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大儿童护理讲义10泌尿系统.docx
《南方医大儿童护理讲义10泌尿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大儿童护理讲义10泌尿系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章泌尿系统学习目标1 .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 .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实验室检查。3 .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4 .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健康教育。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54(一)解剖特点1 .肾脏小儿年龄愈小,肾脏相对越大。新生儿两肾重量大约25g,约占体重的1/125(成人约占体重的1/220)。婴儿肾脏位置较低,下极平第四腰椎,低于骼靖,2岁以后始达播靖以上。右肾因位于肝脏下方,位置略低于左肾。婴儿腹壁肌肉薄而松弛,故腹部触诊时较易扪及。新生儿肾脏表面分叶,至24岁时分叶消失。2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扭曲而导致梗阻和尿潴留,易继发感染。3 .膀胱婴儿膀胱位置相对较高,尿充盈时可升入腹腔,易触摸到。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入盆腔内。婴儿膀胱黏膜柔嫩,肌层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斜埋入膀胱黏膜下的一段输尿管短而直,易尿液反流而发生尿路感染。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岁)+2X30o膀胱括约肌受脊髓和大脑控制,在1.5岁左右可自主控制排尿。4,尿道女婴尿道较短,新生儿仅ICm(性成熟期35cm),且外口暴露而又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污染。男婴尿道虽长,也可因包皮过长、尿垢聚集导致上行性细菌感染。(二)生理特点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
3、数量与成人接近。由于发育尚未完善,肾脏的调节能力较弱,在新生儿时期易出现肾功能不全。小儿肾功能一般到12岁时才接近成人水平。L肾小球游过率(GFR)新生儿GFR平均为20ml(min1.73m2),仅为成人的1/4,早产儿更低。36个月为成人的1/2,612个月为成人的3/40不能有效地排出过多的水分和溶质,到12岁时达到成人水平。2 .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较低。排钠能力较差,输入过多钠时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生后十天常因钾排泄能力差而致血钾偏高;葡萄糖肾阈较成人低,静脉输入和大量口服葡萄糖时易出现糖尿。3 .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新生儿及幼婴浓缩尿液的能力不及成
4、人,排出溶质所需的液量相对较多,故入量不足时易脱水,甚至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稀释功能接近成人,但肾小球滤过率较低,输液过快易出现水肿。4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新生儿的肾脏已具有内分泌功能,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均等于或高于成人,生后数周逐渐下降至成人水平。()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1 .每日尿量和排尿次数新生儿生后24h内开始排尿。生后48h仍无排尿,则应考虑有泌尿道或肾脏疾患。小儿每日尿量个体差异较大,与肾脏本身因素和食物种类、气温等多种因素有关。正常每日尿量(ml)约为年龄(岁)-1XIOO+400。新生儿正常尿量为每小时13mlkg,婴儿
5、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为500600ml,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学龄儿童为8001400mlo新生儿每小时尿量V1.0ml/kg或婴幼儿每日尿量V200mk学龄前儿童300mk学龄儿童400ml为少尿。新生儿每小时尿量V0.5ml/kg或小儿每日尿量v3050ml为无尿。小儿出生后最初数天每日排尿46次,一周后增至2025次,一岁时为1516次,学龄前每日为67次。2 .尿液的性质(1)颜色:正常小儿尿液淡黄透明。温度较低时,放置后可析出磷酸盐结晶,呈乳白色沉淀:新生儿尿液可呈红褐色,为尿酸盐结晶。尿酸盐加热、磷酸盐加酸后溶解,可与乳糜尿或脓尿鉴别。(2)尿比重与渗透压:
6、为50-60mmolL,一岁后接近成人水平,儿童通常为500800mmol/Lo(3)尿酸碱度:初生时因尿内含较多尿酸盐而呈强酸性,以后呈弱酸性或中性,PH值为57左右。尿蛋白:正常小儿尿蛋白定性为阴性;尿蛋白定量!100mg(m224h)c.(5)细胞和管型:正常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V3个/HP,白细胞5个/HP,一般无管型。12hAddis计数,红细胞V50万,白细胞VlOo万,管型5000个。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水
7、肿、少尿、血尿、高血压等。以514岁小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本节急性肾炎主要是指APSGNc(概述1 .病因绝大多数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复合性肾小球肾炎.90%病例有链球菌的前驱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2 .发病机制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后,机体对链球菌抗原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以循环免疫复合物形式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并激活补体系统。使肾小球基底膜断裂,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渗出到肾小球囊内,尿中可见红细胞、蛋白及管型。由于免疫性炎症反应,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腔
8、变窄甚至闭塞,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临床可见水肿、少尿、高血压和全身循环充血等症状。严重病例可发生循环衰竭、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一)健康史询问患儿起病前14周有无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或脓疱疮;了解有无血尿、尿量、颜色、排尿次数等;了解水肿开始时间、发生部位、发展顺序及程度;询问目前用药的种类、剂量和疗效。(二)身体状况评估患儿神志、体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有无低热、乏力、头痛、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有无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病灶。如有水肿,应了解水肿开始和持续时间、部位、程度等。1 .典型表现(1)水肿、少尿:最早出现,
9、先从眼睑和颜面开始,逐渐波及到下肢及全身,水肿多为非凹陷性,严重者可有少尿,胸、腹腔积液。(2)血尿:几乎所有患儿都有血尿,分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约50%70%患儿可见肉眼血尿。血尿的颜色与PH值有关,碱性尿和中性尿时呈洗肉水样,酸性尿呈烟灰色或浓茶色。肉眼血尿多在12周内消失。镜下血尿可持续13个月,也有达半年以上者。常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管型尿。(3)高血压:轻中度高血压约占30%80%,血压在120150/80-IOOmmHg,随尿量增多、水肿减轻,多数患儿于12周后血压降至正常。2 .严重表现部分患儿起病后12周内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症状。(1)严重循
