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消化.ppt
《生理学消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消化.ppt(9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消 化,Digestion,第一节概 述,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概 述,消化方式: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食物分解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食物,概 述,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小分子营养物质,消化道粘膜,血液淋巴液,消化,吸收,部位:除口、咽、食管上段、肛门外括约肌以外的平滑肌,概 述,消化道平滑肌特性,一般特性:兴奋性低 自律性慢且不规则 有紧张性 伸展性大 对牵张、温度、化学刺激敏感,自身特性:1、静息膜电位:-50-60mV、不稳定 K+向膜外扩散(多)Na+内流、Cl-外流(少)Na+K+泵生电作用,概 述,消化道平滑肌特性,
2、概 述,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2、慢波电位:基本的电节律:钠钾泵的活性的周期性改变,慢波的频率变动在312次/分钟,慢波由存在于纵行肌与环行肌之间的间质细胞产生。决定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和方向。起步点为纵、环形肌间的Cajal细胞,概 述,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3、动作电位:时程长(1020ms)、幅值低 去极化以Ca2+内流为主、K+外流 动作电位频率越高,平滑肌收缩幅值越大,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概 述,消化道平滑肌特性,综上所述,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而动作到位是在慢波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慢波电位本身虽不能引起平滑肌收缩,但却被认为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
3、波,它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概 述,消化腺分泌功能,消化腺分泌总量:68 L/d,消化液成分:有机物、离子、水,消化液功能:分解食物成分 为消化酶提供pH环境 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保护消化道粘膜,消化腺分泌是主动活动,概 述,胃肠神经支配,内在神经系统外来神经系统,概 述,胃肠神经支配,内在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消化管壁内的神经元 短的神经纤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特点:神经元数目多、释放的递质和调质种类多,概 述,胃肠神经支配内在神经系统,粘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消化道粘膜下,Ach、VIP,腺细胞,纵行肌、环行肌间,兴奋性(Ach、P物质)
4、,抑制性(VIP、NO),支配平滑肌,部位,释放物,功能,上皮细胞,粘膜下血管,中间NC联系,概 述,胃肠神经支配外来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支配,1)起源:T5-L22)节后纤维支配:内在神经系统、胃肠平滑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3)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4)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运动,抑制腺体分泌,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支配,1)分布:横结肠以上是称迷走N,以下称盆N节前纤维与内在神经系统形成突触联系,发出节后纤维支配胃肠平滑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2)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极少数为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肽类物质3)作用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增强,腺体
5、分泌增加,括约肌舒张。,四、胃肠激素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胃肠肽)种类:40多种,数量超过体内内分泌腺细胞总和,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胃肠内分泌细胞:开放型,闭合型.分泌形式:远距离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自分泌、腔分泌,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见表。,3.营养作用:促消化管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如:,(三)胃肠激素的作用,胃肠,食物,抑胃肽,B细胞,胰岛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壁细胞增生,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DNA RNAProtein,三大胃肠激素,(四)脑
6、-肠肽(brain-gut peptide)概念: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双重分布的肽,称“脑-肠肽”。,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一.唾液及其作用,口腔内消化,唾液腺:腮腺 颌下腺 舌下腺 散在小唾液腺,唾液及其作用,口腔内消化,唾液及其作用,唾液成分:水 99 无机物(Na+、K+、HCO3-、Cl-、气体分子)有机物(粘蛋白、球蛋白、唾液淀粉酶等)唾液性质:中性(pH 6.67.1),低渗液,(二)唾液的作用,湿润口腔、溶解食物利于消化、清洁口腔杀菌、水解淀粉、排泄,(三)唾液分泌的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口腔内消化,唾液分泌的调节,机械,延髓中枢,副交感神经 唾液分泌(多稀薄),交感神经
7、唾液分泌(少粘稠),化学,温度,条件反射:形状、颜色、气味,“望梅止渴”,非条件反射,二、咀嚼 概念:由咀嚼肌协调,顺序收缩所组成的 反射动作作用:1.弄碎,与唾液混匀形成食团利于吞咽 2.反射性引起胃,胰,肝等的活动及胰岛 素的分泌,为以后消化创造条件 三、吞咽 概念:食物从口腔进入胃内的一系列反射动作 分期:口腔 咽(随意)咽 食管 上端(二关一开)食管 胃,第三节胃内消化,胃 内 消 化,胃的分泌,外分泌腺 1、贲门腺:胃与食管连接处,分泌粘液。2、泌酸腺:胃底、胃体,壁细胞盐酸和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粘液颈细胞粘液 3、幽门腺:幽门,分泌碱性粘液内分泌细胞:G细胞(胃泌素)、D细胞
8、(生长抑素),胃 内 消 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一)胃液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pH0.91.5,无色液体,正常成人分泌量约1.52.5L天,包括无机物(HCl、Na、K、Cl等)和有机物(粘蛋白、消化酶等)1 盐酸,也称胃酸(游离酸+结合酸)壁细胞基础酸排出量:正常人空腹时盐酸的排出量,一般为0 5mmol小时。最大酸排出量:在食物或药物的刺激下,盐酸排出量,正 常人为2025mmol/小时。,胃 内 消 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酸(HCl):最大排出量取决于壁细胞数量、功能状态 基础酸排出量05mmol/h HCl分泌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过程(质子泵),胃 内 消 化,胃液的性质
9、、成分和作用,1、H+来源于胞浆中的H2O2、OH-+CO2=HCO3-,HCO3-与Cl-交换入血3、交换入胞的Cl-,经Cl-通道出胞,形成HCl4、K+是质子泵泌H+前提,胃酸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 2、蛋白质变性 3、杀灭食物中的细菌 4、利于小肠内铁、钙的吸收 5、HCl入小肠,引起胰泌素、缩胆囊素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3)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粘液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泌酸腺颈粘液细胞、贲门腺、幽门腺粘液的主要成分:糖蛋白粘液作用(1)润滑(2)保护(3)降酸度(4)减慢H的扩散碳酸氢盐:胃粘膜非泌酸细胞分泌,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
10、icarbonate barrier):胃粘膜表面粘液和碳酸氢盐(由表面粘液细胞分泌)共同形成的一道生理性屏障,可有效保护胃粘膜。特点:粘度大,表面pH为2.0,上皮细胞面为7.0。胃黏膜屏障: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和相邻细胞侧膜之间存在紧密连接,这种结构可防止胃腔内的H+向粘膜上皮细胞内扩散。,(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分泌:壁细胞 成分:糖蛋白 作用:促进VitB12的吸收,影响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胃的分泌,胃液分泌的调节,消化期的胃液分泌,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肠嗜铬样细胞 组胺,(二)胃液分泌的调节,1.影响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Ach,G细胞 胃泌素,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消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