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2011年).docx
《昌平区“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2011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区“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2011年).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昌平区“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O年十月目录前言1一、能源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2(一)能源利用状况2(二)能源供应能力4(三)能源发展面临形势7二、“十二五”时期能源需求预测8(一)经济社会发展预测8(二)能源需求总量预测10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2(三)发展目标13四、能源发展重点任务13(一)优化能源利用结构13(二)构建清洁的煤炭供应体系15(三)构建坚强的电力供应体系15(四)构建完善的燃气利用体系17(五)构建结构合理的供热体系19(六)构建便捷的成品油储运体系21五、政策保障措施21(一)完善能源管理机制21(二)
2、强化规划贯彻落实22(三)创新投融资模式22(四)加大节能宣传力度22前言“十二五”时期(2On年-2015年)是昌平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北京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体部署,昌平区将努力打造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昌平区能源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因此必须协调好经济、社会、能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昌平区实现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规划性质本规划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3、相关规划为依据,根据昌平区能源消费特点,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本区能源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本区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工作纲领,也是指导全区煤炭、电力、热力等能源专项规划的主要依据。二、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能源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能源利用状况1、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2010年昌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37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317.9万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长43.44%,占全市总能耗的4.58%,能耗总量在五个城市发展新区(昌平区、大兴区、顺义区、通州区、房山区)中从低到高位列第三。
4、一五”期间全区以年均6.4%的能耗增速支持了年均14.83%的经济增长。2010年全区万元GDP能耗为0.83吨标准煤,较2005年下降31.19%,超额完成-五”期间节能20%的目标,万元GDP能耗在五个城市发展新区中最低。图12005-2010年能源消费量和万元GDP能耗变化趋势图1000.5图22010年昌平区能耗总量与其他区县比较2、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但逐年下降,天然气增长迅速昌平区能源消费以煤炭、电力和成品油为主,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辅。201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电力和成品油所占比重分别为33.6%、32分、15.3%,天然气消费所占比重仅为5.4%。煤炭消费量逐年下降,201
5、0年较2005年相比占能源消费总量所占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较2005年增长266.2%o图32010年昌平区分品种能源消耗结构3、二产、三产和生活能耗比重基本相当2010年一产能源消费量为8.68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2.73%;二产能源消费量为117.34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36.91%,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量为107.73万吨标准煤,占二产能源消费量的91.81%,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33.89%;三产能源消费量为114.62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36.06%;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为77.26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24.3%o36
6、.06%第一产业2.73%图42010年昌平区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4、常住人口增长带动居民生活能耗增长迅速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昌平区常住人口为166.1万人,较2005年的78.2万人增长了112%,年均增长16%。随着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生活能耗增长迅速。2010年昌平区居民生活能耗总量为77.26万吨标准煤,较2005年的42.68万吨标准煤增长了81%,年均增长12.6%o(二)能源供应能力1、煤炭全区现有煤炭供应企业50余家,主要企业有北京市煤炭总公司昌平公司、融通蓝天煤炭公司、北京同京煤炭经销处、北京京桥煤炭批发交易中心等,沿六环路和八达岭高速布局
7、。受国际国内煤价波动等市场因素的影响,昌平区煤炭供应也有波动,但总体来说能够满足本地需求。2、电力2010年昌平区全社会用电量为44.82亿kwh,最大供电负荷999.5MWo昌平地区现有地方电厂一座,阿苏卫卫生填埋发电厂,目前一期发电机组2台,总装机容量为2.724MW(2X1.362MW);现有自备电厂一座,新北水水泥低温余热电厂,发电机组1台,总装机容量为7.5MWo截至2010年底,昌平电网境内有22OkV电源变电站4座:西沙屯、回龙观、军都、下庄22OkV变电站,其中昌平地区IlOkV电网主要由境内220kV西沙屯站、回龙观站、军都站供电,下庄220kV变电站主供下庄牵引站。境外22
8、OkV电源变电站3座:孙河、聂各庄、清河22OkV变电站,供给昌平地区个别的IlOkV变电站。昌平供电公司所属IlOkV变电站22座,主变46台,总容量2157.5MVA;共有用户HOkV站4座,分别为下庄牵引站、新北水泥厂站、一线材站、南口机车厂站。昌平供电公司所属35kV变电站8座,主变15台,总容量235MVA,其中官高站目前已停运;共有用户35kV变电站23座,运行容量为173.8MVA。3、燃气至2010年年底,昌平区燃气用户累计达到36.2万余户,其中管道天然气供应单位有三家(北京燃气集团、新奥京昌公司、昌东顺燃气公司),覆盖用户约24.2万户;液化气供应场站25个,覆盖用户约7万
9、户;压缩天然气12个场站,覆盖用户约4.6万户。昌平区现状主要气源管道有四条,分别是沿六环路北侧敷设至西沙屯的DN100O高压A(4.OMPa)天然气管线、沿京承高速敷设的DN700高压A(4.OMPa)天然气管线、沿八达岭高速公路敷设至昌平城区的DN500高压B(2.5MPa)天然气管线、沿立汤路敷设至小汤山镇的DN500次高压A(LOMPa)天然气管线。结合上述四条供气管线已经建成了西沙屯高压A调压站,回龙观、巩华城、白浮泉、马池口四座高压B调压站,北七家、小汤山、首钢线材厂、霍营、天通苑五座次高压A调压站,由上述调压站输出的中压管线已基本覆盖老城区、回龙观和东小口地区,基本保障了现有用户
10、的用气需求。4、热力昌平区供热能源以燃煤、燃气为主。截止到2010年,全区供热面积为4674万平方米,其中燃煤锅炉房257座,锅炉总台数520台,总装机容量3825th,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3202万平方米;燃气锅炉房22座,锅炉总台数94台,总装机容量411th,燃气采暖供热面积1419万平方米(含燃气壁挂炉自采暖1124万平方米);电锅炉房7座,锅炉总台数11台,总装机容量3525kW,电采暖供热29万平方米(含自采暖25万平方米),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24万平米。5、成品油昌平区现有加油站182个,主要沿八达岭高速和立汤路布局,2009年共销售成品油26.71万吨。通过多年来的
11、建设、发展和调整,加油站布局日趋合理,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要求。6、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昌平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主要为太阳能与生物质能。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安装11178盏太阳能路灯,建成太阳能浴室23处,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6.85万台;同时在南口镇李庄村、百善镇上东廓村、兴寿镇上西市村和东新城村建成沼气集中供气站4处,在流村镇新建村、阳房镇四家庄村、百善镇吕各庄村建成秸秆气集中供气站3处,推广使用生物质炉(炊事炉、采暖炉)2243户。昌平区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小汤山镇、沙河镇及卫星城周边地区。截至2009年,全区共开凿地热井110眼,其中小汤山的地热井数达到88眼,占全区地热井数
