烃分子中消除两个氢原子剩下的原子团为二价烷基,俗称亚基。,次甲基,次乙基,2-2 烷烃的命名,一、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以所含碳原子数目命名,称“某烷”。,例:C6H14 C8H18 C10H22,1.碳数10者:,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2.碳数10者:,以汉字数字:十一、十二表示(但不能用阿拉伯数字),例:C12H26 C16H34 C20H42,异戊烷,正戊烷,新
6、戊烷,3.区别异构体:用“正”、“异”、“新”来表示。,异辛烷(俗名),(测定汽油辛烷值的基准物质之一),直链烷烃为“正”。,例:CH3-CH2-CH2-CH2-CH3,二、衍生物命名法(对支链烷烃而言),以甲烷为母体,将支链烷烃看作是甲烷的烷基衍生物。命名时,一般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碳原子作为母体甲烷的碳原子,烷基则按大小排列,较小的烷基排在前面。,例如:,三甲基乙基甲烷,甲基二乙基甲烷,练习:命名下列烷烃。,甲基乙基丙基甲烷,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甲烷,三、系统命名法,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国际化学会议,拟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叫做日内瓦命名法。后来由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
7、C)作了几次修订,1979年公布了有机化学命名法(简称IUPAC命名法)。,我国早在1960年根据IUPAC命名法结合我国文字特点,公布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1980年中国化学会参考IUPAC命名法作了进一步增补和修订,公布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简称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如:CH3CH2CH2CH2CH3,与普通命名法基本相同,只是将“正”字取消。,2.支链烷烃的命名,选取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称某烷。支链当作取代基。,编号从靠近支链的一端开始,编号时应尽可能使取代基具 有最低编号。,“先小后大,同基合并”有不同取代基时,把小取代基名称写前面,大取代基写在后面。相同取代基
8、合并起来,取代基数目用二、三、等表示。,1 2 3 4 5 6 7 8,4甲基3乙基辛烷,注1:当主链碳原子的编号有几种可能时,应采取“最低系列”的编号方法(即逐个比较各种编号中取代基位次的数字,最先遇到位次最小者为最低系列)。,注2:两端碳链一样长时,从小取代基一端开始编号。,1 2 3 4 5 6 7,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1 2 3 4 5 6 7 8 9 10,2,7,8-三甲基癸烷(不叫3,4,9-三甲基癸烷),3-甲基-5-乙基庚烷,从左到右:2,3,6,6,从右到左:2,2,5,6,例1,例2,例3,有多种等长的最长碳链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取代基最
9、多的碳链为主链。,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不是2,3-二甲基-4-仲丁基庚烷,复杂的取代基需要编号时,由与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开始编号。它们的全名可放在括号中(或用带撇号的数字来标明支链中的碳原子位置)。,3-乙基-5-(1,2-二甲基丙基)癸烷,7-(1,2-二甲基丙基)-7-(1,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3/2/1/,5/4/3/2/1/,或 7-1/,2/-二甲基丙基-7-1/,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或 3-乙基-5-1/,2/-二甲基丙基癸烷,2,3-二甲基-3-乙基己烷,2,3,3,4-四甲基戊烷,1,2,3,4,5,或,2-3 烷烃的分子
10、结构,一、碳原子的SP3杂化轨道,1.碳原子轨道的sp3杂化,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构型:1S2、2S2、2p2,空间取向:四个SP3轨道对称的分布在碳原子周围,其大头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轨道对称轴之间互成109.5(如此排布,价电子将尽量远离,相互斥力最小,最稳定)。,4个SP3杂化轨道,形状:一头大,一头小。,2.sp3杂化轨道的特点,四个SP3轨道能量相等。,形成甲烷分子时,C的SP3杂化轨道的大头与H的1S轨道沿SP3轨道对称轴方向最大程度重叠,形成四个等同的C-H键。,二、烷烃分子的形成,1.甲烷,形成,键长:0.109nm 键角:109.5,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键,键的
11、特点:,沿键轴方向进行最大程度的重叠,形成的键比较稳定;,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进行重叠所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键。,处于键的电子叫电子。,成键原子可以键为轴自由旋转。,分子模型,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甲烷凯库勒模型,甲烷斯陶特模型,乙烷分子中的键角不是109.5而是接近109.5。,2.乙烷,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亦为SP3杂化。两个碳原子各以一个SP3轨道重叠形成C-C键,又各以三个SP3轨道分别与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C-H键。分子中所有C-H键均等同。,实验证明,气态或液态的含多个碳原子的烷烃,由于键的自由旋转,而形成多种曲折形式。如正戊烷的碳链可有下列几种代表形式:,三、烷烃的构象,构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烷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2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