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docx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温政发202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温州市人民政府2025年2月8日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为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稳进向好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浙政发202
2、5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政策。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由市科技局牵头)聚焦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新温州,塑造发展新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和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23.68亿元。(一)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制定大孵化器集群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构建市级一省级一国家级孵化载体梯队培育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争创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深化科技企业培育倍增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入库领军企业5家以上。支持创
3、建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企业技术中心,按规定实施奖补。对新认定的全国、全省重点实验室,按规定给予项目补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和温州海经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二)支持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组织申报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争取立项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项以上,实施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0项以上,项目绩效突出的可给予滚动支持。省和市、县(市、区)联动的省重大科技项目,原则上由省市县三级联动支持,其中市、县(市、区)出资比例按照现有财政分担体制执行。(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三)推进科技领域重
4、大项目建设。加快大科学装置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支持基础大模型建设,加快培育电气、鞋服、眼科学等垂直行业大模型,支持行业大模型提升全国全省影响力,争取更多省级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试点。集中打造“1个市级低碳新型高算力集群,改造提升“3个区域公共算力节点,互补复用“N个商业化算力中心,为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提供普惠算力服务,争取1个万卡算力集群纳入全省规划布局。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加快“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医疗等场景应用项目建设。全年实施科创强基项目15项以上。(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
5、、市应急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四)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保障。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领作用,联动推进市重点产业基金、科创基金、国资创新基金建设。2025年新增科创基金投资项目8个,推进市科创基金探索直接投资模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风险类科技保险。发展耐心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进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加快落地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支持保险和担保机构开发专门产品,提供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减量服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科技局、市国资委、人行温州市分行、温州金融监管分局)
6、(五)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温州医科大学建设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支持温州大学争创“省市共建高水平大学,推动温州肯恩大学建设国际化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指导建设15个市级一流学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1.5%建立健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相匹配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支持推进在温普通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一校一策改善办学条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六)打通人才有序流动通道。市财政安排1.73亿元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育,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统筹考虑,足额保障。制定出台“人才新政40条5.0版,支持人才有序流动、区域共享,持续深化人才评价
7、机制改革。建立“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深化以科技副总、产业教授为重点的人才“区域互聘共享改革。积极承接做好省级人才计划自主评审工作,更大力度下放“瓯越英才计划自主评审权。深化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新增卓越工程师60人。市级人才计划中企业创新人才、创业人才、流动共享人才的支持比例达50%以上,市级以上引进类人才项目有企业工作经历、工程实践经验的支持对象比例达50%以上。积极推进国际人才社区等建设,优化海外人才来温便利化服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二、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由市经信局牵头)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
8、集群培育工程,大力开展“336X重点产业培育攻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温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35亿元,其中重点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0.73亿元,产业基金撬动产业发展0.3亿元。“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人才入选人才计划比例不低于60%o(七)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产业赛道。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培育壮大“5+5+N现代产业集群,聚焦电气、泵阀、鞋服和汽车零部件等赛道,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攀新。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等赛道,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中国数安港,大力推
9、进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利用安全监管等国家试点工作,加快打造数据产业集群。指导做好龙湾眼健康、鹿城通用人工智能、瓯海细胞重组与基因治疗未来产业先导区等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工作,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激励。传承创新发展“三瓯三雕、温产中药、温州早茶等历史经典产业,强化科技赋能,在木雕、瓯窑、温产中药等领域加快推进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支持各县(市、区)申报建设省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按省级规定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数据局)(八)支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调整优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更加聚焦支持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示范等项目。深入实施
10、“千企智改“万企数改工程,2025年力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完成设备更新1万台(套)。发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金融工具引导,持续提升制造业领域绿色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鼓励有条件的设备更新企业申报工信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再贷款贴息补助等“两新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人行温州市分行、温州金融监管分局)(九)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选派科技副总入驻企业650家,深化助企结对合作。制定出
