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管理制度2.docx
《医院检验科管理制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检验科管理制度2.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检验科管理制度2生效日期:2016年5月21日南昌新时代妇产医院检验科序号主题内容页号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6-72实验室安全准则8-123风险评估及操纵程序13-144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155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16-176实验室防火管理制度187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19-208电器安全管理制度219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22-2310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操纵24-2911实验室分区的规定3012微生物实验室分区的规定31-3213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3314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3415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3516实验室配备安全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定3617工作人
2、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3718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与程序3819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使用保管制度39-4020锐器安全使用制度4121病原微生物的采集、运输、储存的规定4222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与程序43-4423高致病细菌、病毒报告制度4524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4625细菌室消毒隔离制度4726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4827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49-5028实验室废物处置管理制度51-5429感染性废物消毒处理方法5530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56-5931手卫生管理制度6032污染防治责任制度6133标本溢洒处理程序6234医疗废物泄露事故报告制度6335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6436医
3、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制度6537预防与操纵职业暴露工作制度66-6838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6939预防院内感染工作制度7040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7141高致病菌及相应感染物消毒处理规定7242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73-7543健康医疗监护制度76-7744检验科废水消毒处理规定7845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及流程79-8046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81-9047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91-9348职工职业暴露防护应急预案94-9549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96-9950微生物室菌(毒)种管理应急预案100-1025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污染应急预案103-10652检验科
4、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107-10853实验室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应急预案109-11054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1-11255检验科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11356山东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流程11457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性评估115-11758检验科血液与液体皮肤粘膜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11859检验科艾滋病实验室检验人员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要求119-12160检验科PCR实验室检验人员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要求122-12461检验科免疫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要求12562检验科生化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要求12663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要求12764检验科急诊化验室生物安全个人
5、防护要求12865检验科临检组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要求12966检验科高压灭菌器使用管理制度130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2 .禁止非工作人员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未经同意,非工作人员禁止翻阅实验室任何资料。3 .实验室各类测试数据、病人资料、记录与文件等均按保密规定进行保管与使用,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如发现泄密事故,应立即采取补救办法,并对泄密人员进行严肃处理。4 .实验室的电、水、气设施务必按规定安装,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有接地要求的仪器务必按规定接地。5 .各类在用仪器设备与防护装
6、置务必保持完好状态,不准随意改动安全装置。精密贵重仪器与大型设备应由专人操作与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操作与拆卸。稀缺贵重材料与剧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务必分类、分柜存放,专人管理。注意防水、防高温、防电火花、防晒,通风良好。6 .每天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关好水电、空调、电脑、仪器、火种、门窗等,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去。节假日前各室负责人应统一检查,落实值班人员与责任,消除不安全隐患。7 .电炉、煤气炉使用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8 .实验室内配有灭火器材,消防器材要放置在明显、便于取拿的位置。工作人员都要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动。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合格
