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docx
《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杭政函(2025)2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2025年2月8日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浙政发2025)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
2、以下政策。一、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由市科技局牵头)奋力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和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132.3亿元,其中,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建设10亿元,支持“名校名院名所(以下简称“三名)建设工程和高校建设49.9亿元,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和科技创新12.4亿元,支持人才引育培养60亿元。(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企业规上化、规上企业高新化行动,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一新雏鹰企业一科技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对首次认定的新雏鹰企业,给予最高50万
3、元奖励;对首次认定和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研发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参与软科学项目研究。支持企业研发总部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按实到省财政补助资金的50%给予奖励。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最高30万元运营资助。(二)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深入推动环紫金港、环大装置、环之江实验室和环大学城等一批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高校院所牵头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对经认定的概念验证中心给予
4、最高500万元补助,对经认定的中试基地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高校院所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将科技成果授权许可小微企业使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交易,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三)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建立重大科创平台财政资金评价拨付机制。实施科研机构分级分类评价,给予高层次人才授权认定名额等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落实科创平台“伙伴计划,建立“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机制。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规定给予补助。落实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支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能级平台建设
5、。(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培育一批“I到10“10到100的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300项以上,企业牵头或参与的市重点科研项目占比不低于80%o对竞争类市重点科研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对承担国家、省重点科研任务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主动设计、”揭榜挂帅方式组织的市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对形成标志性成果的重大科技项目给予联动支持。(五)推进科技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实施科创强基项目18项以上。加快大科学装置建设,推进第三个大科学装置预研。实施大模型、算力基础性工程,扩容“算力券,根据
6、算力合同费用给予最高800万元补助。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应用,择优评选一批标杆型示范项目,按照项目投资额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加速实现场景产业化规模化落地。设立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中国数谷)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保障。市区两级与省级联动组建30亿元规模的省科创母基金三期(人工智能),加大颠覆性成果转化直投基金投资力度,推进与大科学装置、高等科研院所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直接股权投资试点项目落地,推进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加快落地私募股权二级
7、市场基金(S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的研发类科技保险,按照实际保费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七)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实施“三名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高端科教资源集聚。深化与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规划共谋、研究共享、市校共荣。深入推进市属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建设,以“一校一策支持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3%o(八)强化人才支撑保障。探索将符合条件的流动共享人才纳入服务保障范围。探索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推广落实“产业教授“科技副总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共享。深化“三定三评人才评价机制,统筹推进“春雨计划“青荷计划。高质量实施“西湖明珠工程
8、,对新入选的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深入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优化海外人才签证、居留等服务。对企业新设立的省级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补助,对新认定具备博士后独立招收资格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二、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由市经信局牵头)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24.8亿元,其中,支持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展7.4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3.2亿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6.7亿元,落实企业研发费投入补助1.5亿元,推动实施制造业
9、“腾笼换鸟6亿元。五大产业生态圈相关人才入选人才计划比例不低于60%o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卓越工程师200名、数字技术工程师800名以上、制造业技能人才2.5万人。(九)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产业赛道。加快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清单化落实各项具体支持政策。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争创国家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择优支持。推动工艺美术、丝绸、茶叶、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与高质量发展,获评省
10、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的,给予每家3年最高30万元的配套补助。(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增长。在土地、能源等要素配置上,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工信专项资金中最高统筹安排3000万元,实行重点专项帮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整车产线投产落地,加大新车型上市推广力度,提高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鼓励光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推进“拓市场降成本降库存,防范行业风险,提高行业竞争力。(十一)支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50项,全年累计完成设备更新1万台(套)。优化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更加聚焦
