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GB T51077-2024.docx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GB T51077-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GB T51077-2024.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1刖三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8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站址选择、站区规划和总布置、供配电系统、充电系统、电池更换系统、电能质量、二次系统、系统通信、土建、消防、节能与环保。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修改了站址选择的设计要求;2 .增加了电池更换站规模分级,修改了电池更换站布置、消防车道等要求,删除了行车道纵向坡度的要求;3 .修改了供配电系统设计要求,删除了对充电机柜、电
2、池箱更换设备的供电方式要求,增加了高压、低压配电部分设计、电力电缆外套和穿管,以及箱式变配电设备的设计要求;4 .增加了充电机与充电架之间的电缆连接要求;5 .修改了电池更换站电池更换设备的选择、布置要求;6 .增加了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功能、配置和设计要求,修改了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7 .增加了预装式电池更换站土建安装要求;8 .修改了电池更换站消防设计要求,增加了电池更换站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以及电池更换站安全疏散和救援设施的设置要求。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骡马市大街18号12层,邮政编码:100
3、O5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联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中立元(北京)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4、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唐文升韩冰周丽波王锦志(19)20)(20)(21)(21)(23)(24)(24)(25)(26)26)(28)(28)(31)31)(33)(34)(34)34)(35)36)Zlv/V/V/V/k/Vz(8 电能质量9 二次系统9.1 监控系统构成9.2 网络通信系统9.3 计量系统10 系统通信11土建11.1 建筑及结构11.2 采暖通风11.3 给水排水11.4 预装式电池更换站土建安装1 2消防1.1 1一般规定1.2 2室外电池更换站1.3 3室内电池更换站1.4 4预装式电池更换站13节能与环保13.1 节能13.2 环保本标准用词说
5、明引用标准名录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Siteselection(4)4 Stationareaplanningandgeneralarrangement(6)4.1 Stationareaplanning(6)4.2 Thegenerallayout(6)4.3 Verticalarrangement(7)4.4 Walls,inletandoutlet,andthecarriageway(8)5 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system(10)5.1 Powersupplyconfiguration(10)
6、5.2 Mainelectricalwiring(10)5.3 Selectionofpowersupplyelectricalequipmentandcable(10)5.4 Electricalequipmentlayout(11)5.5 Stationpowersupply(12)5.6 Reactivepowercompensation(12)5.7 Electriclighting(12)5.8 Lightningprotectionandgrounding(13)6 Chargingsystem(15)6.1 Selectionofcharger(15)6.2 Chargerarr
7、angement(16)7 Batteryswapsystem(17)7.1 Selectionofbatterypackswapequipment(17)7.2 Layoutofbatterypackswapequipment(17)7.3 Selectionandlayoutofancillaryequipment(17)32术语2.0.1电池更换batteryswap通过更换动力蓄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方式,又称换电。2.0.2电池更换站batteryswapstation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更换服务的场所,又称换电站。2. 0.3电池更换系统batteryswapsystem实现电动汽
8、车动力蓄电池更换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组成的系统。2.0.4动力蓄电池箱SWaPPabIebatterysystem由若干单体蓄电池或动力蓄电池模块、箱体、电池信息采集单元及相关电气、机械附件等构成的装置,简称电池箱。2.0.5电池箱电连接装置swappablebatterysystemcoupler实现电池箱与电动汽车、电池箱与充电架之间传导式连接的专用电连接装置。2.0.6电池箱锁止机构swappablebatterysystemlockmechanism将电池箱固定在电池箱架或电动汽车上的机械、电气机构。2.0.7充电架swappablebatterysystemchargingrack由
9、机械、电气等装置构成,用以给电池箱充电的电池箱承载设备。2.0.8电池箱存储架swappablebatterysystemstoragerack用于集中承载电池箱的设备。2.0.9电池箱充电机swappablebatterysystemcharger为电池更换站内电池箱充电的专用充电设备,简称充电机。2.0.10电池箱更换设备swappablebatterysystemswap2equipment用于卸载、搬运和装载电池箱的专用设备。2.0.11电池箱转运设备swappablebatterysystemtransferequipment用于将电池箱搬运至规定位置的专用设备。2. 0.12车辆导
