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ppt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ppt(9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一、传染病的概述,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2、何为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咽、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源 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 空气传染、飞沫传染、粪口传染 接触传染、垂直传染、血液传染,3、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空气传染,病原体在空气中自由散布,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感染机体。,人们呼吸的空气中含有超过1800种的细菌。,飞沫传染,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体附着其上,随
2、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粪口传染,接触传染,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用具,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等。,垂直传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病毒和小型寄生虫,它具备穿过组织或细胞的能力,经由血液输送,因此可以透过胎盘在母子体内传染,例如B型肝炎。,血液传染,主要透过血液、伤口的感染方式,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有免
3、疫性,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有传染性,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地方性:受地理、气温变化的影响。季节性: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性。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5、传染病的特殊临床表现,(1)发热(2)皮疹(3)中毒症状(4)临床类型(疾病的分期,如潜伏期、初期、中期、恢复期等),6.传
4、染病的分类,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人按病原体分类,有人按传播途径分类。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8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
5、足口病。,7.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将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自行产生特异性免疫。如卡介苗人工被动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如麻疹、甲型肝炎等。一般在该传染病流行季节前12个月完成。,8.传染病的防疫措施,对病人措施:早发现、早诊断,传染病报告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治疗或灭杀对接触者处理:应急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医学观察、隔离或留验。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1)水痘(2)麻疹(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4)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5)肺炎/非典型肺炎(6)肺结核(7)流行性腮腺炎,呼吸道病毒:1、能侵
6、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2、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病毒引起的。,特点:传染源为病人及病毒携带者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发病急病后免疫力不牢固同一病毒的反复感染,不同病毒引起同一疾病表现,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 包括甲、乙、丙3个型。,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1997年“禽流感”H5N11977年“俄罗斯流感”H1N11968年“香港流感”H3N21957年“亚洲流感”H2N2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1781&1830年H2N2型流感疫情从亚洲一直传遍俄罗斯,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发生变
7、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常局部爆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或只引起人类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 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 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甲型流感病毒在不同年代的表现抗原变化,致病性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致病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致病性与免疫性,临床表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乏力、全身酸痛.,病后对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力,免疫性,防治原则,1.防:空气流通;每100m3空间用2 4ml乳酸10倍稀释加热熏蒸(食醋),消毒空气;灭活或减毒(流行株)活疫苗皮下注射或鼻腔
8、喷雾,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金刚烷胺对甲型流感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在预防和治疗上有一定效果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中药:金银花、板兰根、大青叶等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有一定效果。,2.治:,第二节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一、冠状病毒病毒呈球形,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刺突、放射排列,呈冠状。抵抗力弱,对理化因素敏感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成人腹泻或胃肠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普通感冒SARS冠状病毒SARS,二、SARS 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截至2003年6月4日,全球累计SARS报告病例8402例,中国大陆和香港共7077例,加拿大216例,新加坡206例。
9、累计死亡率为5.9。(至少1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市第一例原因不明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病例,03年2月11日,卫生部向WHO通报,4月8日,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3月4月16日WHO将这种原因不明的新疾病命名为SARS,3月17日WHO以全球流感监测网为基础组建了“全球虚拟实验室”,抵 抗 力,1.在24条件下,在痰中和粪便中存活约5天,在尿液中存活约10天,血液中可存活15天。2.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在几分钟内,完全可以杀死粪便和尿液中的病毒。3.病毒对温度敏感,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SARS患者传播途径:飞沫呼
10、吸道(不排除病人分泌物、粪便传播)所致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也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潜伏期:2-10天发病期:初期:发热、头痛、关节痛、干咳、气短、X片肺部阴影极期: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渗出、多器官衰竭、死亡、死亡率10%左右(有基础病40-50%)恢复期:抗体产生,症状减轻、消失,细胞免疫同时有免疫病理损伤,造成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免疫性,SARS的症状体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T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发热及相关症状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 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
11、迫。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等 呼吸系统症状,临床特点,一般特点:发热、咳嗽等、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增高、胸片肺炎改变预后:预后较好少数病人病情进行性加重,约7%的病例需人工通气(吸氧及呼吸机)病死率比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大环内酯抗生素(如红、白、阿奇霉素等)治疗效果多不明显。,SARS的治疗,一般性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剧烈者给镇咳药高热者予退热药鼻导管吸氧出现气促,SARS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高热不退感染中毒症状突出达到重症诊断标准甲基强的松龙80320mg/d,分2次静脉输注使用依据、指征、用量、疗程尚有争议,SARS愈后后遗症状,治愈非典诱发骨坏死多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呼吸道 传染病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