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频率的稳定性.docx
《教学设计频率的稳定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频率的稳定性.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频率的稳定性教材分析本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二(北师大版)第三章频率的稳定性,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即事件的概率越大,意味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在重复实验中,相应的频率一般也越大;事件的概率越小,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在重复实验中,相应的频率一般也越小。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学科素养A.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定在某一常数附近,并据此能估计出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B.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使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1 .数
2、学建模:概率的应用2 .逻辑推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 .数学运算:频率与概率的计算4 .数据抽象:概率的概念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2 .教学难点:大量重复实验得到频率的稳定值的分析.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我们知道,事件的概率越大,意味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在重复试验中,相应的频率一般也越大;事件的概率越小,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在重复试验由中,相应的频率一般也越小,在初中,我们利用频率与概率的这种关系,通过大知量重复试验,用频率去估计概率,那么,在重复试验中,频率的大小是否就决定识了概率的大小呢?频率与概率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回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3、顾提重复做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设事件A=一个正面朝上,一个反面朝上”,统计A出现的次数并计算频率,再与其概率进行比较,我们研究一下有什么规律?历史上曾有人做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表:利用计算机模拟掷两枚硬币的试验,在重复试验次数为20,100,500时各做5组试验,得到事件A=“一个正面朝上,一个反面朝上”发生的频数和频率人4)(如下表)20MttM9IV* 100 MttI120.6560.56261(290.4550OJO24143130480.4S25047035$035258I 15120.6520.52253 I 思考同一组的试验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4、情况?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有什么变化规律?用折线图表示频率的波动情况,你有什么发现?结论:试验次数n相同,频率(A)可能不同,这说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随机性从整体来看,频率在概率0.5附近波动.当试验次数较少时,波动幅度较大;当试验次数较大时,波动幅度较小.但试验次数多的波动幅度并不全都比次数少的小,只是波动幅度小的可能性更大.大量试验表明,在任何确定次数的随机试验中,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随机性,一般地,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大,频率偏离概率的幅度会缩小,即事件A发生的频率#A)会逐渐稳定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我们称频率的这个性质为频率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用频
5、率T(A)估计概率P(A).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着P(A),称为事件A的概率,简称为A的概率。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的剖析频率本身是随机的,是一个变量,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发生的频率会不同.(2)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的试验无关.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稳定于概率附近.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发生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例1新生婴儿性别比是每100名女婴对应的男婴数,通过抽样调查得知,我国2014年、2015年出生的婴儿性别比分别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频率 稳定性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1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