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知识.ppt
《实验室安全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知识.ppt(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1,主要内容,一、实验室安全要求二、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2,一、实验室安全要求,(一)实验室安全(二)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三)安全操作,3,在理化分析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试剂,其中很多对人体有毒害。在化验操作过程中,反应产生的一些气体或烟雾(如NOx、SO2等),以及一些废弃物也是有毒性的。此外,分析工作中可能偶然发生玻璃割伤、烧伤、烫伤,甚至出现轻微的炸伤、触电等事故。因此,检验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尽量避免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减小损失。,4,5,1.安全学习 2.安全知识讲座 3.消防讲座与演练 4.废弃物的收集、处理 5.电源插
2、头的标识、特殊工作室等的标识6.安全操作、环境安全、仪器设备安全7.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登记、加班登记,(一)实验室安全,6,化学试剂存放,(二)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1.所用试剂、标准物质、溶液、测试样品都应有标签。不能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质。2.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容器盛装食物,也不能用茶杯、食具盛装试剂。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4.开启易挥发性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着人,并在通风橱中操作。5.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
3、浴中进行,避免明火。,7,6.使用过的有机溶剂要及时回收处理,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7.装过强腐蚀性、可然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自洗净。8.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严禁锤打,以防破裂。9.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轻摇动后再取下,以免溅出伤人。10.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8,11.进行性质不明或未知物料的实验,尽量从最小量开始,同时做好安全措施。12.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打开,瓶口不得对着人。13.严禁用火焰在煤气、氢气、氧
4、气等管道上检漏,应用肥皂水检查气漏。14.配制试剂或实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3、Br2、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15.化验室应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16.要建立安全值班登记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每天下班前检查关好仪器、气体、水电、窗户、门等,确保安全。,9,(三)安全操作,1.熟悉实验室各种消防安全设施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如灭火剂、冲淋装置、烟雾报警器、电闸、防护眼镜、面罩等,以及实验室的安全通道和出口;2.了解各种化学品的性质、毒性、危险级别、防护措施;3.了解实验室各种设备的操作及安全使用规程;4.熟悉实验中各种操作过程的要点;5.了解
5、分析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10,1.预防中毒,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化学中毒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入人体:(1)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大部分中毒是经过呼吸道侵入引起的。如各种挥发性溶剂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烟雾等,如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操作有毒气体应戴防毒面具,在通风橱内进行。,11,(2)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汞剂、苯胺、硝基苯、苯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戴好手套操作,避免与皮肤接触。(3)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手上沾染毒物进食时进入体内:氰化物、砷化物、升汞(HgCl2)、甘汞(Hg2Cl2)、H