7、。9 .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做好安全防盗措施。10 .作好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自身防护,防止传染病发生。11 .实验室要把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培训的内容之一,新进实验室的人员(包含外协人员)务必先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在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与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后,才能动手操作。实习与进修人员务必在带教人员的指导下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务必有安全防护措施,需要有人监护。12 .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与(或者)科主任。造成轻伤以上的事故或者被盗、水灾、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逐级报告科主任、保卫科等
8、有关部门与医院主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者拖延上报。13 .关于一贯遵纪守法,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及文明操作实验中有显著成绩者、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补救,排除险情,转危为安者、发生事故时,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救生命与国家财产等情况者,给予表彰与奖励。实验室安全准则1工作人员与实验室安全的通常要求1.1 吸烟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者烟斗都是传染细菌与接触毒物的途径。1.2 食物、饮料及其它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一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同意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1
9、.3 化妆品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但同意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1.4 眼睛与面部的防护处理腐蚀性或者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者其它保护眼睛与面部的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者面罩。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与皮肤感染的试剂,或者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务必佩带护目镜、面罩或者面具式呼吸器。1.5 服装与个人防护装备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实验区内务必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者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者防渗外罩。有的时候
10、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者面罩等。采血员与其他需要接触病员的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员时需穿实验服或者工作服。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被污染的实验服与工作服,应用合适的、有标识并能防渗的包装。清洗时应用足够高的温度与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1.6 鞋在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帆布鞋可汲取化学物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因此最好穿皮革或者其它防渗漏的合成材料的鞋。1.7 头发与饰物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
11、盘在脑后,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与避免人体脱屑落入工作区。头发不得垂肩,应与离心机等正在运转的器械保持一定距离。可用一次性发套保护头发。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者可垂入传染性物质的饰物。1.8 胡须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务必遵守上项(1.7)的规定。1.9 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与在进食或者吸烟前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者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Llo眼睛冲洗任何使用酸、苛性碱或者腐蚀剂的地方应设有冲洗眼睛的设施。冲洗设施能够是一种固定装置或者是一种较简单的通过软管与水源相接的喷咻型装置。每周都应对这些装置进行功能检查,以排出管内的存水。也可用便
12、携式眼睛冲洗设备。这些设备应合理设计与严格检测,以确保内容物品的生物学与化学上的纯净。LIl急救淋浴在使用苛性碱及腐蚀性化学品的地方,应设有急救淋浴装置,并定期做性能检查。急救淋浴设备的数量可根据实验室的复杂程度与规模来确定。要尽可能提供舒适的水温。如地面排水管离急救淋浴较近,应保持排水管的泄水弯管经常充满水,在很少使用的排水管里可加入少量矿物油,并应对这些装置定期冲洗。1.12 呼吸防护在没有有效的硬件操纵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室不能有效地操纵危险因素时,应向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呼吸防护器具,以防止吸入被有害粉尘、气体、烟雾、蒸气污染的空气。这些防护器具包含:防尘面罩、机械或者化学滤筒式呼吸器、导管
13、式呼吸器与自给式呼吸器。提供的呼吸防护器具务必是根据现有标准专门设计的,对某些特殊危害应能提供足够保护的。需要使用呼吸防护器具的工作岗位,务必建立书面的呼吸系统保护规定。该规定应包含危险标准的评定方法;呼吸器具的选择、使用、维修与保管;并向使用者提供训练与指导与医学评定与监护。只有佩戴呼吸器具后仍能正常呼吸的人员,才能使用与他们同意指导与训练一致的、合格的呼吸器具。未受培训及体质上不适合使用呼吸器的人员,不能在需要呼吸保护的岗位上工作。在需要呼吸保护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不应蓄有胡须。下列情况应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有害气体的性质不明:* 氧气含量低于19.5%;* 存在有不易察觉的有害
14、气体;* 吸入的污染气体会立即对生命与健康造成威胁;* 紧急处理危险物质的事故时。在有可能需要做复苏治疗的地方,应准备一次性口对口式复苏包或者其它有关的通气装置。1.13 用口移液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液移,应使用助吸器具。慎重处理针头、解剖刀、与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的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旧、重复使用或者用手重装在针管上。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不易刺破的容器内,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1.15 隔离措施接触患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的隔离措施。1.16 工作环境1.16.1 “清洁”区与“非清洁”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工作情况由主任选择并确定“清洁
15、”与“非清洁”工作区,在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设“缓冲室被指定为“清洁”的区域,则应努力保持清洁,如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它经常被手或者手上的手套触摸的物品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如计算机键盘及电话的保护罩等)前取下手套,制定仪器设备与工作面的常规消毒与清洁制度与对严重污染的紧急处理措施办法。被指定为“非清洁”的区域,同意戴手套接触所有物品(如电话、门柄、计算机终端与其它物品),所有这些物品的表面都认为是不清洁的。未戴手套的人员假如使用该区域.内的电话、计算机终端或者其它设备,应该戴上手套,或者在使用后立即完全洗手。为避免使用电话时的“手一脸”接触,最好使
