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知识点国家财政.docx
《国家财政知识点国家财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财政知识点国家财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家财政知识点国家财政国家财政知识点:国家财政重点知识国家财政重点知识:1、财政包括哪两方面? 财政收入和支出。2、什么是国家预算?什么是国家决算?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为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为国家决算。3、财政收入包括哪些形式?什么是最重要的来源? 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增加财政收入?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财政支出有哪些方面? 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6、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几种?具体含义是什么?怎样处理关系?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7、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
3、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国家财政知识
4、点:公共财政知识点第一讲:走进公共财政与预算1.1. 理解公共财政与预算: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的路径1.1.1 公共财政与预算一直以来就是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领域。从事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人来自很多不同的学科背景,从而发展出包括公共财政学(PUbliCFinanCe),公共预算(PUbIiCBudgeting),政府会计学(governmentaccounting)等等不同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关注不同的相关问题、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探讨不同的研究对象,因而对政府和社会有不同的贡献和影响。1.1.2 经济学最早对政府财政活动展开研究。亚当斯密被认为是财政学的鼻祖。1.1.3管理学路径
5、下的公共财政与预算研究认为政府财政与预算应融合更多的分析与管理技术,以使政府公共决策具有更高的成效,促使预算资源的使用具有更高的效率。1.1.4公共财政与预算的政治性本质决定了我们有必要从政治学视角下关注和研究公共财政与预算研究。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毛泽东(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1949)不懂得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一一邓小平(财政工作六字方针,1954)如果说政治是“谁从政府那里得到了政府能给的东西”,那么,这个答案就被记录在预算中。Wi
6、ldavsky,1986L2.公共财政与预算:说史解词1.2.1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财政的出现是同国家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出现以后,作为执行一般社会需要的代表,它履行集中分配部分剩余产品用于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的职能,财政便由此而产生了。在我国古代,并无“财政”一词。后是清光绪年间从日本舶来的。但是与财政活动有关的概念,诸如“岁入”、“岁出”、“国用”、“国计”、“度支”、“食货”等词则早已有之。1.2.2 Musgrave(1959)在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财政的三项职能:
7、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1.2.3 “预算”这个词在中文中还是很早就出现的,但其原意是指预先计算,与财政无直接关联。我们现在所讲的预算,英文是“Budget,budget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bulga;后来变为古法语中的bouge,即“皮包”;大约在1400-1450年间,这个词传入英国,当时该词为“budjet”,意为国王存放公共支出所需货币的钱袋。严格意义上而言,中国近代预算思想和预算制度不是从中国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伴随着近代西学东渐从西方舶来的。1.2.4 预算的实质在于配置稀缺资源。因而它意味着要在潜在的支出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同时预算也意味着平衡;当然,预算也需要一定的决策制
8、定过程。1.2.5 有关政府预算的概念也是有很多表述形式的。这里教师推荐引用克里夫兰在他的美国预算观念的演进一文(EVOlUtionoftheBudgetIdeaintheUnitedStateS)中的相关观点,整理后如下七点:首先,它是一个关于未来政府支出的计划,而不是事后的报账。其次,它是一个统一的计划,包括政府所有部门的开支。第三,它是一个详尽的计划,要列举所有项目的开支,并对它们进行分类。第四,对计划中的每项开支都要说明其理由,以便对开支的轻重缓急加以区别。第五,这个计划必须对政府的行为有约束力:没有列支项目不能开销,列支的钱不得挪作它用。第六,这个计划必须得到权力机构(议会)的批准,
9、并接受其监督。第七,为了便于民众监督,预算内容和预算过程必须透明。1第二讲:通向现代公共预算之路2.1 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1 .1.1财税与现代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可以把现代国家称为税收国家。2 .1.2只有“税收国家”才可能变为“预算国家”。但税收国家只是预算国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3 .1.3对于美国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共预算则可能需要从进步时代开始算起。在预算改革者的敦促下,纽约市在1908年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现代预算。4 .1.3在现代公共预算体制形成前,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之前,政府财政管理普遍存在两大
10、问题:一是在政府内部缺乏集中的行政控制,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管理都非常分散;二是对政府的财政活动缺乏外部监督,缺乏一套制度来确保政府的财政活动是对人民负责的。2.2 预算改革和20世纪政府预算制度的变迁2.2.120世纪政府预算制度发展的舞台从欧洲移至美国,美国百年间预算制度和预算改革经历了如下历次变迁:20世纪初的分项列支预算(Lineitembudget);20世纪30-50年代的绩效预算(PerformanceBudget);20世纪60年代的计划项目预算(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20世纪70年代的零基预算(ZerO-BaseBudget);20世纪80年代以
11、来的新绩效预算(NewPerformanceBudget)。1FrederickA.Cleveland,wEvolutionoftheBudgetIdeaintheUnitedStates,AnnalsoftheAmericanAcademyofPoliticaland2.3中国公共预算改革2.3.1预算改革前的财政收支管理存在以下三大问题:首先,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预算编制模式简单,没有部门预算,导致政府内部缺乏集中的行政控制。其次,财政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导致在预算执行中缺乏集中的行政控制。最后,预算分配和管理制度分散、粗放,人大难以有效地审查和监督预算。2.3.21998年我国明确提出建立
