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方案.docx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提升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如下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总结并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做法,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内涵建设为核心、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推动建立体系健全、权责清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到2022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职能明确
2、、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二、主要任务(一)健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L构建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加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同监测和信息共享,完善监测哨点布局,构建覆盖客运场站、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学校、药店等重点场所和医疗机构门诊等重点部位的监测哨点布局。完善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强化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病例监测、自然疫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等疾病“症候群”哨点监测。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发热、疑似传染病等患者,要建立健全包括流行病学在内的多学科专家会诊机制。健全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
3、生事件监测及信息直报系统,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苗头事件通报和报告工作。做好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健康体检及旅行预防接种等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卫健委、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交通局、海关分工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 .提升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覆盖全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市卫生应急资源信息管理调度。建设卫生应急储备、培训、演练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基地。修订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加强综合演练。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保障制度建设,
4、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支不少于30人的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1支15人以上疫情防控队伍;队伍延伸到基层,乡镇(社区)成立卫生应急分队,由4-8名队员组成,包含紧急医学救援和防疫人员。(市卫健委、财政局分工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3 .提高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依托市疾控中心和市第一医院建设市级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基地。(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分工负责,2022年12月前完成)(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4 .推进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2022年完成市疾控中心整体迁建,强化医防融合、健康促进、实验室、传染病监测预警、慢性病、卫生应急等建设,完善学科
5、带头人培育方案,强化专业技术指导服务职能。提高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标准。研究建立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分工负责,2022年12月前完成)5 .提升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强疾控机构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市疾控中心建设3个及以上标准化的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其中负压实验室2个;县(市、区)疾控中心至少建设1个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市、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基本检测项目分别不少于500项和200项。在市疾控中心建立现场流行病学实训平台。统筹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每个县(市、区)建立不少于30人的专业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
6、、科技局分工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6 .深化医防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建立各级疾控机构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带动基层提升疾控业务水平。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能力。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置独立的公共卫生科,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负责,培养集预防、医疗、管理复合型人才,制订实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交叉培训计划;建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和评价机制,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体系和医疗机构年度绩效考核。(市卫健委、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发改委分工负责,2022年6月前完成)(三)改革完善重大疫情
7、救治体系7 .开展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优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发热门诊的服务流程,配齐功能区域内各项设施设备,实现发热门诊全封闭就诊服务。2021年底前,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和留观室;2022年底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业务用房优化发热(哨点)诊室设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发热门诊诊疗中的作用,制定实施若干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临床路径。(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分工负责,2022年12月前完成)8 .建设完善城乡传染病救治服务网络。建设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传染病床位不少于300张;每个县(市、区)至少有
8、1所综合医院设置规范的传染病区或分院,30万人口以下的县传染病床位不低于20张,30万一5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50张。2021年底前,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都应配备救护车,救护车数量至少达到1辆/3万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市急救中心都应配备负压救护车。(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分工负责,2021年12月前完成)9 .加强公立医疗机构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按照“可转换”的要求,进一步改造优化医院建设布局,合理配置急诊、检验、影像等医疗功能,预留扩建传染区所需的“三区两通道”,配备符合规范标准的检验、影像、急救、核酸检测设备。加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重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进一步 加强 公共卫生 应急 管理体系 建设 行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