10、引系统VehiCIeguidingsystem用于导引电动汽车至规定位置以便进行电池箱更换的系统。2.0.13预装式电池更换系统prefabricatedbatteryswapsystem采用模块化预装,经过系统性验证,现场可快速拼装的电池更换系统。2.0.14预装式电池更换站prefabricatedbatteryswapstation采用预装式电池更换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更换服务的场所,又称撬装式电池更换站。2.0.15电池箱更换时间swappablebatterysystemswaptime从电动汽车就位至完成电池箱更换,且电动汽车自身具备行驶条件所需的时间。2.0.16室内电池更换站
11、indoorbatteryswapstation电池更换区、电池充电区或电池存储区置于建筑物内部的电池更换站。2.0.17室外电池更换站OUtdOorbatteryswapstation电池更换区、电池充电区和电池存储区置于露天场地或构筑物内的电池更换站。3站址选择3.0.1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的选址应与城乡建设规划、电动汽车应用计划及电网规划相适应。电池更换站的总体规划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3. 0.2电池更换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电动汽车用户需要为依据,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应科学合理;2应选在用户相对集中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应充分利用就近的交通、生活、消防、给水排水及防洪等现有
12、条件;3应与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和建设密切结合,并应满足电网安全、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的要求;4应符合电池更换站电网接入点的供电能力,并应便于电源线路的引人;5应靠近城乡道路,同时宜减少对公共交通秩序的影响;6站址应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1.1.2 0.3电池更换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选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2不应选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3不应选在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所;4不宜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电池更换站有影响的矿藏地点;5当无法远离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6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交通繁忙道路附近。3.0.4电池更换站选
13、址应满足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要求。电4池更换站宜独立建设,电池更换站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标准第12.1.1条的规定。3.0.5一级电池更换站、二级电池更换站、三级电池更换站不应设置在甲类和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液体储罐区等场所。高不应低于重现期频率为2%的风浪高和O.5m的安全超高。4.3.4电池更换站应在兼顾交通组织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结合自然地形布置。1.1.3 3.5电池更换站内场地设计标高宜高于或局部高于站外自然地面,应满足站区场地排水要求。4.3.6 站区场地设计宜采用平坡式,坡向应根据排水方向确定。4.3.7 站内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高出室外地坪不应小于
14、O.3m04.3.8 站内外道路连接点标高的确定应便于行车和排水。站区出入口的路面标高宜高于站外路面标高。当站区出入口的路面标高不高于站外路面标高时,应采取防止雨水流入站内的措施。4.4围墙、出入口及行车道1.1.1 1电池更换站设置围墙时,围墙的形式应根据站址位置、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综合确定。1.1.2 4.2电池更换站的出入口应临近城乡道路。电池更换站宜单独设置车辆出入口。1.1.3 站内道路的设置应满足消防及服务车辆通行的要求。人口和出口宜分开设置,并应明确指示标识。站内外行车道应根据电池更换站的建设规模及行驶车辆类型采用单向或双向通行道路。进出站道路应与站外市政道路顺畅衔接。1.1.4
15、 站内行车道除应满足电动汽车进出要求外,还应满足设备运输、设备安装、检修、消防的要求;当站内无法形成环形道路时,站内行车道应与站外行车道形成环形。1.1.5 站内单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消防车道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有关规定。1.1.6 电池更换站的道路设计应采用城市型道路。电池箱充电及更换作业区内的停车位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1.1.7 当充电架、电池箱存储架及电池箱更换设备与车辆通行道路相邻时,设备与道路之间宜设置保护设备且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防撞柱或防撞栏,高度不应小于
16、0.5m。5供配电系统5.1 电源配置5.1.1 电池更换站供电电源的配置,应根据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划、电池更换站的用电容量确定。5.1.2 2电池更换站电源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5.1.3 电池更换站的供电容量应满足站内全部负荷的正常用电要求,并应留有裕度。5.1.4 电池更换站外电源宜采用电缆引入站内,电缆应采用沟体或穿管敷设。5. 2电气主接线5.1.1 电池更换站供配电系统的电气主接线可选择线变组、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5.1.2 当电池更换站配置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可采用双电源供电,高压侧可采用线变组或单母线分段接线,0.4kV侧
17、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5.1.3 当0.4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时,低压进出线开关、分段开关宜采用断路器。来自不同电源的低压进线断路器和低压分段断路器之间,应设置防止不同电源并联运行的机械闭锁和电气联锁装置。5.3供电电气设备及电缆选择5.3.1电池更换站宜采用无油化电气设备。5.3.2变压器宜采用D,yn11接线形式。5.3.3当电池更换站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应保证与其低压侧有联络的一台变压器停运时停运变压器所带全部或部分重要负荷的供电。5.3.4 高压配电部分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的有关规定,低压配电部分的设计应符合