11、台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健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考核机制,指导规上国有企业开展无研发活动、无研发机构“清零。2025年,市属国有企业R&D经费投入增幅不低于20%o(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国资委、市税务局)(十)加快数实融合发展。实施数字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协同推进5个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工作。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积极争取第三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2025年,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5家、未来工厂1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十一)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阶段性拓展至中
12、型企业,力争新增无还本续贷400亿元,新增企业首贷户5000户以上。支持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推进“专精特新之城建设,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00家。做大做强一批链主企业、雄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对新认定的单项冠军企业按规定实施奖补。首次“小升规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直升一档并即时生效,按规定给予奖励。用好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人行温州市分行、温州金融监管分局)三、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加快构建温州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方位扩大
13、内需。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75亿元,其中重点支持文旅事业发展0.59亿元,支持服务业平台发展0.15亿元。(十二)更大力度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用好用足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力争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使用量列全省前3顶格承接国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按国家政策扩围支持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加力开展汽车、家电、家居、3C、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以旧换新。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1.5万元/辆、燃油车最高补贴1.3万元/辆。家电补贴由8类扩围至12类,一级、二级能效家电分别按20%,15%补贴,最高补贴2000元/件。支持家居换新,增加普通成品家居(床、桌椅等)品类
14、,按售价15%或20%(一级及以上能效、水效家居)补贴,最高补贴2000元/件。提高电动自行车新车购买补贴力度。单品售价6000元以下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按照15%补贴,最高补贴500元。简化优化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等补贴申领程序,最大程度便利消费者。(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十三)持续做旺消费。打造千万级核心大景区2个以上,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00个以上。支持打造1个以上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优化消费促进月、暑期来消费、金秋购物节、跨年消费季等四季主题活动,全年举办各类促销活动400场以上,新电商节庆赛事
15、活动50场次以上。培育壮大演艺机构、演出经纪、票务平台等经营主体,全年举办16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20场国家级体育赛事、15场省市联动赛事。增加市集经济、首发经济、冰雪旅游、演艺经济、邮轮旅游等优质消费场景供给,持续加大促进消费政策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十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制定出台新一轮服务业产业政策,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优化物流项目布局,加快温州南陆港、浙南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对重大物流项目用地“应保尽保。(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十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
16、,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享受所得税“五免后减按10%优惠政策。启动开源鸿蒙小镇建设,2025年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20%,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开展数字广告孵化园培育工作,大力支持传统广告业数字化转型。新增数字广告经营主体800家以上。培育产值5千万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3家。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特色平台5个以上,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十六)做强服务业平台和主体。建立服务业领军企业培育库30家,力争培育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1个,并依法依规给予要素保障支持。围绕电气、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设布局制造业中试平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
17、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和交通强市建设(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围绕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建设,深入实施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和交通强市建设工程,全力建设浙南近洋航运中心,纵深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6.19亿元,温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力争完成180万标箱。(十七)推进浙南近洋航运中心建设。争取省政府出台浙江省高质量建设浙南近洋航运中心实施方案、状元看港区三期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复制推广“无截港模式,打造“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温州“升级版。聚焦菲律宾、越泰、中国台湾等区域打造“专精特新航线,2025年新增2条以上
18、近洋航线。巩固义乌等腹地海铁联运业务。探索打造“海洋经济指数融资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给予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倾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人行温州市分行、温州金融监管分局、温州海事局、温州港集团、温州海关)(十八)推进瓯江海河联运建设。联合丽水市出台瓯江集装箱海河联运“同港同价政策,常态化运营瓯江海河联运业务,谋划打造浙南海河联运中心,推进灵昆作业区通用泊位II区海河联运基地转运码头建设,加快推进乐清湾C区一期工程1#泊位及浮码头建设,开工瓯江港区下岸东区码头,力争完成瓯江口航区调整工作,统筹推进瓯江避风锚地建设,持续推广瓯江数字航道管理和服务系统(瓯航通
19、),服务瓯江海河联运船舶。推进温州航运服务集聚点建设,引导属地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做强港航服务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温州海事局、温州港集团)(十九)支持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实施航空客运市场拓展攻坚行动,落实温州机场冲刺1500万旅客吞吐量攻坚方案,优化出台2025年机场航线奖补政策,大力引进和壮大基地航空公司,优化航线网络布局,进一步织密国际、国内航线,增强航线覆盖范围和层次,提升通达水平。开工建设温州机场三期扩建项目。(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财政局、温州机场集团、温州海关)(二十)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统筹用好省级通用航空专项资金,对通
20、用机场建设、短途运输航线飞行架次和飞行时长等按规定给予补助。争取省级奖补资金支持低空产业先导区和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建设。编制低空新基建专项规划,推进一批公共无人机起降场布局建设,鼓励企业利用园区、大型商场等设施改造一批无人机起降点。加快泰顺通用机场建设,开工建设文成通用机场,建成各类起降场(点)50个以上,争创省级低空经济”先飞区。(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十一)开展铁路轨道项目建设大会战。滚动推进总投资约800亿元、总里程约250公里铁路轨道项目。2025年,推动温福高铁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市域铁路S3线一期建设,完成投资超60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州市 人民政府 关于 印发 推动 经济 质量 发展 若干政策 2025 年版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8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