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培训资料.ppt
《热处理培训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培训资料.ppt(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热处理基础知识培训,前瞻,何为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大幅度改变材料性能的工艺环节,是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保证整机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在制造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热处理工艺方法有:正火、退火、淬火、渗碳、氮化、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离子氮化。为了实现以上工艺,我们配备的设备有:电阻炉、多用炉、真空炉、盐浴炉、高频感应设备、气体氮化炉、固溶炉、及各种冷却设备等。金属热处理是在固态下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冷却速度冷却,通过加热速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四个基本要素有机配合,使金属和合金内部组织结构发生转变,从而获得一定性能的工艺方法。,金属热
2、处理工艺分类,热处理,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感应加热淬火,火焰表面加热淬火,渗碳,碳氮共渗,渗氮,氮碳共渗,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序称为退火。退火的主要目的: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2、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的热处理做准备。3、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退火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再结晶退火、石墨退火、扩散退火、去应力退火、焊后退火。,退火的目的和应用,退火,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
3、佳的粗大过热组织。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球化退火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退火,等温退火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
4、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石墨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退火,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不完全退火加热温度在Ac1Accm之间,冷却速度:在500600
5、以上时,碳钢是100200/h,合金钢是50100/h,高合金钢是2060/h,主要用于过共析钢。,退火,退火,定义:将工件加热至Ac3(Ac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与退火相比: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处理 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9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