16、用扬声器电话。“清洁”与“非清洁”区都应保持整洁。实验台至少应每天清洁一次,如有必要能够多次清洗,用新鲜配制的1:10的次氯酸钠稀释液或者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在处理溅溢的样品或者严重污染的工作面时,应戴上手套与其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相应合适的清洁剂清除所有的溅溢物。1.16.2 设备冰箱、冷冻柜、水浴与离心机应该定期清洗与消毒(时间由实验室主任来决定),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与消毒。进行清洗、消毒时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者其它合适的防护服。1.16.3 外衣外衣(实验服、工作服、与围裙)应悬挂在远离散热器、蒸汽管道、供暖装置、与有明火的地方,不要挂在压缩气瓶或者灭火器上,也不要挂在
17、门的玻璃隔板上,妨碍视线。“清洁”的与“非清洁”的个人防护服要分开存放。1.16.4 垃圾处理每天至少清理垃圾一次。1.16.5 装饰不得在电灯、灯座或者仪器上进行装饰,更不要使用电子装饰物、蜡烛、圣诞树等有引起火灾危险的装饰品。1.16.6 个人物品实验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钱包、外套、皮靴、咖啡杯、运动服、预包装的食品与药品等。实验工作区内的用后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具危险性的液体如酸或者碱性液体应放在视平线下。较大的废弃物容器应靠近地面存放,在用喷洒消防设备的地方,与天花板的距高应保持90厘米以上,在不用喷洒的地方应与天花板保持50厘米以上的间距。1.16.8 出口通路实验室的出口与
18、通道务必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者设备。安全门务必保持畅通,不得堵塞。防火门前不能堆物,以确保失火时能够自动关闭。注意:不管任何时间、何种原因都不得堵塞通往灭火器、火警箱、防火毯、安全淋浴或者出口的道路。1.17 玻璃器具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下述安全规则:* 不使用破裂或者有缺口的玻璃器具。* 不要用猛力取下玻璃试管上的塞子,粘紧的试管可用刀切开分离。* 接触过传染性物的玻璃器具,清洗之前,应先行消毒。* 破裂的玻璃器具与玻璃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的、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高热操作玻璃器具时应戴隔热手套。* 每次换班前,用1:10的次氯酸钠稀释液或者其它合适的消毒剂对
19、洗刷玻璃器具的区域进行表面消毒。* 破碎的玻璃器具只能使用机械装置处理。1.18离心机1.18.1 气溶胶离心过程中应操纵气溶胶的产生在最低水平。1.18.2 操作离心机只有在盖好盖板后,才能启动。1.18.3 污染装标本(血、尿、痰)或者易燃液体的离心管,只能在管塞密封后方可离心。1.18.4 传染性物品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者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并在盖紧的离心头或者转头中进行。1.18.5 清洗用1:10次氯酸钠稀释液或者其它合适的消毒液常规清洗离心机。1.18.6 平衡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以保证离心的顺利进行。风险评估及操纵程序1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
20、与风险操纵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与实施必要地操纵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含:1.1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1.1 生物因子已知或者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1.1.2 使用时,实验室本身或者有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1.1.3 实验室常规活动与非常规活动重大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含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与可能涉及的人员的活动1.1.4 设施、设备等有关风险1.1.5 人员有关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1.1.6 意外事件、事故
21、带来的风险1.1.7 被无用与恶意适用的风险1.1.8 风险度范围、性质与时限性1.1.9 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1.1.10 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1.1.11 确定可同意的风险1I12适用时,消除、减少或者操纵风险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者新带来风险的评估1.1.13 适用时,运行经验与所采取的风险操纵措施的习惯程度评估1.1.14 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LL15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操纵提供的输入信息LL16适用时降低风险与操纵危害锁需资料、资源(包含外部资源)的评估1.1.17 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1.2
22、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含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1.3 风险评估应有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1.4 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审编人员与所根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1.5 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者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与风险特征而确定。L6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者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含有关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者重新进行风险评估。17操作超常规量或者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
23、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1.8 当发生事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1.9 当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1.10 采取风险操纵措施是宜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假如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者严重程度),最后考虑使用个体防护装备。1.11 危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操纵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设施设备进行清洁、保护或者关停期间。1.12 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者服务所带来的风险。1.13 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有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得以实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检验 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