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3年水稻旱育秧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方案.docx
《XX县2023年水稻旱育秧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2023年水稻旱育秧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2023年水稻旱育秧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方案自去年7月连续晴热高温干旱天气以来,我县降水量较往年极端偏少,据初步统计,冬水田的蓄水面积不足全县水田面积的20%,XX片区尤为严重,塘、库、堰(含小溪沟)蓄水量在最低水位线甚至以下,可预见全县大范围会出现旱情,春耕生产形势严峻。为科学有效应对旱情,保障水稻正常育秧移栽,全县将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即可节约用水,又可适时延长水稻苗龄,确保水稻正常移栽,为水稻高产稳产打牢基础。为确保旱育秧成功,要抓好苗床准备和肥水管理,同时做好秧苗、苗床病虫害防治,结合我县旱育秧实际,制订水稻旱育秧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方案,请积极推广落实。一、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症状
2、(一)立枯病:旱育秧立枯病普遍发生较重,以二至三叶期前后发病较多,常表现为“黄枯型”(遇较长时间持续低温)和“青枯型”(冷后暴晴)死苗。黄枯死苗最初表现为早晨叶尖不吐水,中午卷叶,叶片逐渐枯黄,根系变褐,白根少,茎基部变褐软腐,拔时易断。青枯死苗常急性发生,表现为叶片内卷成筒状,叶色青灰,茎基部呈污绿色,很快整株萎蕉枯死,立枯病在田间常成簇、成片发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二)恶苗病:水育秧改为旱育秧后,恶苗病将成为水稻秧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田块病株率可达50%以上。染病秧苗一般在两叶一心后,表现出徒长症状,病苗迅速长高,比正常苗高1/3以上,茎和叶片细长,苗色淡黄,发根数少,严重地出现死苗
3、。(三)苗瘟:苗瘟是稻瘟病菌为害水稻秧苗期造成,多数在秧苗三叶期后发病,旱育秧苗瘟发生相对较轻。染病秧苗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成梭形病斑,病斑两端常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外围有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边缘或背面常有灰绿色的霉。病斑多时,可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斑,严重发生的秧田远望像火烧似的。(四)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旱育秧危害较大的虫害,常见的有蜷站、土蚕(地老虎)、蚯蚓等,害虫主要咬断秧苗土表茎基部,形成无根苗;或钻隧道,造成根系松动,使秧苗失水黄化,逐渐枯死,在田间可查见害虫或隧道。由于旱育秧秧龄短、生长快,其他虫害明显少于水育秧。二、综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2023 水稻 育秧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4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