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doc
《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 . . 1.设计资料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建筑方案,上部结构为五层框架,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CB附图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见附加资料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2.1 选择桩型 采用预制桩静压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层为粉砂,压缩性低,所以第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h=2+2+4+8+1=17m。初步选定承台埋深为2.1m。桩截面尺寸选用:3
2、50mm350mm,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右图。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0.35220+410+822+25000.1225=1014.15KN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下面以B,C的荷载计算。4.1 B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N=1900KN初步估算桩数, 即:n=1900/615=3.1, 四桩桩基础 取n4根,桩距 ,桩位平面布置如右图,承台底面尺寸为4.2 C柱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N=2700KN初步估算桩数 n=2700/615=4.4,取n5根,取,则承台底尺寸为 桩位平面
3、布置如右图。 五桩桩基础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与非复合作比较桩基规采用群桩效应系数法。下面用群桩效应系数法计算B,C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5.1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B承台 图2-7 承台净面积:。 承台底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 分项系数 因为桩分布不规则,所以要对桩的距径比进行修正,修正如下: 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 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承台外区净面积 承台区净面积m2 查表 那么,B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5.2五桩承台承载力计算C承台 承台净面积: 承台底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分项系数 因为桩分布不规则,所以要对桩的距径比进行修正,修正如下: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 承
4、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承台外区净面积 承台区净面积m2 查表 那么,C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5.3 比较比较:用群桩效应系数法计算B,C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比非复合的要大一些本设计中6. 桩基础沉降验算采用长期效应组合的荷载标准值进行桩基础的沉降计算。由于桩基础的桩中心距小于6d,所以可以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6.1 B柱沉降验算 竖向荷载标准值 基底处压力 基底自重压力 基底处的附加应力 确定地基压缩层深度:。所以本基础取计算沉降量。计算如下表 表:计算沉降量B柱Z0100.250200012.10.1711342.2342.23800192.12800130.1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桩基础 课程设计 仅供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