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路基及路面说明.docx
《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路基及路面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路基及路面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路基及路面说明该工程为2022年江津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项口(李市段)一油茶路,油茶路路位于江津区李市镇洞塘社区,据工程地质调查,线路区未发现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本段道路路线总长:4.799Km;其中路线A起点位于油茶岗,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曾家岩,终点桩号为K3+238.873,路线全长:3.239Km;路线B起点位于新堡管,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渔塘湾,终点桩号为K0+296.313,路线全长:0.296Km,路线C起点位于转龙湾,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乱石坪,终点桩号为K1+066.815,路线全长:1.067Km;路线D起点位于乱石坪B,起点桩号为
2、K0+000,终点位于水厂,终点桩号为K0+196.709,路线全长:0.197Km0本工程路基宽4.5米,路面宽4.5米;该项目为旧路改造工程,原有道路为土路,路基宽度约为3.04.5米,需对路基进行拓宽处理:全线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按江津区2022年四好农村路项目标准建设。一、设计概述路基设计主要依据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交通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及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以及其它相关实地踏勘资料进行。(一)、路基横断面布置根据业主要求全线路基宽度45米,为了方便施工,路面采用1.5%路拱单坡。(二)、超
3、高方式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高程。本项目在平曲线路基超高、加宽过渡均在直线和圆曲线段内完成。外侧硬路肩与行车道一起超高,超高旋转轴为行车道中心线。(三)、加宽方式路基按照I类加宽值的一半进行加宽。二、路基设计路基设计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I-2014)、交通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及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为依据,并结合外业调在资料进行。1、路线建设路线通过地段为单斜脊状重丘及梳状冲沟。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边坡设计。(1)挖方边坡:挖方路基边坡系根据土的密实程度、成因类型及生成年代,
4、以及岩石的岩性、构造、风化破碎程度,结合挖方边坡高度、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综合拟定边坡坡度如表I:挖方边坡表表11.种类边坡高度(米)8米时为I:1.75,并在8米高处设1.5米宽护坡道,并向路基外侧倾斜2%4%的横坡。地面横坡陡于1:5的填方地段,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的台阶,台阶向内横坡0.2%0.5%。2、对。挖。填路基处理O填O挖路基根据实际测定弯沉值,如弯沉值大于282.3(0.01),需按要求换馍片石、砂砾石或良质土。3、施工注意事项路基及排水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保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3.3.1挖方路基(1)路基施工前应清除占地范围内
5、的植被,挖除树根、淤泥、耕植土及含有机质等不适宜作填料的土层。(2)路基挖方施工时,对顺层地段须沿层面开挖。如设计坡比与岩层倾痢不符,应视实际顺层情况调整挖方坡比。开挖土方时,禁止用爆破作业施工。开挖石方时,应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石方的爆破应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禁止用大中型爆破,影响岩体稳定,造成新的病害;潜在滑体路段附近石方路段禁止采用爆破作业。(3)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超过40cm,供粗粒层用。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30.5m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
6、石块。3填石粒径及级配在开采料场控制,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洞室松动爆破、光面爆破或小型爆破,要求填料符合以下指标: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超大粒径石块应集中起来,进行二次爆破、机械或人工砸碎。4)用作路堤填料的填石料,除限制其最大粒径外,一般对填料级配不做特别限制,但要求不均匀系数达到15Cu15093244、路基填挖交界处理半侦半挖路基的填方区设计应符合填方路基的有关规定。对于坡比陡于1:2.5的纵向半填半挖路基,为了减少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早期开裂错台现象,对于路基填挖交界处应设宜过渡段。过渡段内的填料在施工时应综合考虑,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如砂
7、卵石、碎石等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床0.8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挖方区为土质或软质岩石时,应对挖方区路床范围不符合要求的土质或软质岩石进行超挖换填或改良处治;填方区宜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当挖方区为硬质岩石时,填方区宜采用填石路堤。四、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路基防护1、填方路基如为软弱基础时,地基应做处理或挖淤换填后,方可填筑路基本体。2、对于5米以下挡上增、护肩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墙面采用MlO砂浆勾缝,5米以上挡土墙采用浆砌块石挡土墙工程,结构型式采用衡重式路肩墙或路堤挡土墙采用M7.5浆砌块石,所用石七、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T取土、近昉案
8、弃土场建设单位在道路沿线就近选址.但征地现在还在落实阶段,弃土场由建设单位现场协调,弃方运距设计阶段哲按500m进行设计,最终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收方,弃上场的选址应做好环保工作,避免水土流失和滑坡等病害,弃土场地面坡度大于20%的地段必须挖地质台阶,宽度在2、4米。弃土场需修筑护脚及排水沟。部分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弃土场。(二)环境保护1、路线线形布设时考虑J与地形、地物、环境、景观及规划的相互配合,尽量少占地、少拆迁,减少工程对景观的破坏。2、尽量保持已有水利设施及径流系统,理顺因工程建设而改变的排灌系统,确保水流畅通,减少水土流失。3、合理设置管涵构造物和平交道口,不因公路建设
9、而给沿线群众过多地带来生产、生活的不便。4、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使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工程完工前,做好沿线场地清理平整工作,整饰路容,对已破坏的地表,要进行重新整平、恢复,公路用地范围应适当栽种树木进行绿化。5、节约用地措施取土场、弃土场位置尽量设置在荒坡、荒地处。预制场、拌合场等临时用地尽量选用闲荒地,少占耕地。八、路面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设计原则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主要根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委法201124号要求及本公路交通量、公路等级对路面的使用要求,道路的功能要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取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建设项目 路基 路面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