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肾衰竭.ppt
《病理生理学肾衰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肾衰竭.ppt(7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讲述内容,肾脏的生理功能 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肾脏的生理功能,排泄废物、毒物调节水电平衡调节酸碱平衡调节血压分泌肾素(renin)、促红素(EPO)、前列腺素(PGs)、活化VitD3灭活PTH和胃泌素,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正常功能代谢,肾脏的特性,1.强大的储备能力,2.肾血流的自我调节,3.功能代偿及代偿性肥大,概念 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导致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潴留,并伴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肾衰竭(renal failure)尿毒症(ure
2、mia),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概念各种病因引起双侧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 肾小球滤过率(GFR)迅速下降,尿量和尿成分的改变、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肾前性(prerenal)肾性(intrarenal)肾后性(postrenal),acute renal failure病因与分类,原因:肾灌流量急剧下降(常见于休克早期)特点:功能性损害 及时复灌可恢复,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原因:肾以下的尿路梗阻 双侧输尿管结石、炎症、肿瘤、前列腺肥大特点:早期属功能性损伤 晚期出现器质性损害,肾后性急性肾衰
3、竭,原因:肾实质的损伤特点:器质性损害,肾性急性肾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狭义肾衰竭),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休克所致持续严重的低血压)肾中毒 重金属:砷、汞、铋、铅 有机溶媒:甲醇、CCl4 药物:抗肿瘤药物;氨基甙类抗生素 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 内源性毒性物质: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尿酸,中心环节:,ARF发病机制-中心环节,GFR=滤过系数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前性,肾后性,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管的损伤,肾血流量急剧减少,肾内血流重分布,肾小管阻塞,原尿返漏,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GFR降低的发病机制,ARF发病机制-
4、小结,acute renal failure 发病机制-小结,每种具体的病因引起的ARF涉及到一项或者多项机制,acute renal failure 发病机制-病例1-失血性休克,acute renal failure 发病机制-病例1-失血性休克,acute renal failure 发病机制-病例2-挤压综合征,挤压综合症(crush syndrome):在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挤压解除后出现的,临床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广泛性软组织挫伤的伤者晚发性死亡的常见原因。,acute renal failure 发病机制-病例2-挤压
5、综合征,acute renal failure 临床过程和功能、代谢变化,少尿型非少尿型,肾性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少尿型ARF-少尿期,少尿或无尿,尿成分改变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平均持续714天,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死亡三角”:酸中毒、低血钠、高血钾,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少尿型ARF-多尿期,少尿期后,尿量增加到 400 mL/d 以上,可达 35 L/d 肾血流量和GFR逐渐恢复 肾小管上皮新生,但钠水重吸收功能依然低下 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 代谢产物滤出,渗透性利尿,危险: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大量失水失钠,低血压、休克、低钾。意义:多尿期持
6、续时间约2周,可转入恢复期。,少尿型ARF-恢复期,尿量恢复到正常 非蛋白氮含量下降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 肾小管功能恢复需要数月甚至更长,少数患者转变为慢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临床表现-非少尿型ARF,少尿不明显,1280 mL/d 左右尿渗透压和相对密度较低 尿钠高尿中细胞和管型少GFR降低,出现氮质血症和代酸,部分患者有高钾血症 肾小管损伤程度低,预后较好 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化为少尿型,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纠正酸中毒 3.控制氮质血症 4.防治感染5.合理提供营养 6.血液净化疗法,预防1.控制原发病或致病因素 2.合理
7、用药 3.利尿 降低肾小管内压以增加GFR,(1)ATN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2)预防和处理高钾血症,患者,女,35岁。患“肾小球肾炎”、反复浮肿20年,尿闭1天急诊入院。患肾炎后反复眼睑浮肿。6年来排尿每天10余次,夜尿45次,2000ml/天。其间发现:BP 160/100 mmHg,Hb 4070 g/L,RBC 1.31.761012/L。尿蛋白+,RBC、WBC、上皮细胞02/HP。3年来夜尿更明显,尿量约 3000ml/天,比重1.010左右。全身骨痛并逐渐加重。近10天来尿少、浮肿加重,食欲锐减、恶心呕吐、腹痛。全身瘙痒、四肢麻木轻微抽搐。一天来尿闭,症状加重急诊入院。,chr
8、onic renal failure 病例,T 37、R 20次/min、P 120次/min、BP 180/100 mmHgHb 47 g/L(110 g/L)WBC 9.6 109/L血磷:1.9mmol/L(1.2mmol/L)血钙:1.3mmol/L(2.5mmol/L)尿蛋白+,RBC 1015/Hp,WBC 0-2/Hp,上皮 0-2/Hp,颗粒管型 2-3/LPX线检查:双肺正常,心界略扩大,手骨质普遍性稀疏、骨质变薄。,chronic renal failure 病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概念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进行性、不可
9、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chronic renal failure 病 因,凡是能引起肾实质慢性破坏的疾患均能导致慢性肾衰竭 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小管间质疾病 慢性肾盂肾炎、尿酸性肾病、多囊肾、肾结核、放射性肾炎 肾血管疾病 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尿路慢性梗阻 肿瘤、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chronic renal failure 病 因,尿路梗阻,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发
10、病过程,发病机制,1.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chronic renal failure 发病机制-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受损肾单位,健存肾单位,慢性肾脏疾患,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吸收,分泌,代偿性肾单位肥大,受损肾单位,健存肾单位,发病机制-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是反映肾功能下降程度和判断其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可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行早期干预。,尿蛋白 炎症介质 补体成分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肾小管肥大或萎缩 间质炎症和纤维化 肾小管管腔堵塞,发病机制-矫枉失衡(trade-off),机体为了矫正某些内环境紊乱而引起新的内环境失衡。,GFR降低,血钙降低,分泌甲状旁腺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衰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