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乡村振兴战略暨农业农村规划.docx
《“十五五”乡村振兴战略暨农业农村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乡村振兴战略暨农业农村规划.docx(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乡村振兴战略暨农业农村规划第一部分战略规划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根据中央政府、省和市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十五五”规划编制任务,特编制本规划。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县所辖行政区域内的16个乡镇和3个街道,共192个行政村。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四、规划原则1、坚持党管农村原则;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3、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4、坚持全面发展原则;5、坚持融合发展原则;6、坚持特质发展原则;7、坚持生态底线、耕地底线、农民利益底线原则。五、规划依据(一)国家法规、政策文件和规划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2、法(2019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6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7 .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2019年6月);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2019年6月);9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19年5月);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
3、);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2019年);13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2019年9月);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6年中央一号文件);1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二)省、市、县政策文件和规划1 .中共省委关于制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
4、景目标的建议;2 .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3 .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6-2030年);4 .省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5年);5 .关于新时代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6 .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6-2030年);7 .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8 .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9年);9 .县域总体规划(20072025年)(2012年);10 .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
5、)(2018年);11 .县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三年(2018-2025)行动计划(2018年);12 .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30年)(2017年);13 .县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2022年)(讨论稿)(2018年);14 .县竹产业“百亿”行动计划(2016-2025年)(2016年);15 .县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创建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2018年);16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实施规划方案(2018-2022年)(2018年);17 .县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18 .县”人才引领乡村振兴”
6、实施方案(2018年);19 .县乡贤回归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20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甜桔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五年计划(2019-2023年)的通知(庆政办发(201954号);21 .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0年)(2026年);22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度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若干意见的通知(2019;23 .县甜桔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24 .百山祖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9-2030年);25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定稿);26 .县“十五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第二章发展定位与
7、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及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工作主线和市委以之干担纲之赞”工作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大力传承和弘扬“精神”,建设美丽“大花园”,勇争最美“花骨朵”。以“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为核心竞争力,以康养产业发展为导向,空间优化为手段,社会发展为支撑,统筹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共同富裕,力争将县打造成为绿色经济高质量、生态环境高颜值、地
8、域文化高文明、乡村善治高水平、人民生活高品质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争当全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中的排头兵。二、发展定位县乡村振兴发展定位:最生态窗口,最康养菇乡。三、战略目标(一)总体目标产业兴旺:打造绿色发展、融合发展的富美乡村;生态宜居:打造绿水青山、田园牧歌的花园乡村;乡风文明:打造底蕴深厚、个性彰显的人文乡村;治理有效:打造四治融合、平安和谐的善治乡村;生活富裕:打造生活富裕、精神愉悦的甜蜜乡村;数字乡村:打造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的智慧乡村;机制创新:打造人才智汇、机制创新的活力乡村。(二)阶段目标1、到2030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高
9、水平推进,打响并深化“百山祖国家公园”特色品牌,大力发展国家公园+,全域“美丽大花园”基本形成,打造美丽“最生态窗口”。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农民生活更为富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建立,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三)指标体系表1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表分类序号主要指标单位2025年基期值2022年目标值2030年目标值属性产业兴旺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
