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讲义.docx
《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讲义.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 .背景世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国力渐衰,社会危机严重。2 .概况发动战争战争名称条约内容影响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之后条约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
2、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天铁路沿线要地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疑难问答从鸦片战争的结果中我们能得出“落后就要挨打”还是“落后就该挨打”的结论?“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表明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制
3、度。这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如果肯定“落后就该挨打”,就会模糊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忽视了人类社会对正义的价值追求。(2)瓜分狂潮原因: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过程: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英、法、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O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3 .影响: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列强加大经济侵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概念阐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
4、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 .三元里人民抗英概况: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群众打死数名英军、包围四方炮台。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 .左宗棠收复新疆(1)至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在军事上支持曾纪泽入俄谈判,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复伊犁。(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
5、设立任省。3 .黄海海战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日舰偷袭。经过: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率军英勇作战。(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政策,最终全军覆没。特别提示黄海海战,中日双方互有胜负,日舰最先逃离战场。4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经过:邱逢甲、徐骥领导台湾人民与刘永强领导的黑旗军痛击日军。意义: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5 .义和团运动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概况:发展:1899年,袁世凯围剿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抗敌:1
6、900年6月,在落堡、廊坊一带大败八国联军,攻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意义: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精微点拨正确认识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府中央集权危机在义和团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和列强组成联军进行武装干涉的历史形势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承诺。
7、1900年6月,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拒不执行,并与西方列强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均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保全了西方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也避免了南方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破坏。地方督抚势力扩大,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考点一近代列强侵华及影响1 .近代列强侵华方式和趋势侵华方式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文化侵略:在中
8、国传教、游历,文化入侵。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趋势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经济侵略日益加强的同时,不断渗透政治与军事控制。2 .近代列强侵华影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践踏中国人生存权;破坏中国主权,但闭关锁国被打破,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经济上: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上:破坏中华文明;客观上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开始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要求: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说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是一致的吗?史料西方人在封建主义中国筑成几个资本主义的
9、界地,由此也打开了若干窗口,使中国人得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近代向西方追求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如容阂、洪仁王干、王韬、康有为等,正是首先从香港和租界里获得传统以外世界的第一个直观印象。由直观而生羡慕,由羡慕而生比较,由比较而生追求,而后才有改革的思潮和实践。香港和租界里的资本主义,曾给封建制度下的众生以观摩、诱发。与憎恶夷场的情感一样,这也是事实。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论证:答案并不一致。主观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结果虽然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激发了中国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中国的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
10、化、思想理性化、生活世俗化等缓慢起步。1 .20世纪中国的边疆危机进入20世纪,逐渐控制朝鲜半岛的日本以之为跳板,继沙俄后加入侵略我国东北的行列。为应对东北边疆危机,清政府改变其治边策略,以“实边”取代“虚边”,实施并逐渐深化移民实边政策。民国取代清王朝后,俄国与日本的侵略变本加厉,面对依然严重的边患问题,民国政府继续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朝野有识之士纷纷就此问题发表看法,形成了关于东北移民实边的舆论潮流。高强民国初年东北移民实边舆论述略发现问题20世纪中国东北边疆面临日俄入侵的危机。命题角度20世纪日、俄等对中国东北的觊觎;20世纪中国东北移民的推动因素。2 .晚清社会的剖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缘
11、由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蒋廷献中国近代史发现问题材料作者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历史必然性。命题角度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社会剖析;“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见证。考点二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及影响1 .为什么说中日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角度表现列强侵华特征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侵略,列强掀
12、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社会主要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经济结构变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阶级关系变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2.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加强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社会地位的确立。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境地进一步加深。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讲义 列强 入侵 民族 危机 中国 军民 维护 国家主权 斗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