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第3课.docx
《第6单元-第3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单元-第3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习目标:1 .掌握李四光的主要经历、历史贡献等史实。2 .理解其振兴祖国的爱国精神和孜孜以求的严谨科学态度。1 .重点: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2 .难点:李四光能够成为中国科技界一面旗帜的主观与客观原因。教材整理1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 .留学日本:清朝末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读小学时,成绩优异,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并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专业。2 .工科进士:从日本回国后,李四光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生考试”,被赐以“工科进士”o3 .留学英国:李四光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初学采矿,后学地质,获得
2、自然科学硕士学位。4 .毅然回国:李四光婉谢老师让他留英的好意,毅然回国,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学思之窗,思考:李四光为什么一定要回国工作?【提示】他认为自己应当为祖国服务,而且当时中国的地质科学也迫切需要专门人才。教材整理2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 .创立地质力学(1)萌芽: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一文,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这是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2)正式提出: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10余篇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1945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
3、”这个名词。(3)载入史册:1948年,李四光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并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从此,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李四光也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4)系统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李四光完成了地质力学概论一书,这部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2 .古生物学的研究:李四光通过对大量蜷化石的研究,创立避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被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普遍采用。3 .冰川学的研究(1)李四光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2)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
4、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学思之窗,思考:当时,李四光全家都在英国,他为什么又一次回来了?【提示】李四光的“科学救国”梦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屡屡受挫。新中国的成立使他看到了科学发展、国家复兴的希望,他决定回国为新中国服务。教材整理3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 .寻找石油: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2 .寻找铀矿:李四光还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
5、业作出了责献。3 .预测地震:晚年,李四光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知识网络史论要旨(中国地质力学部(留学日本,学习造船馥I1奠基人李四光)器H留学英国,学习地质)盛)11L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2 .李四光在地质力学、冰川学、古生物学等领域均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石油资源勘探与开采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 .中国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特别创立4蝌化石鉴定的10条标淮i力学)(第四纪冰川)(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探查资源与能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与李四光提出的科学理论有密切的
6、关系,李四光奋斗的一生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探究点全面评价李四光史料解读史料一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关键词:“第四纪冰川现象”“翻天覆地的发现”。史料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独创地质理论”。【史料应用】(1)依据史料一回答,李四光有何发
7、现?这一发现有何意义?【提示】发现:发现了黄山的第四纪冰川现象。意义: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四光的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2)根据史料二回答,“我国地质学家独创理论”主要指什么?依据这一理论发现的油田中,除了“大庆油田”还有哪些油田?依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提示】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寻找铀矿资源、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等。(3)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提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史论拓展】全面评价李四光学术地位:李四光是我
8、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了祖国和人民。(2)人物特征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自尊心。李四光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为大,以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在国外学成后,婉言谢绝国外高薪聘用,回到祖国。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新中国成立时,李四光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在国内科研条件极差、科技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博学多才。李四光是公认的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的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方面研究成果显著。他推动了我国石油的勘探
9、和开采,为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材料二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采。”(1)材料二中
10、“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的背景是什么?(2)李四光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规范解答】考查角度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及其品质材料解读材料一:外国人认为中国贫油材料二:李四光认为中国一定有石油解答思路第(1)问要求回答毛泽东和周恩来询问李四光中国石油前景的“背景”,解题时应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际,特别是经济状况。第(2)问的第一小问要求回答中国有石油的“理论依据”,可以考虑什么理论与寻找石油或石油开采关系最密切,这当然就是地质力学理论;第二小问
11、“正确性”的相关史实就是按上述理论进行勘探的实际成果。第(3)问要求概括李四光的“精神”,可结合李四光在中国发现并开采石油的实际经历入手作答【答案】(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随后开始的工业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理论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正确性:根据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相继勘探并建成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多个油田,从而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3)在科学研究上,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注重考察实践,根据客观实际作出自己的判断。1 .下表关于科学家李四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名称李四光国籍中国经历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