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管理.ppt
《社区糖尿病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糖尿病管理.ppt(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规范,内容提要,糖尿病流行和防治现状糖尿病诊断和分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管理流程,糖尿病 古老的疾病,公元前500年 公元前5-6世纪 公元17世纪 中国 印度 英国 黄帝内经 消渴症 尿甜 糖尿病,西学东渐,糖尿病的概念已为中国人接受;但中医仍称其为消渴症。,中国糖尿病流行的现状,近20年我国T2DM患病率急剧上升全国部分省市的调查1980年 0.67%人均年收入 376元1996年 3.21%人均年收入 1271元2002年 4-5%人均年收入 7078元现有糖尿病患者近4千万,IGT约34千万,其中超过95为2型糖尿病我国DM患病率还会继续增加,糖尿病的损害,近
2、期直接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远期潜在感染肾损害眼病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因为糖尿病所付出的代价(WHO),DM者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2-3倍。DM者心脏病卒中比普通人群高2-3倍。DM者失明率比普通人群高10倍。DM者下肢坏疽比普通人群高20倍。DM致肾脏病死亡占肾脏病死亡的第二位,中国2002年17省会城市调查:DM医疗费188.2亿人民币,约占卫生事业费4%平均普通DM病人3726元/年/人(占19%)有并发症病人13897元/年/人(占81%),血糖控制情况(中国),25.9,29.5,44.6,0,10%,20%,30%,40%,50%,6.5%,6.
3、5-7.5%,7.5%,18.4,15.9,65.7,0,10%,20%,30%,40%,50%,60%,70%,6.1,6.1-7.0,7.0,HbA1c,FBG,不同血糖水平的患者比例(%),DCDCP,China 1997and 2001,糖尿病治疗达标形势不容乐观,在我国4000万的糖尿病患者中主动就诊的只占1/3,其中实现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即小于6.5%的比例只有不到25.9%,DCDEP China 1997 and 2001 Diabetes Care27:1047-1053,2004,问 题,为什么控制效果不好?能不能做好?如何做?,全科医师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糖尿病专业医师数
4、量严重不足糖尿病防治重点在社区,在基层 一级预防,全科医师是主角 通过学习与培训,全科医师也可进行二级和三级预防,安徽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到2010年,我省将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0个左右,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个左右,社区卫生服务站900个左右。,糖尿病流行和防治现状糖尿病诊断和分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管理流程,糖尿病的诊断,血糖值重复测定大于以上指标,空腹血糖大于7mmol/L(126mg/dl),任何时间血糖大于11.1mmol/L(200mg/dl),OGTT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200mg/dl);,有明显糖尿病症状,糖
5、尿病,三项指标满足1项即可作出诊断,糖尿病诊断新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糖尿病前期有两种状态,IFG及/或IGT诊断标准,糖尿病 分型,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类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和非依赖性改为 1和 2型的原因是避免误解,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自身免疫胰岛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胰岛素 敏感性,胰岛素 分泌,大血管病变,30%50%50%50%70%-100%40%70%150%10%100%100%,2型 糖尿病
6、 糖耐量低减 血糖代谢 受损 正常糖代谢,2型糖尿病的发生(经瑞典S.Karger AG和Basel的同意,引自Groop L.C的文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文章出处:Leslie RDG等,于1997年编著的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一书的第22章,131156页。),妊娠糖尿病(GDM),妊娠中初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前已知有糖尿病者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后6周需复查OGTT,重新确定诊断正常IFG或IGT糖尿病重新分型,糖尿病流行和防治现状糖尿病诊断和分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管理流程,降糖药物,磺酰脲类药物餐时血糖调节剂(格列奈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
7、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瑞格列奈(Repaglinide)磺脲类,胰腺,胰岛素分泌受损,葡萄糖,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肠道,高血糖,HGP,肝脏,葡萄糖摄取,肌肉脂肪,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常用的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使用方法,适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非肥胖者首选小剂量起步,餐前服用(餐前半小时)剂量随血糖变化调整每种药物最大剂量通常为6片可与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合用,同类药物不联用。主要副作用-低血糖(最常见的为格列本脲)老年人慎用 可增加体重,磺脲类药物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损害1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怀孕和哺乳期妇女合并严
8、重感染或大手术前后,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诺和龙、浮来迪)那格列奈(唐力),Repaglinide(瑞格列奈)Nateglinide(那格列奈),短效的,2-4小时内促进胰岛素分泌,恢复餐后胰岛素早期分泌相,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餐前即刻服用疗效似磺脲类,但不与磺脲类联用治疗剂量很少出现低血糖,有良好的安全性主要由肝脏代谢并排出,因此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可安全使用可与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等合用,双胍类药物,种类二甲双胍(美迪康,格华止等)苯乙双胍(降糖灵)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包括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尤其是肌肉降低脂肪和葡萄糖的氧化减少小肠葡萄糖的吸收
9、,双胍类药物,2型糖尿病病人一线用药,不增高血胰岛素水平,不增加体重,肥胖者首选除控制血糖外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糖耐量异常的病人非常有效,有预防作用二甲双胍最小有效剂量,500mg/日 最大剂量2000mg/日(国外3000mg/日)可与磺脲类、餐时血糖调节剂、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以及胰岛素合用,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有胰岛素增敏作用.进餐时服用或餐中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常见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乳酸性酸中毒多发于老年人,缺氧,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要注意服用苯乙双胍的患者相对多见,二甲双胍禁忌症,肌酐大于1.4mg/dl(90%的病
10、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当天使用任何造影剂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肝脏疾病和酗酒,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等)吡格列酮(艾汀、瑞彤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的适应证及效果,治疗2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或与磺脲类、胰岛素、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合用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应用可降低HbAlc约1%,与其他降血糖药合用,HbAlc下降更多起效较慢,明显降糖作用在2-3月后显现,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头痛、乏力、腹泻单用一般不出现低血糖与磺脲类及胰岛素合用,可出现低血糖。可加重水钠瀦留,部分患者的体重增加。可增加心脏负荷,2级以上心功能不全患者禁忌使用可引起贫血和红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葡萄糖苷
11、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唐苹、卡波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糖苷酶抑制剂用药指征,轻度空腹血糖上升的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于160mg/dL)餐后高血糖的病人可以和二甲双胍、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合用糖耐量异常的病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结肠部位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细菌发酵导致腹胀、腹痛、腹泻.个别患者出现黄疸,-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禁忌症,18岁以下糖尿病患者慢性肠功能紊乱者孕期及哺乳期患者严重疝气、肠梗阻、消化道溃疡者,胰 岛 素,胰岛素的来源,动物(猪或牛)胰岛素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 超速效和超长效胰岛素,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常见低血糖反应胰岛素性水肿(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糖尿病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