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微生物染色方法.ppt
《常用微生物染色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微生物染色方法.ppt(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常用微生物染色方法,1、革兰染色2、抗酸染色3、墨汁染色,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原理,一 通透性学说二 等电点学说三 化学学说,G-/G+细菌细胞壁比较示意图,肽聚糖层,磷脂层,LPS,磷壁酸,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致密,肽聚糖层很厚,脂类含量较少,酒精不易渗入,而且95酒精可使细胞壁脱水,间隙变小,通透性降低,阻碍结晶紫-碘复合物渗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疏松,肽聚糖层很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均含有大量脂质,易被酒精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细胞内的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酒精溶解洗出而脱色。,原理一 通透性学说二 等电点学说三 化学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等电点(pH 2-3)比革兰氏阴
2、性菌等电点(pH 4-5)低,加之媒染剂碘为弱氧化剂能降低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因此在同样的pH的染色环境中,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阴性菌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能牢固结合,不易被酒精脱色。,原理一 通透性学说二 等电点学说三 化学学说,革兰氏阳性菌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其可与结晶紫-碘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因而不易被95酒精脱色;而阴性菌中此物质含量较少,因而吸附染料量很少,分子量也较小,故易被酒精脱色。,原理一 通透性学说二 等电点学说三 化学学说,细菌涂片的制备,涂片:取一张洁净载玻片,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取一环生理盐水于玻片中央,再将接种环灭菌,取菌与生理盐水磨匀,涂布成1cm1cm大小区域的
3、均匀薄膜,使盐水磨成灰白色为宜,接种环灭菌后放回试管架。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将标本片涂抹面向上,置酒精灯火焰上半尺高处慢慢烘干。固定:常用火焰加热法,手执载玻片一端,标本面向上,迅速来回通过火焰三次。,注意点 取菌量不可太多,涂片应均匀,否则影响染色结果 干燥时切忌高热,以免细菌变形 固定时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不可长,以防涂抹面 烧焦及玻片烧裂固定的目的杀死细菌,使菌体蛋白凝固,染料易于着色改变细菌通透性,以利于染料进入细胞内使菌体与玻片粘附牢固,在染色时不致被染 料和水冲掉,BASO快速革兰染色,初染:加龙胆紫液染色10秒,水洗,甩干媒染:加碘液数滴,染色10秒,水洗,甩干脱色:加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微生物 染色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