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船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过程.doc
《钢制船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制船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过程.doc(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word第一章 概述1. 本船结构强度计算书根据中国船级社2009年制订2. 结构形式:纵骨架式结构,双底双舷,单甲板。A级河自航集装箱船3. 计算尺度: 设计水线长: 65.79 m 型 宽: 17.80m 型 深: 6.00 m 结构吃水 4.45 m 实际吃水: 2.11 m方形系数: 0.86594. 主尺度比(符合规2.2.1.1之规定):L/D=65.79/6.00=10.96525,B/D=17.80/6.00=2.9739.5136。2.4.2 强肋骨(8.6.3)强肋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W=6s(d+r)l=60.6(2.11+1.25)3=108.86
2、4cm实取T型钢,带板尺寸为120010。其 W=415.58108.864,符合要求。2.4.3 舷侧纵桁(8.6.4)舷侧骨架采用横骨架式时,应在、外舷设置一道舷侧纵桁,舷侧纵桁的剖面尺寸与强肋骨相同。实取T型钢,带板尺寸为190010。2.4.4肘板(8.6.5及8.6.9)1. 舱底纵骨应与货舱区船底纵骨相同。2. 外舷强肋骨可与实肋板搭接相连,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强肋骨腹板高度,或设肘板与实肋板连接,肘板的直角边长与实肋板腹板高度相同,厚度与实肋板厚度相同。3. 、外舷的普通骨材可直接与实肋板搭接相连。搭接长度为普通骨材高度的2倍。10220101202.4.5 舱底实肋板(8.6.6及
3、8.6.7)1. 舷舱单底实肋板应由货舱区的实肋板直接延伸,货舱为双层底结构,则舷舱单底实肋板的高度可为货舱区双层底高度的1/2。实肋板的厚度与货舱区实肋板的厚度相同,实肋板上缘应设折边或设面板。2. 舱底肋骨应与货舱区船底骨材相同。2.5 甲板骨架2.5.1 甲板强横梁(8.8.1.)1. 开口线外侧甲板在设置强肋骨的肋位上应设置强横梁,强横梁的间距应不大于2.6m。2. 双舷侧结构的开口线外侧夹板强横梁应与舷侧强肋骨尺寸相同。3. 实取T型钢。2.5.2甲板横梁 (8.8.2)双舷侧结构的开口线外侧甲板横梁应与舷侧肋骨尺寸相同。实取不等角钢。2.5.3 甲板纵桁 (8.8.3)大舱口开口线
4、外侧的甲板纵桁尺寸应与强横梁相同。实取T型钢1022010100。2.5.4 纵骨(8.8.4)1. 开口线外侧甲板纵骨的剖面模数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W=kcsL=0.35911.450.665.79=20.55cm式中:k 系数,k = (650 -11L + 0.1L2)10-3=0.3591;c系数,对A 级航区船舶强力甲板取1.45;L 船长,m;2. 开口线外侧甲板纵骨的剖面惯性矩I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式中:a 纵骨连同带板的剖面积,cm2;l 纵骨跨距,m,取强横梁间距。实取不等角钢带板尺寸为60010。其W=120.297cm3,I=1065.617cm4。2.6
5、 舱口围板(8.8.5)1. 船长大于等于40m且长大舱口围板在船中部0.4L围连续时,舱口围板伸出甲板以上的高度h应大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且不大于1500mm:h=KD=455.066=2730mm式中:K 系数, K=1248-16L+0.06L=455.06D型深,m;L 船长,m。长大舱口围板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t=0.1L+2.5=0.165.79+2.5=9.08mm式中:L船长,m。实取舱口围板的高度为h=1100mm ,厚度为t=10mm。2. 长大舱口围板伸入甲板以下至少200mm。双舷或舷顶设有抗扭箱的大舱口船,舱口围板应与舷板或抗扭箱侧板布置在同一平面并与
6、之连接。3. 长大舱口围板应设置水平桁扶强,水平桁应位于舱口围板顶缘或位于舱口围板顶缘以下不超过300mm 围。水平桁的剖面积应不小于甲板以上舱口围板剖面积的0.3倍。水平桁的尺寸为不等角钢。舱口加强为U型板。2.7 抗扭箱2.7.1 抗扭箱的尺寸根据总布置图可知:h=1200mm,b=1450mm。2.7.2 板及骨架(8.9.2)抗扭箱采用纵骨架形式。1. 侧板厚应不小于舷侧外板的厚度,如设有舱口围板且不小于舱口围板厚度。2. 下封板的厚度应不小于舷侧外板的厚度。3. 外舷板、侧板的骨架形式和结构尺寸与舷侧板骨架形式及构件尺寸相同。实取抗扭箱纵骨为不等角钢。平台甲板厚度为t=10mm,侧板
7、厚度为t=10mm。2.8 舱壁 (8.10)2.8.1 首、尾横舱壁(8.10.1)1. 货舱前、后的横舱壁的厚度应不小于按第2 章2.12.2.1计算所得之值加上0.5mm:t=Ksh+c=3.20.65.2=4.378mm式中:K 、c系数,按表2.12.2.1 选取;s扶强材间距,m;h由舱壁下缘量至舱壁顶端(深舱舱壁另加0.5m)或量至溢流管顶端的垂直距离,m,取大者,但应不小于2.0m。实取横舱壁的厚度为t=10mm2. 平面舱壁扶强材一般竖向布置。平面舱壁扶强材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第2 章2.12.3计算所得之值:W=Kshl2=3.60.63.242=110.59cm3式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制 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 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