10、吨3.33.43.5约束性2农业增加值亿元7.668.138.88预期性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6565预期性4农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4.54.725.5预期性5累计主要食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个1782152260预期性6“800”示范基地个102025预期性7“800”合作主体家152530预期性8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万人次369.9500650预期性9累计电子商务专业村个567预期性态居生宜10累计省级A级景区村庄个546580预期性11累计新时代美丽乡村/花园乡村个一20/10100/50预期性1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592100预期性13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11、304045预期性1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一99299约束性15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9.3100100预期性16“污水零直排区”创建%40100100预期性17“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累积搬迁人数人70001600020000预期性乡风文明18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808595预期性19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507580约束性20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708590预期性21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体验点个81520预期性治理有效22全科网格建设达标率%80100100约束性23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场所)规范提升村占比%8095100预期性24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数个1
12、82022预期性生活富裕25城乡居民收入比%2.092.011.9预期性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3642460034300预期性27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6851500025000约束性28农村居民合格饮用水人口覆盖率%100100100预期性29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939595约束性30村级卫生室规范化率%456080预期性3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2899.3099.30预期性机制创新32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与发证完成率%50100100预期性33县镇村三级农村地籍信息系统覆盖率%一80100预期性34乡贤人才回归人221840006000预期性3
13、5“菇乡师傅”培养人500600750预期性表2县“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分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5年基期值2030年目标值指标属性农业高质高效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3.33.5约束性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幅%3.03.0预期性3农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4.5/5.5预期性4农业劳动科技进步贡献率%6365预期性5新建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化改造规模种养基地累计数个一3/7预期性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2.4485预期性7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60.593预期性8累积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300预期性9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亿元36.7250.00预期性10“浙农码”赋码量万1.5预期性
14、11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可追溯率%9095预期性12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100100约束性13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亿元24.2148预期性村居业乡宜宜14电子商务示范村个510预期性15新时代美丽乡村建成数个100约束性16行政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占比%37.271.2预期性17规模化供水工程城乡人口覆盖率%5370预期性18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建成数个10预期性19行政村5G通信网络覆盖率%80预期性20森林覆盖率%86.1286.12约束性21省级善治(示范)村占比%1822预期性22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达标率%80100预期性农民富裕富足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364
15、34300预期性24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99.1899.20预期性25基本养老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99.2899.30预期性26“浙丽保”参保率%87.15100预期性27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90100预期性28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68525000预期性29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及以上行政村数个1030预期性3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568预期性3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091.9预期性32城乡消费品零售额比1.631.5预期性第三章空间格局一、空间发展策略(一)持续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坚持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发展道路,持续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加快县人口集聚,提
16、高城镇集聚度。(二)全域构建“国家公园+”发展格局依托百山祖国家公园的资源特色,构建“国家公园+”的发展格局,统筹区域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境,打造美丽“最生态窗口”。二、空间发展格局(一)构建乡村振兴空间发展大格局围绕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及县城城镇化发展,带动县东西部协调发展。鼓励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总体构建形成“一带双核,四线两区”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带:区域发展产业带一一环国家公园产业带;双核:县城公共服务中心和百山祖国家公园发展核心;四线:菇乡工贸产业线、诗画边邑风情线、百山之祖康养线、月山廊桥文旅线四条美丽风景线(暨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两片区:西部发展区
17、;东部发展区。(二)打造环国家公园产业带发挥百山祖国家公园名片效应,打造一二三产联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产业。依托县境内入口社区对内区位优势突出,对外交通优势明显的条件,严控准入标准,将入口社区打造成区域生态产品的生产、展示和集散中心,吸引国家公园周边地区的高端生态农林产品向此汇集,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各乡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类项目、乡村休闲类项目、文化创意类项目以及生态工业类项目,打造各类基地,融入环国家公园产业带中,打造全域产业联动新局面。1、国家公园入口建设(1)南主入口:位于国家公园片区的庆百公路与公园边界交界处。(2)西南次入口:位于国家公园片区的松源街道会溪村沿IOl县道至
18、石井村与公园边界交界处。(3)东南次入口:位于国家公园片区的贤良镇与公园边界交界处。2、环国家公园产业基地建设(1)高山果蔬基地:夯实基础农业产业,依托荷地镇形成以高山水干果、高山蔬菜为主的“800”高山果蔬基地。(2)林下中药材基地:依托张村乡引进的乾宁医药集团,投资建设浙西南国家稀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及康养综合体项目。(3)科普教育基地:树立国家公园研学旅游品牌,加强研学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设计,打造百山祖国家公园香菇文化传承展示基地。(4)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巾子峰完善的生态功能、丰富的森林资源、优美的森林景观打造森林康养基地。(5)避暑养生基地:斋郎村是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乡村 振兴 战略 农业 农村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8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