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点总结资料.doc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点总结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点总结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级注册构造师考点总结一高规总结1:梁的计算跨度:混凝土构造设计规条2: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高度:混凝土高规条;抗规6.1.10条。抗规底部加强高度不大于15mm,而高规无此限制。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混凝土规表构造构件类别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柱偏心受拉构件剪力墙各类构件及框架节点0.750.80.850.850.851.0注:1: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构造构件均应取=1.02:轴压比小于0.15的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0.753: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1.04:高规表;高规表11.2.21条;抗规表5.
2、4.2有类似的规定。5: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在抗规表条。4:薄弱层的定义:高规.5: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高规6:注意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异同变形模量:无侧限条件压缩模量:完全侧限条件看土力学与地基根底7:各类材料构造设计规可根据各自情况确定构造重要性系数的取值。8: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高规条9:关于柱计算长度系数合理选取问题目前只是混凝土局部混凝土规10:关于偶然质量偏心问题偶然质量偏心: 是由于施工,使用等因素所引起的质量偶然偏心或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的不利影响。偶然偏心和刚度质量是否均匀没有关系,即规则构造也要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高规条抗规条11:关于的调整系数问题抗规条高规条12:关于竖
3、向不规则构造地震作用效应调整问题高规条抗规条13:各种比A刚度比:意义是层刚度比的概念来表达构造整体的上下匀称度抗规附录E2.1高规条高规条高规条B周期比:验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为控制构造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转效应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构造的抗扭刚度相对侧移刚度较小,调整原则加强构造外部或者削弱部对应多层建筑规没有提出这项要求高规条C位移比:是指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与本楼层平均值的比。同周期比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高规条抗规.1条D剪重比:是要求构造承当足够的地震作用抗规条E刚重比:稳定性的控制高规条14: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高规注意:A注意较多短肢剪力墙
4、的条;注意表下的小注B抗规条的条文说明关于调整幅度的论述。C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不仅与表-1,4.2.2-2有关,还与它的最大高宽比有关表4.2.3-1,4.2.3-215:建筑构造的规则性抗规表-1,表3.4.2-2同时要注意条文说明高规4.3条,4.4条同时要注意条文说明注意: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抗规条条文说明高规-4.1.3条条文说明16:防震缝的设置是否设置防震缝,根据高规表。如果满足表4.3.3的规定,就不需设置防震缝,否则需设置防震缝针对的是平面不规则注意抗规条,关于钢构造防震缝宽度的要求。17:抗震等级高规4.8条18: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高规条抗规条19:构件刚度和力调整A
5、:楼板中梁刚度的调整高规条B:框架梁弯矩的调幅高规条注意:调幅仅对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进展,其余荷载或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C:连梁刚度的折减高规条20: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A:组合前标准值的调整1)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在效应组合前的调整a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高规条b薄弱层剪力增大-高规条c框架剪力墙构造中框架剪力调整-高规条d转换层构件地震力调整-高规条e框支构造中框支柱剪力调整-高规条f框支柱地震轴力调整-高规条6款g混合构造中钢柱剪力调整-高规条h边榀效应-抗规条2) 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在效应组合前的调整楼层各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条3款B:组合后设计值的调整a强柱弱梁,调整柱的
6、弯矩设计值,包含中间层的柱端弯矩的调整,柱跟弯矩的增大,框支柱柱端弯矩的调整,角柱柱端弯矩的调整;b柱的强剪假设弯,调整柱的剪力设计值c框支柱轴力的增大d梁的强剪弱弯,调整梁的剪力设计值e剪力墙强剪弱弯,调整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f剪力墙弯矩设计值的调整g双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调整21:构造整体倾覆高规条;抗规4.2.4条注意:允许地基根底出现拉应力仅限于在地震力起控制的工况下,对于其他荷载工况任何建筑物根底不允许出现拉应力。22:抗震变形验算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高规条抗规条注意:弹塑性层间位移的计算是难点。理解屈服强度系数;熟练计算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23:薄弱层的含义高规条所谓的竖
7、向不规则24:梁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混泥土规高规条注意:A:一,二,三级框架梁塑性铰区以外的部位,四级框架梁和非抗震梁,只要求不出现超筋破坏,及可从混凝土书65页查到B: 一,二,三级框架梁塑性铰区要满足混泥土规,高规条25:高规中框架柱的力调整A:框架柱的弯矩调整1:柱端弯矩:条2:顶层柱,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弯矩值条3:反弯点不在柱层高围的柱,直接乘以增大系数条4:底层柱的下端,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条)5: 角柱的弯矩值,上述1-4调整后再乘以1.1(条)6:地下室柱,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柱下端实际受弯承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级 注册 结构 工程师 考点 总结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