6、g(NO3)2、黄曲霉、苯并芘、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农药、鼠药等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戴好手套操作。此外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食物,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手。,12,2.防火安全,可导致火灾危险的物质分类,13,3.防爆炸,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避免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乙炔、氢气)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3)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振动和受
7、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时要特别小心。(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6)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7)在易燃、易爆气体存放处安装防爆灯,易燃气体报警装置。,14,4.气瓶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1)搬运气瓶应有专用小车,轻装轻卸,严禁抛甩和撞击。(2)正确操作,放气时出气口不能对着人,气瓶应直立,开阀时缓缓打开,必须经减压阀供气使用。有毒气体(CO等)室内必须保持通风良好。(3)液化气瓶在冬天或瓶内压力降低时,出气缓慢,可用热水加热瓶身,不得明火烘烤。(4)气瓶用毕关阀、旋紧。(5)气瓶不得靠近火源。(
8、6)气瓶必须专瓶使用,不得擅自改装,保持漆色完整、清晰。(7)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以防其它气体倒灌。(8)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瓶瓶阀螺杆漏气,应立即停止使用。,15,(9)使用氧气瓶时,严禁沾染油污以防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10)气瓶安全附件包括安全帽、压力表、易熔塞、防震圈等,应经常检查,保证完好。(11)气瓶入库,必须有检查验收手续。(12)气瓶贮存设置专库,库房防爆、防燃烧。(13)气瓶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腐蚀性物品隔离。(14)气瓶存放应保持直立并用架子稳固,也可卧放,瓶口朝同一方向,高度不超过五层。(15)库房温度不得超过32,湿度小于80%,以防生锈。(16)对乙炔等
9、受热易聚合爆炸气体,要预防受热。(17)气瓶失火,应根据不同气体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16,常用气体气瓶漆色,17,5.防灼伤、防辐射,(1)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碘、磷、钠、钾、苯酚、硝酸银、冰醋酸等都会腐蚀皮肤,特别要防止溅入眼内。(2)液氧、液氮等低温也会严重灼伤皮肤,使用时要小心。万一灼伤应及时治疗。(3)加热、消化样品时注意别烫伤皮肤。(4)放射性物质、溶液和放射源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5)操作微波装置,采取屏蔽措施和做好个人防护。,18,6.实验室安全真实事故,(1)样品湿法消化时发生爆炸,通风橱玻璃门被炸裂样品含乙醇,加入硝酸就相当于加入了定时炸弹。(2)样品湿法消化时发生爆
10、炸,多孔消解炉的铁板被炸出1寸多高样品加入高氯酸后剧烈反应。(3)样品微波消解时发生爆炸,微波炉损坏样品含糖分和淀粉太高,油脂等没有预消化。(4)使用一次性过滤头过滤溶液发生泄漏,溶液溅到眼睛。,19,(5)夏天温度高,用乙醚萃取时,将分液漏斗轻轻摇了一下,正要准备放气,炸了。(6)没有仔细检查,将还装有少量浓硝酸的瓶子直接盛硫脲,溶液迅速喷射出来,半条手臂严重烧伤。(7)样品用重氮甲烷衍生后,通常会加点酸去破坏剩余的重氮甲烷。有人直接用浓盐酸(应该用稀的盐酸或醋酸),结果和残余的碱剧烈放热,爆炸了。(8)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立刻用大量水冲洗
11、,结果左手皮肤严重损伤。,20,(9)吸管没清洗干净,仍然含有机物,吸取浓硫酸 时,炸开了。(10)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11)实验室没有关自来水总闸,周末水管破裂,周一回来上班,水漫金山。源于周末水压变大,将一水龙头冲开了。(12)实验室发现通风橱底下有渗水痕迹,但没有及时检查和排除隐患,水管破裂,造成实验室水浸,仪器损坏。麻痹大意,不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21,(1)样品前处理的潜在危险 a.含乙醇、二甲醚等挥发性溶剂较多的样品,加浓酸消化前必须先在水浴或电热板上(小火)挥发干。b.高糖分和高淀粉的样品加浓酸消化时
