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德法”课程教学大纲2.docx
《2023版“德法”课程教学大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德法”课程教学大纲2.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简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821125课程中文名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英文名称IdeologicalMoralityandLaw适用专业全校本科生总学时48学分3先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本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贡献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课程内容简介“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2、,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法治思想、养成法治思维,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课程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顺序共分7个专题,每个专题由本章的重难点中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构成,以帮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本课程融合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和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3、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最新文件精神,结合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系列文献资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实践、创新理论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我;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进程,认清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增强拼搏、担当和奉献的自觉意识,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本课程简介起草人、审阅人
4、起草人:审阅人:张溢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821125课程中文名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英文名称IdeologicalMoralityandLaw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O专业技术()课程性质必修(J)限选O任选O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总学时48学分3先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本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贡献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教学目的与任务(一)教学目的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5、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法治思想、养成法治思维,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1 .总体目标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
6、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2 .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课程目标一: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积极投身人生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对应绪论和第一、二、三、四章)课程目标二:掌握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与原则,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对应第五章)课程目标三: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
7、精神和主要规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提高法治素养,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对应第八早)(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目标一:通过专题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自觉砥砺品行,成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课程目标二:通过研究性学习,树立对待人生历程中各种矛盾的正确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处理办法;课程目标三:通过课程实践,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8、自觉践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程目标一: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课程目标二:具有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学习态度;课程目标三:具有换位思考的宽容精神,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和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引导学生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二)教学任务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重点讲授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
9、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7个专题(一)绪论: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3学时(二)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6学时(三)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6学时(四)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6学时(五)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6学时(六)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9学时(七)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12学时教学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开展本课程的教育,应该遵循如下要求:第一单元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
10、新人教学要点: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教学重点:L了解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3.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教学难点:L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融入点:马克思对自身的人生规划。第二单元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要点:深刻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科学地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1、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人生观;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综合以上内容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各方面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和处境,成就出彩人生教学重点:L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3.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4.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5.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教学难点:L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3.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环境。融入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第三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德法 课程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