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二章.ppt
《大学物理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第二章.ppt(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 金属的塑性成形,基本要求:了解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和常用塑性 成形工艺。重点难点:模膛锻造成形工艺和薄板冲压成形工 艺,包括各种成形模具结构、基本工序 和典型零件的工艺制订。,2.1 金属塑性成形的工艺基础,一、概述定义:利用锻压设备并借助加工模具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坯料的尺寸和形状,并改善其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获得所需毛坯或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常见的塑性成形方法有:锻造、冲压、挤压、轧制、拉拔等。,优点:(1)组织与性能优于铸件和切削加工件。(2)材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高。(3)效率高、成本低。,二、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基础1、变形种类弹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
2、形;当外力消失后,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也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当外载荷在材料内部所产生的内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以后,即使去掉外载荷,变形也不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注意:塑性变形发生时一定伴随有弹性变形的存在。当外力去除后,弹性变形必将消失,即发生“弹复”现象。弹复对某些压力加工件(如弯曲件)的加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必须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2、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1)单晶体塑性变形 在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的晶粒内部产生了滑移和孪生,晶粒间也产生了滑移并转动。单晶体受正应力拉伸 单晶体的刚性滑移 孪生变形 位错运动,2)多晶体塑变 多晶体是由许多晶格位向不
3、同的晶粒所组成的,其塑性变形可视为各个单晶体塑性变形的综合效应。,三、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1)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金属内部的晶粒也由原来的等轴晶粒变为沿加工方向拉长的晶粒,当变形度增加时,晶粒被显著拉长成纤维状,这种组织称为冷加工纤维组织。平行于纤维组织方向上强度、塑性和韧性就相应提高,而垂直于纤维方向上塑性和韧性则降低。,(1)加工硬化: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随变形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加工硬化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压力加工中,加工
4、硬化增大了材料继续变形的阻力。通过加工硬化可以提高金属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加工硬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现象,具有自发地回复到稳定状态的倾向。,2)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2)晶粒择优取向,形成变形织构,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各晶粒的晶格位向会沿变形方向发生转动,当变形量很大时,金属中每个晶粒位向大体趋于一致,此种现象称为择优取向,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变形织构。织构现象使金属呈现各向异性,这对金属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织构板材冷冲筒形制品时,由于不同方向上的性能差异,变形不一致,冲出的产品壁厚不均匀,边缘不整齐,形成所谓制耳。,残余内应力:是指去除外力后,残留在金属
5、内部的应力,它主要是由于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不均匀而造成的,内应力是一种弹性应力,在整个工件中,它处于一种暂时平衡状态,在压应力附近必有一拉应力与之相平衡。,2、冷变形后金属再加热时组织与性能变化,1)回复 随着温度的升高,已产生加工硬化的金属其晶格的扭曲程度减小,内应力降低,但金属组织还没有显著变化的现象。T回=(0.250.3)T熔,2)再结晶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已发生回复的金属开始以某些碎晶或杂质为核心形成新的晶粒,从而消除了加工硬化的现象。T再=0.4T熔,1)热变形:指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同时存在加工硬化和再结晶两个过程,但其加工硬化随时被再结