12、会剧烈放热。c.含油脂、蜡质较多的样品不容易消化,千万不可直接加高氯酸消化,应将油消化一段时间后,再少量分几次加入高氯酸消化。d.微波消解样品要预消化。,22,7.实验室潜在危险,(2)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a.对于加热、可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形成封闭体系。b.实验前,一定要先检查玻璃器皿有无裂痕。c.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苦味酸、消化甘油、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高氯酸盐等使用时,一定要小心,不要因为振动、受热等操作引起爆炸。,23,8.仪器设备安全,(1)注意安全用电,预防触电。(2)预防短路,引起火灾。(3)安全使用仪器:a.使用前,首先要认真阅读仪器操作指导书
13、,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要求的电源、功率是否符合要求;b.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气路是否有泄漏,冷却水管、排液管是否畅通等,经仪器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开启仪器;c.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正常声响,局部升温异常或闻到异味,应立即停止实验,切断电源,并报告负责人进行检查;d.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24,9.环境安全,(1)实验室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中央空调系统应定期清洗,更换新风;有异味时应立刻停止实验,仔细检查;涉及有机溶剂和毒物的任何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2)实验废弃物必须按性质差异分别放置,专人负责废弃物的定期回收;定期检查仪器的废液罐,以免过满溢出废液和挥发。含酚、氰、汞、
14、铬、砷、铅、镉等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到达三废排放标准才能排放。使用过的有机溶剂有些可以回收再利用,其他收集后定期外送环保处理。(3)经常检查下水道是否通畅,是否有泄漏,严禁向下水道倒各种实验废液。,25,二、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26,(一)理化检验仪器设备(二)纯水的制备和质量标准(三)玻璃器皿的洗涤(四)化学试剂与标准物质(五)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六)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一)理化检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必须掌握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7,理化检验分析仪器根据其测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谱仪器、电化学仪器、色谱仪器等三大类。,28,主要分析仪器原理,主要分析仪器原理,29,1
15、.光谱分析仪器,30,2.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与维护,(1)仪器不工作时关闭光门,开机预热时间15 min以上。(2)光源灯泡发黑或亮度明显减弱或读数不稳定,应及时更换。(3)更换光源时,要调节灯丝位置,使光束对准进入光路,光路上透镜和反射镜的相对位置调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灯泡,避免油污沾附。(4)单色器是仪器的核心,一般不拆开。(5)吸收池使用后即冲洗干净,其透光面必须用镜头纸或丝绸布抹干水珠。吸收池壁上沾上有颜色物质可用3M盐酸和等体积的酒精混合液浸洗,再用纯水冲洗干净。,31,(6)光学元器件应避免强光照射和受潮积尘。(7)必要时,配备稳压器,保持电压稳定。(8)测量的吸光度控制在0.2-0
16、.6范围内的相对误差最小。(9)仪器期间检查的重要性能指标:a.波长准确度及重复性检查;b.仪器分辨率检查;c.溶液透过比、准确度及重现性检查;d.基线、线性的检查;e.漂移试验。(10)应用。,32,分光光度计的校正,(1)波长校正:可见光波长(Vis)在400-760nm,紫外吸收波长(UV)200-400nm。用已知光谱的标准样品测定吸收光谱,与标准光谱的吸收峰波长对照,允许误差3nm。(2)吸光度的校正:以0.05M氢氧化钾溶液为参比,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率,与标准值比较。(3)吸收池的校正:固定一个为参比,装入相同浓度的溶液,各吸收池读数误差不大于0.003。(4)灵敏度校正
