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阔肌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讲解.ppt
《背阔肌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阔肌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讲解.ppt(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2/21,背阔肌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概述解剖(一),位置:肩胛骨下方大小:长约30cm,宽约20cm,厚0.8cm起始:T712及全部腰椎的棘突、骶骨、髂嵴后部,以 4个肌齿起自下4对肋骨的外面。斜向外上止于 肱骨上端的小结节嵴。起自下位肋骨的肌纤维,以3个或4个肌齿与腹外斜肌相交错,上方的起 始部有一小部分被斜方肌覆盖。,概述解剖(二),神经支配:胸背神经。血液供给:胸背动脉、肋间动脉穿支、腰动脉及颈横动 脉降支血管走行:胸背动脉起自肩胛下动脉,分出恒定的分支 至前锯肌,不恒定分支至大圆肌,主干沿背 阔肌深面近前缘,向后下走行,长约7cm,通常再分成内侧支和外侧支入肌。,背阔肌
2、的解剖图示(一),背阔肌的神经血管示意图,背阔肌的解剖图示(二),A,B,A:背面观 B:掀起背阔肌,其内侧壁的血管分布,背阔肌的血管蒂分布图,1 胸背动脉2 胸背动脉内侧支3 胸背动脉外侧支4 肩胛线5 腱膜与肌质交接线6 肋间动脉和腰动脉外侧 支(第3组节段性血管)7 腰动脉外侧支和肋间动 脉(第2组节段性血管)8 腰动脉后支和肋间动脉(第1组节段性血管),背阔肌的解剖分区图示,根据背阔肌内血管神经分布,以胸背动脉内外侧支体表投影从上内至下外分为、区。,a:内、外侧支分叉点ab、ac:内、外侧支、区,概述功能,背阔肌主要功能为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后伸、肩胛骨下降,其功能可由胸大肌(内收、内旋
3、),大圆肌(内收、后伸),肩胛下肌(内旋),喙肱肌(内收),前锯肌及大小菱形肌(稳定肩胛骨)等代偿,故背阔肌切取后功能影响甚微。,概述应用,背阔肌可制成供移植的皮瓣、肌瓣、肌皮瓣、骨肌皮瓣,分叶肌皮瓣复合肌皮瓣、复合骨肌皮瓣及管状肌皮瓣等。是整形外科最常选用的移植皮瓣的供区。,概述优点,1.皮瓣面积大,可供大片组织缺损修复,其移植的皮肤可达(823)cm(2040)cm。2.血管恒定,解剖变异少,血管口径大,供吻合的胸背动静脉外径在1.52.0mm以上,适用于吻合血管游离移植。3.部位较隐蔽,在一定范围内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移植后供区功能障碍相对不明显。4.可同时切取背阔肌运动神经,与受区神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背阔肌 解剖 研究 临床 应用 进展 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