18、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5.3.5 高压配电装置应采用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或环网开关柜。5.3.6站用低压电气设备宜选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5.3.7 当低压进线采用断路器时,断路器宜具有短路瞬时、短路短延时、短路长延时和A型漏电保护功能。5.3.8 中压电力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低压电力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也可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类型。5.3.9低压三相回路宜选用5芯电缆,单相回路宜选用3芯电缆,且电缆的导体截面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5.3.10 三相用电设备的电力电缆,其外护套宜采用钢带铠装。单
19、芯电缆外护套不应采用导磁性材料铠装。5.3.11 交流单芯电缆不宜单根穿钢管敷设;当需要单根穿管时,应采用非导磁管材,也可采用经过磁路分隔处理的钢管。5.4电气设备布置5.4.1 供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O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OkV配电设计技术规定DL5449的有关规定,并应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和调试。5.4.2 当场地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时,可采用箱式变配电设备。箱式变配电设备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T17467和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DL/T537的有关规定。5.4.3 供电
20、系统设备应布置合理、紧凑,电缆走向应简洁方便。5.5 站用电源5.5.1 电池更换站站用负荷应由O.4kV母线供电。5.5.2 电池更换站宜配置站用直流屏,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接线,宜采用HOV或220V电压,宜装设一组蓄电池,蓄电池容量选择应满足事故放电Ih要求。5.5.3 站内宜设置交流不间断电源,容量应满足全站监控系统、消防等重要负荷供电的要求。交流不间断电源宜采用站内直流系统供电。5.5.4 监控系统的电源应安全可靠。监控系统站控层宜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供电,间隔层设备宜由直流系统供电。5.6 无功功率补偿5.7 6.1无功功率补偿应符合下列规定:I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宜设置在变压器低压侧;
21、补偿容量按最大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2当电池更换站内充电机采取有源滤波或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措施,能使自然功率因数满足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时,可不设置集中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3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应配置合理,宜有效消除谐波电压的放大,并应避免谐振产生。4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宜采用自动循环投切,低压电容器宜选用金属化自愈式。5.7电气照明5.7.1电气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5. 8.3电池更换站防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在建筑物屋顶上设置避雷带作为接闪器,金属屋面亦可作为接闪器,接闪器应与防雷装置相连;2避雷带
22、、引下线、接地极、接地带宜选用热镀锌材质;3宜在电缆线路进线端,将金属外皮、金属保护管与接地网相连;4宜在低压架空线路进线端设置避雷器,避雷器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接至接地网;5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应在进出处就近接至接地网;6浪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GB/T18802.12的有关规定。5.8.4 电池更换站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有关规定。5.8.5 电池更换站内0.4kV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宜采用IN-S系统。6充电系统6.1充电机选择6.1.1 充电机宜采用模
23、块化高频开关电源,交流输入应与直流输出电气隔昌O6.1.2所选充电机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33001的有关规定。6.1.3充电机选型应根据所服务的不同型号电池箱的充电要求确定。6. 1.4充电机输出直流标称电压应能满足电池箱充电电压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充电机最大输出电压不应小于UrmaX,Urmax应按下式计算:Umax=nKumxUcmax(6.1.4-1)式中:Umak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最大充电电压(V);n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的串联电池单体数量;Kumax充电机输出电压裕度系数,宜取1.0l.l;Uemax单体电池最大充电电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GB T51077-2024 电动汽车 电池 更换 设计 标准 GB T51077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