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存储管理.ppt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存储管理.ppt(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操作系统,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操作系统,2,3.1 引论 3.2 存储管理 3.3 处理器管理 3.4 设备管理 3.5 文件管理 3.6 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第三章 操作系统,3,3.1 引论,3.1.1 什么是操作系统3.1.2 操作系统的分类3.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3.1.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3.1.1 什么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各种软件构成层次关系,硬件是核心(裸机)。,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系统实用程序,应
2、用软件,操作系统设计人员,程序员,最终用户,第三章 操作系统,6,手工操作阶段早期批处理阶段执行系统阶段多道程序系统手工操作阶段:程序的读入、编译、装配和执行都由操作人员人工控制。速度慢、效率低。早期批处理阶段:早期联机批处理:早期脱机批处理-用磁带进行I/O 操作,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时间,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三章 操作系统,7,3.执行系统阶段采用通道和中断技术,实现 I/O 与处理机并发运行。通道是一种硬件,它控制一台或几台外设,使外设和内存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而与CPU无关。中断技术使系统能暂时中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向中断处理程序,而被终止的程序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恢复运行。各种中断程
3、序及负责输入输出的控制程序统称为执行系统,常驻内存。,第三章 操作系统,8,4.多道程序系统执行系统中,CPU一次只能执行一个作业。多道程序是指在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若干道程序。系统按照各个程序在各个时刻对资源的需求进行时间分配。,3.1.2 操作系统的分类,三大类: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多道内存中可存放多道作业;批处理用户与作业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用户不能直接控制作业的运行。作业用户要求计算机执行的工作。由作业步组成。,作业被调入系统,先存放在外存缓冲区中,形成作业队列,系统按照一定的调度原则或根据作业的优先程度从作业中调出一个或多个作业进入内存运行。适用于大型计
4、算机系统,要求对资源的分配及作业的调度有精心的设计,管理功能强。,第三章 操作系统,10,3.1.2 操作系统的分类,分时系统:多个用户分享同一台计算机,将CPU在时间上分割成很小的时间段,称为时间片,系统将CPU的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用户,每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直接控制程序的运行,进行人机交互。由于时间片分割很小,使每个用户感觉自己独占计算机一样。(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单道分时:内存中只留一道作业,开销大。前台和后台分时:前台无作业时运行后台作业。多道分时:内存放多道作业,轮流运行,不必调进调出。,第三章 操作系统,11,实时系统:特点:要求对外部发生的随机事件作出及时响应,并对它进行及
5、时处理。适用于工业控制系 或事务处理系统。有较强的中断处理机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3.1.2 操作系统的分类,三种操作系统经常组合起来使用,形成通用操作系统。,实时过程控制:用于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导弹发射和飞机 飞行等控制实验过程控制。实时信息处理:对信息作及时处理,用于机票预订、银行或 商店的数据处理等,操作系统的功能(5个)处理器管理:解决CPU的分配策略、实施方法,以及资源的分配和回收等。(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调度、进程通信)存储管理:解决多道程序在内存中的分配,当进程被撤消时回收分配出去的内存,通过对内外存联合管理来扩大存储空间。(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内存扩充)设备管理:对设备
6、进行分配、调度,为用户使用I/O设备提供方便的命令和操作界面。(设备分配、传输控制、设备独立性),3.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操作系统的功能文件管理(文件系统):唯一地标识计算机系统中的每组信息,以便能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访问和控制。(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操作管理、文件保护)用户接口:提供两种用户接口,以便用户提出 请求和说明服务。程序一级的接口:用户可在程序中直接调用,通过系统调用命令向系统提出各种 资源请求和服务请求。作业控制语言和操作命令:批处理系统中采用。(分时和实时系统中用户通过终端和键盘提出请求),3.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第三章 操作系统,14,2.操作系统
