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电磁波的实验报告.doc
《电磁场电磁波的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场电磁波的实验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实验一 电磁场参量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1、 在学习均匀平面电磁波特性的根底上,观察电磁波传播特性互相垂直。2、 熟悉并利用相干波原理,测定自由空间电磁波波长,并确定电磁波的相位常数和波速。二、 实验原理两束等幅、同频率的均匀平面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从一样或相反方向传播时,由于初始相位不同发生干预现象,在传播路径上可形成驻波场分布。本实验正是利用相干波原理,通过测定驻波场节点的分布,求得自由空间电磁波波长的值,再由 ,得到电磁波的主要参量:和等。 本实验采取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设入射波为,当入射波以入射角向介质板斜投射时,则在分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和折射波。设介质板的反射系数为R,由
2、空气进入介质板的折射系数为,由介质板进入空气的折射系数为,另外,可动板和固定板都是金属板,其电场反射系数都为-1。在一次近似的条件下,接收喇叭处的相干波分别为,这里 ;其中。又因为为定值,则随可动板位移而变化。当移动值,使有零指示输出时,必有与反相。故可采用改变的位置,使输出最大或零指示重复出现。从而测出电磁波的波长和相位常数。下面用数学式来表达测定波长的关系式。在处的相干波合成为或写成 1-2式中为了测量准确,一般采用零指示法,即或,n=0,1,2.这里n表示相干波合成驻波场的波节点数。同时,除n=0以外的n值,又表示相干波合成驻波的半波长数。故把n=0时驻波节点为参考节点的位置又因1-3故
3、或 (1-4)由1-4式可知,只要确定驻波节点位置及波节数,就可以确定波长的值。当n=0的节点处作为第一个波节点,对其他N值则有:n=1, ,对应第二个波节点,或第一个半波长数。 n=1,,对应第三个波节点,或第二个半波长数。 n=n, ,对应第n+1个波节点,或第n个半波长数。把以上各式相加,取波长的平均值得 1-5代入得到电磁波的参量等值。三、 实验步骤(1) 整体机械调整:调整发射喇叭,接收喇叭,使其处于同种极化状态。(2) 安装反射板,半透射板:注意反射板轴向成90度角,半透射板轴向与轴向成45度角,并注意反射板的法向分别与轴向重合。(3) 将所有调整到位局部用螺钉锁紧,调整发射端的衰
4、减器以控制信号电平,使表头指示为80。(4) 旋转游标使可移动反射板的起始位置在最右侧或最左侧,用旋转手柄移动使所有节点位置处,表头指示都为0.此时说明整个系统调整到位。(5) 测量:用旋转手柄使反射板移动,从表头上测出n+1个零点,同时从读数机构上得到所有节点位置,并记录。(6) 连续测量3次,用公式1-5计算波长,并将3次波长求平均值,取3或4即可。(7) 用所测波长计算值。四、 实验数据试验次数n1234微安表零指示mm11.34226.45843.03958.692五、 实验结果整理,误差分析;误差=误差分析:原因可能有: 系统误差。由*些固定不变的因素引起的。在一样条件下进展屡次测量
5、,其误差数值的大小和正负保持恒定,或误差随条件改变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 由*些不易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在一样条件下作屡次测量,其误差数值和符号是不确定的,即时大时小,时正时负,无固定大小和偏向。随机误差服从统计规律,其误差与测量次数有关。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平均值的随机误差可以减小,但不会消除。例如:微安表读数存在一定的误差;装置摆放多靠目测,难以保证垂直、对准、水平等条件严格满足,如两个喇叭口不水平; 粗大误差 与实际明显不符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实验人员粗心大意,如读数错误,记录错误或操作失败所致。这类误差往往与正常值相差很大,应在整理数据时依据常用的准则加以剔除。减小误差:1选定适宜的实
6、验仪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需要仔细考虑。2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方法操作。3熟练掌握各种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准确读数。4创新,直接改良测量方法六、 思考题用相干波测电磁波波长时,如图假设介质板放置位置转90度,将出现什么现象.这时能否测准.为什么.答:原测量方法时 Er1= -Rn Tn0 TnEie-i1 Er2= -Rn Tn0 TnEie-i2 转后 Er1= -Rn Eie-i1 Er2= -Rn Tn0 TnEie-i2 这将使得由Tn0 Tn所产生的幅度 相位变化也计入两相的和中,因此很可能无法产生明显的驻波分布。因此不能准确测量值。七、 心得体会本实验初步研究学习了电磁波根本参
7、量的测量方法,从直观上得到了电磁波作为一种非机械波但仍具备波的根本特性的结论。本次实验进展得较为顺利,期间得到的结果也比拟理想。我和我的伙伴在进展第一次实验就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误差在十分微小,这主要是我们开场调节装置时就非常到位,就像教师在课上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次实验是第一次做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在熟悉了电磁波参量的测量手段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的根底上,从很多方面学习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二 均匀无耗媒质参量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1) 应用相干波节点位移法,来研究均匀无损耗媒质参量的测试。(2) 了解均匀无损耗媒质中电磁波参量与自由空间电磁波参量的差异。(3) 熟悉均匀无损耗媒质
8、分界面对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的特性。二、 实验原理媒质参量一般应包括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两个量。它们由媒质方程来表征。要确定,总是要和E,H联系在一起,对于损耗媒质来说,而且与频率有关。本实验仅对均匀无损耗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进展讨论,最终以测定相对介电常数来了解媒质的特性和参量。用相干波原理和测驻波节点的方法可以确定自由空间电磁波参量。对于具有的均匀无耗媒质,无法直接测得媒质中的值,不能得到媒质参量值。但是我们利用类似相干波原理装置如下图在前,根据对板放置前后引起驻波节点位置变化的方法,测得相对变化值,进而测得媒质的值。首先固定,移动使出现零指示,此时的位置在处,由于板的引入使得指示不再为零。我们把喇
9、叭辐射的电磁波近似地看作平面波。设接收喇叭处的平面波表达式为由于处存在厚为的媒质板非磁性材料的媒质使处的之间具有相位差因。这里相当于板不存在时,相应距离所引起的相位滞后,因此得到时媒质板总的相位滞后值为2-1为了再次使实现相干波零指示接收,必须把连同板向前推进,造成一个相位增量,其值是2-2从而补偿了板的相位滞后,使整理上述式子得2-3 2-4 2-5 2-6根据测得的值,还可以确定该媒质与空气分界面上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R,T。当平面波垂直投射到空气与媒质分界面时,利用边界条件得2-72-8当平面电磁波由媒质向自由空间垂直投射时,相应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为2-9 2-10由表达式可看出,当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磁场 电磁波 实验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