17、:0.001%K2Cr2O7溶液,1 cm吸收池,水参比,于440 nm测定的吸光度应大于0.010,否则,应检查或更换光电管或光源。(5)稳定度检查:预热后,分别调节透光率为0%和100%,在规定时间的变化应符合要求。,33,3.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前,应检查光源和燃烧器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光源的光斑聚焦成像于燃烧器或石墨管中央,必要时调节光源和燃烧器的位置对准光路。(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前应检查雾化室的废液排出是否畅通,发现积水要排除后再进行点火。先开助燃气,后开燃气以防“回火”;熄火顺序为先关燃气,熄火后再关助燃气。一旦发生“回火”应迅速关闭燃气,后关助燃气,切
18、断电源。(3)石墨炉原子吸收使用前,应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流动后再开机。,34,(4)空心阴极灯的石英窗有污染物用脱脂棉蘸无水乙醇擦拭干净。(5)用肥皂水检漏法检查是否漏气。(6)火焰分叉,应熄灭火焰,用滤纸插入燃烧器的缝口擦拭干净积聚盐分,或用刀片刮除,再用水冲洗。(7)雾化器的毛细管堵塞时,用柔软的细金属丝疏通,或用吸耳球从出口吹出。(8)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时,吸光值控制在0.2-0.8之间,可以减小误差。(9)干扰因素: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和光谱干扰等。,35,(10)期间检查的重要性能指标:a.波长准确度及重复性;b.分辨率;c.基线稳定性;d.特征浓度检查;e.检出限;f.检出
19、量;g.测量精密度;h.仪器边缘能量;i.背景校正能力检查。(11)应用。,36,a.选择较低的灯电流,获得宽度窄的入射线;b.选择合适的光谱通带以保证谱线的纯度;c.避免入射光绕过火焰;d.适当稀释避免高浓度测定;e.使用消电离剂克服电离干扰;f.选择最佳仪器条件,保证测定精密度;g.化学预处理克服与浓度无关的化学干扰;h.背景吸收校正。测定时只有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基体匹配、测定条件一致,才能保证准确测定。,37,使用标准曲线法测量应注意的问题,a.适用于线性区域,校正曲线通过原点的直线;b.至少采用4个点来制作外推曲线,首次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C0)最好与样品浓度相当,然后按2 C0、4
20、 C0配制第3、4份试样;c.标准加入法只能消除物理干扰和轻微的与浓度无关的化学干扰,但与浓度有关的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光谱干扰及背景吸收干扰,利用标准加入法不能消除。,38,使用标准加入法应注意的问题,4.原子发射光谱仪的使用与维护,(1)控制好室温并恒定,以免引起波长的变化。(2)装拆光栅时,不可用手或其它物体直接触光栅表面。用石油醚或四氯化碳清洗其表面的灰尘,严禁用绸布、毛刷等擦拭。(3)狭缝的部件不能随意拆装,不能受到冲击或碰撞。开启和关闭狭缝要小心平稳、缓慢。清理尘埃时可用毛刷和洗耳球,允许把狭缝调至0.2 mm后用尖软木轻轻清理,直到光谱不出现白带为止。(4)透镜保持清洁,以防光谱
21、出现白谱带。尘灰用洗耳球吹干净,也可用脱脂棉蘸乙醇或乙醚擦拭。(5)光电倍增管要避免强光照射,以防疲劳,性能变差。,39,5.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时要确认火焰原子化器雾化室的废液排出,管道畅通,才能点火。(2)更换空心阴极灯要戴棉纱手套;石英窗口被污染,用脱脂棉蘸乙醇擦拭干净。(3)供气管路经常检查、检漏。及时更换老化管道,以防漏气。(4)雾化器的金属毛细管被堵塞时,用洗耳球从出样口吹气,清除阻塞物,或用软的金属丝疏通。(5)原子化器容易破碎和堵塞,小心使用,不能受到碰撞。可用酸或溶剂清洗残留物。(6)光电倍增管受强光较长时间照射会发生疲劳,性能下降。备用的光电倍增
22、管应置于暗处,防尘防潮。(7)AFS可测定As、Hg、Se、Te、Ge、Pb、Cd、Sn、Bi、Zn等十几种元素。,40,6.气相色谱仪的使用与维护,(1)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严禁油污、有机物质进入管道,所用氢气、氮气、氩气、氦气等纯度要符合要求,用氢气瓶供气,钢瓶远离仪器,经常检查是否漏气。仪器室不能用明火。(2)纯化器中的干燥剂硅胶、分子筛、活性炭要定期检查、更换或烘干再生。(3)稳压阀进出气口不要接反,不用时,顺时针关闭,防止波纹管、压簧长期受力而失效。(4)针形阀不工作时应使其全启开,防止密封圈粘连在门入口处,防止压簧长期受压失效。,41,(5)严禁色谱柱温度超过固定液的允许温度。
23、(6)热导检测器应置于恒温箱中,温度等于或高于色谱柱柱温,以防止样品在热导池中冷凝,污染热导池。热导池应先通载气后通电,以防电热丝氧化,结束时应先断电源后关气源。(7)期间检查指标:a.检测器灵敏度(响应值)检查;b.敏感度的检查;c.线性范围检查;d.稳定性检查。(8)应用。,42,7.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与维护,(1)与其它仪器一样要避免强光下工作。(2)色谱柱温度严禁超过允许温度。(3)不工作时应关闭光源,灯能量下降,应及时更换光源。(4)废液及时清理,避免溢出挥发,污染环境。(5)色谱柱用后应清洗干净,再用乙腈或甲醇封存。(6)期间检查指标:a.检测器灵敏度;b.敏感量(最小检出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安全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7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