12、公共财政框架,由此拉开了全国公共预算改革的大幕,其后陆续启动和推进了各项有关改革,如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单一账户)制度、以集中采购为特征的政府采购制度、消除公权扭曲利益动因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以及财政绩效评估等。第二讲公共预算管理的基础3.1 公共预算的原则3.1.1 一国的预算管理,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建立和调整。预算实践中常见的原则包括:公开性原则:预算的内容应力求详尽通俗,使人们能够据以了解其全部情况。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议会审查批准成为公开性的文件,并向社会公布。统一性原则:同一预算内,各项收支编列的标准应力求一致,所有收支均应列入同一预算之内。总括性原则(
13、也称归一性原则):所有财政收支,都应列入预算,避免预算外收支。分类性原则:即政府收支预算,应根据其性质分门别类,清晰列示。事前决定原则:即政府预算应该在财政年度开始之前,就经由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年度性原则:预算必须按照规定的预算年度编制和执行,不能逾越预算年度。3.2公共预算的分类3.2.1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其中,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复式预算的典型形式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3. 2.2基于我国预算实践,按政府层级可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其中,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
14、、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3.2.3 按收支管理范围分为总预算和部门预算。3.2.4 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3.2.5按法律效力分为正式预算、临时预算和追加(减)预算。正式预算,是政府依法就每年度可能发生的财政收支加以预计变成的,经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后即可公布实施的预算。临时预算,为解决预算成立前的政府经费开支,先编制的暂时性的预算。追加(减)
15、预算,正式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情况的变化需要增减正式预算收支时,须在编制一种预算作为正式预算的补充。3.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所谓全口径预算包含: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3.3预算周期3.3.1预算过程中反复发生、并互有重叠的事件,就构成了预算周期。3.3.2尽管各国政府的体制和具体活动会有所不同,但是对大多数国家而言,预算过程总是建立在大致相似的预算周期之上的,都包括了这样四个阶段: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决算编制和审查。3.4预算年度3.4.1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采用的一年期的预算,而有些国家和地区则采取二
16、年期的预算。甚至在有些国家内部,既有一年期的,也有两年期的。例如,在美国。3.4.2预算年度开始的日期也存在多种情况。在我国,预算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也就是说预算年度是从1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德国、奥地利、法国、朝鲜等也采用此制;还有些国家的预算年度则采取跨日历年度,如英国、加拿大、日本、印度等,从当年4月1日至下年的3月1日止;瑞典、巴基斯坦等,从当年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0日止;美国、泰国从当年10月1日起至下年9月30日止。3. 5预算基本要素和预算参与者1. 5.1预算过程离不开预算参与者。可以通过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即按照预算的基本要素来辨识预算参与者。艾伦希克(198
17、8)认为,预算至少包括两个基本要素:申请资源(claimingresource)和配置资源(allocatingresources)o如果没有这两个要素,预算就不存在。3. 5.2预算本身就意味着某些预算要求会得到满足,有些则没有。所以,在预算申请和资源配置之间存在着另一个预算活动。希克(1988)将这种居于资源申请和资源配置之间的预算活动称为资源保护(COnSCrVingresources)资源保护的主要功能是对于各个支出部门的预算要求进行评估和筛选,同意某些预算要求而拒绝另一些预算要求,支持那些有生产效率的资源申请而抵制那些没有效率的资源申请.4. 5.3希克(1988)的基本要素可以进一
18、步推广到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中,预算有两个基本要素:资源使用和资源保护。第4讲公共收入与支出4. 1公共收入5. 1.1税收4.1.1.1税收,是指国家为执行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4.L1.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4.1.1.3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4.1.1.4从理论上对税收分类,有五类: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行为课税、资源课税。?流转课税是指以商品或劳务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国际上一般将其称之为商品和劳务税。目前,我国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都属于流转课税。?增值税己经成
19、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消费税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2011年11月17日,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随着中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推进与扩大,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将逐步改为征收增值税,中国目前流转税中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的局面将逐渐消失。?所得课税又称收益课税。它是以纳税人的净收益或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行为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经济行为作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印花税属于行为课税。?财产课税是对纳税人所有的财产课征的一类税。?资源课税是对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财政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30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