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解剖课件.ppt
《超声医学解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医学解剖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超声解剖,概述,解剖学方位:身体直立 面向前方 两眼平视正前方 两组并立 足尖向前 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手掌向前方位术语,眼球:眼球壁、眼球内容物,眼壁 纤维膜:角膜、巩膜 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视网膜:盲部(虹膜部、脉络膜部)、视部、盲视交界(锯齿缘)折光装置:角膜、房水、玻璃体、晶状体,甲状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呈H形,位于颈前正中,喉两侧,颈总A、颈内V内侧,相当于5-7颈椎高度,借外侧韧带与环状软骨相连,故吞咽时甲状腺随喉部上下移动由左右侧叶及峡部构成,峡部厚5mm,侧叶长3-6cm,宽2-3cm,厚1-2cm锥状叶小孩多见,成人退化,回声接近峡部。,甲
2、状旁腺,附着于甲状腺后面的被膜上,上下各一对长5-6mm,宽3-4mm,厚1-2mm,乳腺,位于胸前2-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的浅面,腋前线及胸骨缘之间内含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内由10-15个腺泡构成,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并与皮下浅筋膜层纤维相连成Cooper韧带,每一个腺叶有单独的导管,呈放射状开口于乳头,乳腺,正常由浅至深为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层腺体(乳房后间隙)浅筋膜深层胸大肌,乳腺淋巴回流,乳腺淋巴引流 主要的淋巴回流,集中汇合于腋窝,然后至锁骨下群。内下膈上淋巴结内侧胸骨旁外上腋尖外侧腋胸肌回声:乳腺-甲状腺-胰腺-肝-脾-肾,肝的形状与位置,前面观,肝镰状韧带,肝的韧
3、带,1 镰状韧带 为矢状位自肝膈面连至膈和腹前壁的双层腹膜趋襞,内有左脐V和附脐V。左脐静脉由脐经镰状韧带的游离缘连至门静脉左支脐隐窝,与静脉导管共一直线,出生后数天闭合成为肝圆周韧带的纤维索.2 肝圆韧带 镰状韧带的游离缘张于脐和脐切迹之间.3 冠状韧带 膈和肝外形右叶后面之间的双层腹膜返折,有前后叶之分,两叶之间为肝的裸区。4 左、右三角韧带.,肝前面观,肝下面观,镰状韧带,静脉导管韧带,肝上面观,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镰状韧带,肝下面观,第一肝门第二肝门第三肝门,肝圆韧带裂,静脉韧带裂,右切迹,后面观,裸区,Glissons系统,出入肝的管道有四种(淋巴管除外),其中肝固有A、肝门V、肝管
4、均从第一肝门进出,它们在肝内各级分支及属支均伴行,并共同为结缔组织鞘所包绕(A、V游离于鞘中,肝管贴于鞘壁),此管道系统称之为Glisson系统,肝内门静脉,肝门V主干,长约6-8CM,宽约1.5CM,是最粗大的。行径:胰颈后-十二指肠上部后方十二指肠韧带肝门,肝门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段:,横部,角部,囊部,直部,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而成,肝固有动脉,来源于肝总A,在十二指肠韧带内居门V前,肝管左侧,偶有居后方者,在十二指肠上部上方发出胃右A腹腔干:脾A 胃左A 肝总A:胃十二指肠 肝固有A:肝左A,肝右A,肝静脉,肝小叶下V汇合成许多支肝V,称肝V系。肝V在IVC沟离肝汇入IVC肝
5、后段;大部分在IVC沟上端汇入IVC,此处称第二肝门。其余肝V汇入IVC的位置较分散,但又相对集中在IVC沟下缘处,此处称第三肝门。肝V及主要属支行走在Glisson系统的各级分支之间,也即肝V所行走的平面没有Glisson主干,因此,以肝V属支作为肝的分叶分段依据有很重要的外科应用意义。,肝V,胆管,胆道组成 肝内胆管由肝内毛细胆管汇合成小叶间胆管,再汇合成段肝管(三级分支)、叶肝管(二级分支),在近肝门处汇总成左、右肝管(一级分支)。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长约34cm,直径4-6mm。肝总管背侧有右肝动脉横行通过,右肝动脉在门脉和肝总管之间穿行,是肝总管定位标志之一。,肝内胆道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声 医学 解剖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6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