11、支持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的技术改造等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等政策。运用融资租赁工具支持设备更新。(十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继续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5%的企业强化要素保障。健全国有企业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加大专项研发投入,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经费投入,将利润加回比例提高至150%。按“一企一策原则,为市属国有企业制定任务书,确保市属国有及重点参股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3个百分点以上。(+)加快数实融合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深化国家中小企业数
12、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未来工厂3家,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对经认定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200万元一次性补助。(十四)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小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阶段性拓展至中型企业,力争新增无还本续贷600亿元左右。加大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保障力度,用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入库培育企业10家以上。(十五)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全市供应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占出让土地总量不低于40%坚持“供地、”供楼、租赁出让并举,新增“工业上楼空间250万平方米以上。组
13、织开展“零税收用地专项攻坚,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万亩以上。支持市、区两级国有企业加大低效工业用地收回收购力度,经区、县(市)政府批准同意进行工业标准厂房建设的,应签订履约监管协议和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建成后的工业标准厂房(公共配套设施除外)可按每幢(单元)不小于3000平方米或每层不小于100O平方米进行分割转让、分割登记,不结算土地出让价款。三、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由市发改委牵头)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方位扩大内需。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26亿元,其中,支持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5.6亿元,支持智能物联产业3.7亿元
14、,支持消费扩容提质4.8亿元,落实养老服务补助、就业创业补助11.9亿O(十六)实施大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主体,引进优质机构企业,扩大汽车消费,稳定商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打造“新电商之都,推动新电商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杭州餐饮业“六名工程,打响“食在杭州城市IPo出台首发经济评价标准,全年新引进各类首店200家以上。发放杭州演赛展消费礼遇卡,推进商、旅、文、体、展融合促消费。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餐饮集聚示范区10个以上,选树夜间消费名星店100家,打响“七彩夜杭州品牌。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推动形成服务消费统计体系和社会消费零售新型监测体系,加强服务消费品牌培育,打造服务消费品
15、牌集聚地。扩大家政服务消费,评定社区家政星级服务网点100个以上,发放餐饮、体育、家政等专项消费券。(十七)更大力度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每辆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1.5万元、每辆燃油车最高补贴1.3万元。家电补贴范围由8类扩大至12类,一级、二级能效家电产品分别按售价的20%,15%进行补贴,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支持家居换新,增加普通成品家居(床、桌椅等)品类,对一级及以上能效、水效家居,按售价的15%或20%进行补贴,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加大购买电动自行车新车的补贴力度。单品售价6000元以下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按售价的15%进行补贴,每件
16、最高补贴500元。简化优化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等补贴申领程序。(十八)持续做旺消费。支持推进智慧商圈和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餐饮、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全年举办惠民促销活动200场以上、餐饮消费欢乐季活动50场以上、国家级及以上体育赛事30场、演唱会80场以上。打造千万级核心大景区10个以上。对累计售票人数不低于1万的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给予每站(次)最高30万元支持,每家主办单位每年不超过100万元。(十九)支持总部企业做大做强。开展2025年度杭州市总部企业认定和星级评定工作,力争市级总部企业超600家,其中“三星
17、级以上总部企业100家。根据星级评定等次,给予总部企业最高500万元奖励,加强总部项目用地、企业用车指标、人才授权认定等政策支持,力争全市总部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8万亿元。(二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入选全国物流50强或新晋3A级及以上或新晋物流标杆企业的物流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优化完善城市货运服务网络,迭代升级“杭州货运导航系统,持续提升城市货车配送便利化水平。争创省级物流枢纽经济区和省级供应链服务中心。研究制定全市物流仓储用地“标准地工作指引,合理设置物流用地绩效评价指标。(二十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级软件名城建设,支持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试点建设。推动符
18、合条件的软件企业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重点软件企业享受所得税“五免后减按10%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对首次入选的软件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企业建设开源社区。新增数字广告经营主体2200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培育产值5亿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3家。深化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建设。推进浙江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建设。力争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二十二)做强服务业平台和主体。争创省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培育省服务业领军企业50家左右,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雄鹰行动培育库。培育1家千亿级物流标杆企业,累计培育物流标杆企业15
19、家以上。支持个体经济发展,深化杭州“小店帮帮扶品牌,强化主体培育,开展技能提升、示范引领、网店扶持等服务,力争全年新设个体工商户20万户,总量突破105万户。(二十三)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培育和支持数字视听、数字影视、数字演艺、电子竞技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8000亿元。加快重点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影视和动漫游戏创作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经认定的文化企业,按年度给予授信当期LPR的50%,最高30万元的贴息补助。大力促进文化“新三样(网剧、网文、网游)出口,在海外开展的游戏测试、新出海
20、发行的微短剧、境外发行的网络小说,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资金支持。(二十四)推动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推进“平台+产业计划,扩大我市化妆品、蜜饯等特色产业市场规模,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40家。完善网约配送行业工作机制,推动“小哥友好城市建设,“小哥码应用覆盖小区800个。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交通强国示范城市(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32亿元,杭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30万标准箱,滚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超300公里。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54.6亿元,其中,支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37.7亿元,支持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市 人民政府 印发 关于 推动 经济 质量 发展 若干政策 2025 年版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8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