12、的80%,是全区地热勘查和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沙河镇和卫星城周边地区的地热勘查和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三)能源发展面临形势1、产业与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带动能源消费刚性需求快速增长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城市发展新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承接北京市中心区向外转移的产业和人口。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科技城等功能区的加速建设,昌平区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昌平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将延续目前快速增长的态势。产业规模与人口的快速增长都将带动昌平区能源消费刚性需求快速增长,为昌平区能源保障工作带来巨大挑战。2、能源供给日趋紧张,能源保障任务艰巨随着国际国内能源短缺形势日益凸显
13、,能源供应紧张态势和价格上涨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对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争夺将愈演愈烈。我区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供应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受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制约明显,迫切需要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确保能源可靠供应。3、打造“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要求能源结构清洁化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体部署,昌平区提出建设现代化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同时要深入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区。因此必须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强化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电力、天然气、可再生能
14、源,走“清洁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二、“十二五”时期能源需求预测(一)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将以建设现代化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为目标,大力推进未来科技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建设。按照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昌平区GDP年均增速为10%,预计到2015年昌平区GDP将达到617亿元左右。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昌平区常住人口166.1万人。预计“十二五”时期,常住人口将增长30万人,到2015年达到196万人。表1昌平区2010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分部门产
15、值预测表年份、?匚(亿元)二产(亿元)其中工业(亿元)三产(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10年5.60185.30163.60192.50383.372011年5.71200.94176.72214.85421.712012年5.82217.90190.89239.79463.882013年5.94236.29206.20267.63510.272014年6.05256.23222.74298.71561.292015年6.17277.84250.06333.39617.42(二)能源需求总量预测1、能源需求增量预测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昌平区经济增长、常住人口增长等因素,分别测算第一产业、
1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居民生活领域能源增量,从而预测“十二五”期间昌平区能源消费增量。第一产业。预计“十二五”时期昌平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将由2010年的5.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17亿元,增长0.57亿元,参照北京市第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837吨标准煤I的水平计算,初步预计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将增加0.48万吨标准煤。工业。“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将有较快发展,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三一北京制造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建设投产,将实现增加值共计39.97亿元,按照北京市工业新上项目能耗指导指标测算,其能耗量为20.99万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5253吨标准煤。预计“十二五”时
17、期昌平区工业增加值将由2010年的175.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50.06亿元,增长74.66亿元,参考新上项目0.5253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2的能耗水平计算,初步预计昌平区工业能耗增量为39.22万吨标准煤。建筑业。“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将推动各产业基地和大型居住区建设,带动建筑业快速发展,预计其增加值将由2010年的21.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7.78亿元,增长6.08亿元。参照北京市建筑1 2009年昌平区第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57吨标准煤。2 2009年昌平区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68吨标准煤,北京市为1.039吨标准煤。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748吨标准煤3的水平计算
18、,初步预计建筑业能耗增量为1.67万吨标准煤。第三产业。“十二五”时期昌平区服务业将继续较快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将由2010年的192.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33.39亿元,增长140.89亿元。参照北京市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3吨标准煤4的水平计算,能耗增加量为42.27万吨标准煤。居民生活领域。预计“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常住人口将由2010年的166.1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96万人,增长30万人,参照北京市人均能耗0.6323吨标准煤5计算,居民生活领域能耗将增加19万吨标准煤。综合上述各领域能源消费增量预测,“十二五”时期昌平区能源消费增量约为103.14万吨标准煤。2、2
19、015年能耗需求总量预测以2010年我区能源消费总量预测值为基础,根据上述能源消费需求增量预测结果,计算得出2015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21.04万吨标准煤。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能源安全为核心,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突破资源约束和设施能力瓶颈,完善能源管理服务机制,3 2009年昌平区建筑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39吨标准煤。4 2009年昌平区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64吨标准煤。5 2009年昌平区人均能耗为0.7吨标准煤。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继续推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逐步建立起以煤、电、气为主,油、可再生能源为辅,多元互补、多方供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昌平区 十二 时期 能源 发展规划 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