6、晶所消除,因而在此过程中表现不出加工硬化现象。,3、热变形和温热变形,特点:(1)金属的致密度提高,铸件进行热变形加工后,铸件中的气孔、缩松等被压合在一起,使金属的致密度提高。(2)组织细化、力学性能提高。热变形能使坯料粗大的铸态组织碎化,然后转化为细化的再结晶组织,从而提高力学性能。(3)出现锻造流线,金属性能呈现异向性。,热变形时,金属的脆性杂质被打碎,顺着金属主要伸长方向呈碎粒状或链状分布,塑性杂质随金属变形沿主要伸长方向呈带状分布再结晶过程中,晶粒形状发生改变,而夹杂物却仍然保留原来的分布形态,使金属热变形后的细小均匀再结晶组织内留有明显的夹杂物痕迹,称为锻造流线或锻造流纹,它使金属呈
7、现异向性。锻造流线的明显程度与金属的变形程度有关,变形程度越大,锻造流线越明显。变形程度常用锻造比Y表示:,拔长时的锻造比为 Y拔Fo/F 镦粗时的锻造比为 Y镦Ho/H 式中Fo/F分别为坯料变形前后的横截面积;Ho/H分别为坯料变形前后的高度。,生产实践表明,当Y锻2时,铸态组织中的疏松、气孔被压合,组织得到细化,工件纵向和横向的力学性能均有显著提高。当 Y锻25时,工件锻造流线明显,呈各向异性,纵向力学性能略有提高,但横向的力学性能开始下降。当Y锻 5时,工件纵向力学性能不再提高,而横向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因此,以钢锭为坯料进行锻造时,应按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锻造比。如拉杆等主要在
8、流线纵向受力的零件,锻比选2.55;而吊钩、曲轴等主要在流线横向受力的零件,锻比选取22.5。若用钢材为坯料进行锻造,因钢材在轧制过程中已经产生了锻造流线,锻造时主要考虑流线与零件轮廓的符合程度,故锻比取1.31.5即可。,a)螺钉头 b)曲轴 c)吊钩锻造流线的合理分布,2)温热变形 介于冷变形和热变形之间的塑性变形。温热变形中既有加工硬化,又有回复或再结晶现象;用温热变形得到的工件,其强度和尺寸精度比热变形高,而变形抗力比冷变形低。如温热挤压、半热锻等。,四、金属的锻造性能1、锻造性能的概念 锻造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锻压成形的难易程度,亦称可锻性。金属的锻造性能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通
9、常认为材料的塑性大、变形抗力小,则其锻造性能好;反之则为差。,2、影响锻造性能的因素影响锻造性能的因素有金属的本质和工艺条件。,金属的本质(1)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的金属锻造性能不同。纯金属的锻造性能比合金要好;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越多,锻造性能越差。如纯铁、低碳钢的锻造性能很好,高碳钢的锻造性能比较差,高合金钢锻造性能更差。,(2)金属组织:同一成分的合金,当组织结构不同时,其锻造性能也不同。固溶体组织的锻造性能好于化合物组织;单相组织的锻造性能比多相组织好;铸态的柱状晶和粗晶组织不如细晶粒的锻造性能好。,工艺条件(1)变形温度 温度越高,原子活动能力越大,滑移所需的应力越小,因而变形抗力
10、降低、塑性增加,故加热有助于提高锻造性能。但加热不当(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产生氧化、脱碳、过热等缺陷,甚至造成过烧使产品报废。所以金属的变形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常用金属的锻造温度范围可以参考表2-2。锻造温度的选择,(2)变形速度 变形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变形程度。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回复和再结晶不能及时克服硬化现象,金属的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加;随着变形的进一步增加,金属的温升(热效应)使可锻性得到改善,变形速度越大越明显。,(3)应力状态拉应力的数目越多,塑性越差,压应力的数目越多,塑性越好。同号应力状态下的变形抗力大于异号的变形抗力。,对各种压力加工方法的影响:金属在挤压、
11、模锻时三向受压,表现出较高的塑性和较大的变形抗力,且三向压应力相差越小,变形抗力越大;适合于塑性较低的金属的压力加工;金属在拉拔时两向受压,一向受拉,表现出较低的塑性和较小的变形抗力;适合于塑性好的金属的压力加工。,挤压,拉拔,3、金属的加热1)金属加热的目的 加热金属,可以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减小设备吨位,以利于金属的变形和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2)钢加热时产生的缺陷 氧化 在高温下,钢的表面与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如O2、CO2、H2O及SO2等)反应,生成氧化皮,造成金属的烧损和增加压力加工设备的磨损。,脱碳 钢的表面层的碳元素被烧损,含碳量降低的现象。脱碳使零件表面的机械性能降低,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