7、的特性(4个基本特性)并发性:(OS的最根本特性)可同时运行多道程序,操作系统需解决各活动之间的切换,控制各活动之间的影响及同步操作等问题。共享性:资源共享。相关问题是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相互依存,同一程序、相同的数据要求运行结果是确定的。但系统对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件的响应应该是不确定的,如程序运行中的错误处理及各种外设的中断申请都应该是不确定的。虚拟性:物理上的实体逻辑上的对应物。,3.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第三章 操作系统,15,3.2 存储管理,3.2.1 存储管理的功能及有关概念3.2.2 实存储管理3.2.3 虚拟存储管理,3.2.1 存储管理的功能及有关概念
8、,存储管理分为两大类:实存储管理虚拟存储管理。,第三章 操作系统,17,1、存储器的分级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又称缓存,速度快、容量小、价格贵,用来存放使用最频繁的信息,以及缓冲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差。主存储器:又称内存,是程序运行时存放系统和用户的指令及数据的设备。外部存储器:又称外存,如硬盘、磁盘、光盘等;存取速度慢、容量大、价格便宜;可以存放大量的系统和用户的程序及数据;不能由CPU直接读取。,2、存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解决如何合理分配内存空间保证以保证各作业互不冲突,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内存分配、地址转换、存储保护和内存扩充),第三章 操作系统,19,2、
9、存储管理功能,2)地址转换或重定位地址空间和存储空间 名空间:源程序存放的空间(一般从0开始)地址空间:目标程序占有的地址范围(逻辑地址或相对地址的集合)存储空间:目标程序装入内存后占用的一系列物理单元的集合(物理地址或绝对地址),重定位:当用户程序调入内存时,需把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同时要对程序中与地址相关的指令进行修改,这一过程称为重定位。静态重定位:通过CPU中一对界地址寄存器来实现。集中一次进行地址转换,在执行过程中不再改变。下界:作业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上界:作业在内存中的终止地址,第三章 操作系统,21,动态重定位: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进行,当CPU访问内存指令时由动态变换机构自动进
10、行地址转换。,3)存储保护:在静态重定位系统中,应满足D x L,否则执行错误处理程序。对动态重定位系统的存储保护将结合有关的存储方式来讨论4)内存扩充:当作业的地址空间大于分配到的存储空间时需采取内存扩充技术。常采用的内存扩充技术:覆盖、交换、虚拟存储,第三章 操作系统,22,3.2.2 实存储管理,分区分配可重定位分区分配覆盖技术交换技术,当作业要求调入内存时,存储管理要提供一个不小于作业地址空间的连续存储空间,当空间不够时,常采用覆盖或交换技术扩充内存。几种常用的实存储管理方法:,第三章 操作系统,23,1、分区分配:适应于小型、微型机上的多道系统,思想: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
11、分配给一个作业,用静态重定位方式进行地址转换,用硬件措施保证各作业互不干扰。划分方式上有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两种。固定分区分配:存储器事先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分区,存储管理程序根据调入内存作业的最大存储量,找出一个足够大的分区分配给它。系统为每个分区设置一个目录,说明该分区的大小、起始位置、分配状况等信息,所有分区目录构成一个内存状态表。特点:分区大小固定,状态表的结构可以是顺序表也可以是链表;分区的分配和回收算法简单。缺点:内存利用率低,有“碎片”,作业所需空间和分区大小不一定恰好相等。,312kB320kB352kB384kB504kB1024kB,内存,内存状态表,返回,第三章 操作系
12、统,25,例:某系统使用固定分区分配管理,现有1k、9k、33k、121k多道作业进入内存,画出占有空间情况,问浪费多大?,空余空间:7233111=72k,第三章 操作系统,26,2)可变分区分配(动态存储管理):内存利用率高只有当作业调入内存时,才按作业大小建立分区,当作业执行完后又释放此空间。采用链结构来构造分区目录。空间分配:由于多作业调入内存运行,有些作业运行结束后释放所占空间,内存区呈现占用块与空闲块交叉存在的状态,如图3.8所示。在每块开始与结束的几个字节中存放有关本块状态的信息,称为控制信息区,并把所有的空闲块链成一个双向链表,如图3.9所示。其中,L link和 Rlink为
13、链表左右指针,tag=0表示空闲块,tag=1表示占用块,size 是本块的大小,up link 为本块的起始地址。,第三章 操作系统,27,可变分区分配,图 3.8,图 3.9 控制信息区,占用块,空闲块,第三章 操作系统,28,空间分配例题,设某系统用户区大小为5000字节,地址为1 5000,初始状态如下图a所示,依次分配给5个作业P1 P5,作业占用区大小分别为1000,300,600,900,700。P0 为余下的空闲块,各占用块和空闲块情况如下页图b和c所示。,图 a,1001,1301,2801,1901,图b占用块,图c空闲块,av,3501,第三章 操作系统,30,空间回收:
14、当作业执行完毕后,系统将空间收回,插入到空闲块链表中,但插入时还要判断左右相邻块是否空闲,若是则合并成一个较大的空间,它可通过每一块中头尾的控制信息区的tag标志来判断。设当前回收块起始地址为p,大小为n,则应判断它左邻居p-1和右邻居p+n的tag是否为0,若不为0则将当前回收块插入到空闲块链表中。若出现有tag为0的相邻块,则应修改原空闲块的大小,将本回收块和相邻块合并。,P-1,P,P+n,n,第三章 操作系统,31,空间回收例题在空间分配例题中,当作业P4完成后,应回收P4分区到空闲块链表中,见图a;当P5作业完成后,回收使由于其左右邻居均为空闲块,因此应进行合并,见图b所示。,3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操作系统 存储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5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