10、环充血:因水钠潴留出现循环充血。起病缓急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尿少,水肿加重,轻度呼吸、心率增快;严重者频繁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烦躁不安,检查时肺底可闻及音,心界扩大,心率增快,甚至出现奔马律,肝脏明显增大伴有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水肿加剧。极少数患儿因长时间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力衰竭。抢救不及时,可于数小时内出现肺水肿而死亡。临床表现:1 .一般病例: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2 .严重病例:157严重循环充血: 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功能不全。3 .非典型病例: 无症状性;肾外症状性;肾病表现。(2)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痉挛或扩张而致脑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或
11、复视、一过性失明,少数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3)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患儿在少尿或无尿时出现短暂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持续35日随着尿量增加而症状消失,肾功能逐渐恢复。3 .非典型表现少数无症状病例患儿有尿液改变而无症状,血清抗链球菌抗体可增高,补体C3可降低:肾外症状性肾炎患儿有水肿或高血压症状,而尿液改变轻微或无改变;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较少见,以水肿、蛋白尿突出,症状持续时间长,预后差。(三)实验室检查1 .尿液检查尿蛋白+-+,尿镜检除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外,可见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早期可见较多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急性期尿比重增高为1.0201.032。2 .血液
12、检查常有轻、中度贫血,与水钠潴留引起血液稀释有关;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血沉增快;一般于病后23个月恢复正常。3 .免疫学检查158(1)约50%80%患儿血清抗链球菌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0、抗透明质酸酶、抗脱氧核糖核酸酶)增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通常于链球菌感染23周开始升高,35周达高峰,36个月恢复正常。(2)绝大多数患儿起病2周内血清总补体和C3可降低,一般68周后恢复正常。(四)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儿的家庭经济状况、子女数目、父母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评估家长对病因、预后了解程度,家长多因缺乏肾炎相关知识,担心转为慢性肾炎影响患儿将来的健康而产生焦虑情绪。年长患儿
13、多因限制活动和饮食、中断学习和玩耍出现紧张、忧虑、抱怨等心理。治疗要点】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是控制感染,对症处理,急性期强调休息,低盐饮食。口服氢氯曝嗪12mg(kg-d)或肌注陕塞米(速尿)每次12mgkg利尿。对严重的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给予相应治疗。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1 .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2 .活动无耐力与水肿、高血压有关。3 .潜在的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4 .知识缺乏与患儿和家长缺乏本病护理知识有关。【护理目标】1 .患儿的尿量增加、水肿消退。2 .患儿通过卧床休息和治疗,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逐步降至正常。3
14、 .并发症能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4 .家长和患儿能了解限制活动、调整饮食的意义,配合治疗、护理。护理措施】1 .休息向患儿及家长强调休息的重要性,旨在减轻心脏负担,减少水钠潴留,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起病2周内严格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后可下床活动或户外散步;但12个月内仍需限制活动量。血沉正常、镜检红细胞减少时护理措施:急性期卧床休息;限制水、钠盐摄入: 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 发症。可以复学,但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尿常规完全正常、AddiS计数正常可恢复体力活动。2 .饮食护理尿少、水肿期限制水、钠盐摄入,每日60mg/kg为宜。肾功能不全者限制蛋白质
15、摄入量,每日0.5g/kgo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氮质血症消除后应尽早恢豆正常饮食,满足患儿生长发育需要。3 .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水肿期间应用利尿剂应每天测体重。观察尿量、尿色,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提示病情好转。密切观察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的变化,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4 .严重病例的护理严重循环充血遵医嘱安置于半卧位、吸辄、给予强心药物。高血压脑病时应用硝普钠5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IOomI中,以1!g(kg-min)速度静滴,使用时应新鲜配置,放置4h后即不能再用,整个输液系统须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遮光。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16、,有惊厥者应及时止痉。必要时使用脱水剂。急性肾功能不全时严格控制出入量,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必要时透析治疗。5 .健康教育向患儿和家长解释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1)强调饮食和卧床休息,尤其前两周限制患儿活动是缓解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鼓励患儿配合治疗,并由家长做好监督工作。(2)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皮肤感染是预防急性肾炎的关键。一旦发生链球菌感染及时就医,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预防本病发生。(3)定期随诊。第三节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drome,NS)简称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为特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方 儿童 护理 讲义 10 泌尿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9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