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称的来历.docx
《穴位名称的来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名称的来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穴位名称的来历,中国最完善的人体108要害穴位经典知识大全穴位名称的来历足少阴肾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涌泉(井穴)穴名解释“涌”,指水向上冒;“泉“,泉水。本穴为肾经的井穴,比喻脉气从足底出来的情况。取穴方法有二种方法。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联机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卷足,在足前部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休克、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晕厥、下肢瘫痪。太溪(原穴)穴名解释太“,盛大的意思;溪,溪流。本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经气从涌泉出来后,到这里已汇聚成大溪,所以称此名。取穴方法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慢性咽喉炎、足底痛、眩晕、失眠、牙痛。照海(八脉交会穴之
2、一,通阴踊脉)穴名解释“照,昭,即明显的意思;海,大海。因为此穴处脉气明显,阔大如海,所以称为照海。取穴方法足内侧,在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咽喉炎、失眠、高血压、癫痫、足跟痛。复溜(经穴)穴名解释“复“,重复,返回的意思;“溜“,同流。足少阴肾经的脉气自涌泉流至太溪后,曾绕行一圈至照海,又从太溪直上到本穴,所以称为复溜。取穴方法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在跟腱的前方取穴。主治病症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多汗症,下肢瘫痪。筑宾(阴维脉郑穴)穴名解释“筑”,原指筑墙的舂棒,形容坚实,这里似乎指的腓肠肌;因为穴位在它的旁边,所以称为宾”,即宾客。取穴方法小腿内侧,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
3、方取穴。主治病症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腓肠肌痉挛。手太阴肺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中府(募穴)穴名解释”中“,指三焦中的中焦之气;“府”,聚集的意思。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本穴为肺经第1穴,也就是中焦之气所聚集的地方,所以称为中府。取穴方法有两种方法:患者仰卧,在胸壁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在距胸骨正中线6寸(指同身寸,下同)处取穴。乳头直线向上交三根肋骨处,再向外横开2寸为本穴。本法较简便,但只限于男性。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胸痛。尺泽(合穴)穴名解释尺为尸(人)与乙(曲肘之形象)合字,指前臂部。泽指浅水低凹处。这是根据它的位置特点命名的。取穴方法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槎侧缘,即凸起的肌腱
4、外侧取穴。主治病症咳嗽、哮喘、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肘臂疼痛麻木。孔最(郑穴)穴名解释TL,指孔穴;“最,是极或聚的意思。本穴是郑穴,为气血深聚之孔穴,故名。取穴方法在前臂屈侧部,太渊与尺泽的联机上,腕横纹上7寸。主治病症咯血、咳嗽、哮喘、扁桃体炎。列缺(络穴)穴名解释“列“,分解;“缺“,破裂。因为该穴是手太阴经的络穴,由此分别走入手阳明经;而其部位又在二条肌健(肱槎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如裂隙,故名。另外,列缺,古代又指闪电,闪电的形状,好像裂隙。取穴方法有二法:侧掌,在槎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L5寸。患者两手虎口相交,一手指压在另一手的椀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即为穴区。主治病症
5、咳嗽、哮喘、头痛。太渊(原穴,脉会)穴名解释太“,大的意思;“渊“,指水深处。本穴为手太阴经的原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脉会,当寸口动脉处,血气旺盛,博大而深,所以用此名。取穴方法仰掌,在腕横纹上,梯动脉槎侧凹陷中取穴。主治病症咳嗽、哮喘、咽喉痛、咯血。鱼际(荥穴)穴名解释“鱼”是指拇指球肌群隆起形如鱼肚腹;“际“,边缘。穴在肌群隆起部之边缘,故名。取穴方法仰掌,在第一掌指关节后,在掌骨的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主治病症哮喘、咳嗽、咽干咽痛、婴幼儿腹泻。少商(井穴)穴名解释“少”,小的意思;“商,为五音(宫、商、角、征、羽)之一。据内经载,肺音为商。本穴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脉气初出十分细小。故名。取
6、穴方法在大拇指槎侧缘,距指甲角约。.1寸处取穴。主治病症发热、咽喉肿痛、咳喘、气喘。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曲泽(合穴)穴名解释“曲”,屈曲,指肘弯处;泽,水归聚的地方。意思是这一穴位较“池”(手阳明经曲池穴)浅而面积较广,所以称曲泽。取穴方法仰掌,肘部微微弯曲,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尺侧凹陷中取穴。主治病症心痛心悸、急性肠胃炎、肘臂疼痛麻木、中暑。郑门(郑穴)穴名解释郑“,指空隙,这里又指该穴为郑穴;门,指神气出入之处。故名。取穴方法仰掌,腕横纹直上5寸,在两肌腱(掌长肌腱与槎腕屈肌键)之间取穴。主治病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癫狂。间使(经穴)穴名解释间,间隙,此指两筋之间;使,出使,臣
7、使。本穴属于心包经,心包络为君子之官心的臣使。所以称为间使。取穴方法仰掌,腕横纹上3寸,在两肌腱(掌长肌腱和槎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主治病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癫狂、症、疟疾。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气名解释内”,指内侧,因为穴位居于前臂屈侧面,即内侧面,与外关穴相对,所以称为内;“关”指出入要地。因本穴擅长治疗内脏病,所以称为内关取穴方法仰掌,腕横纹上2寸,在两肌腱(掌长肌腱与槎侧腕屈肌腱)间取穴。主治病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呕吐、高血压、休克、膈肌痉挛、胃痛、上肢疼痛麻木瘫痪。大陵(原穴)穴名解释大,高大之意;“陵,丘陵。该穴在腕骨隆起处后方,其隆起处似高
8、大的丘陵,故名大陵。取穴方法仰掌,在腕横纹正中的两条肌腱(掌长肌腱与槎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主治病症心痛、癫狂、手指麻痛。劳宫(荥穴)穴名解释“劳“,劳动;”宫”,指宫殿,这里指掌心为心神所居的地方。当手劳动屈指,中指尖所指即为本穴,所以名为劳宫。取穴方法有两法:手掌面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的掌中横纹处。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所指处即为本穴。以此法较为简便实用。主治病症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口腔炎、瘠症。中冲(井穴)穴名解释”中“,指中指;“冲”,与少冲的冲意义相似。穴位在中指端,所以名中冲。取穴方法在手中指指尖中央取穴。主治病症中风昏迷、小儿惊厥,中暑、晕厥。本经穴主要用于治疗心胸疾病和神志疾
9、病。手少阴心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极泉穴名解释尽头称为极,这里指深凹处;“泉”,指水始出的地方。手少阴心经起自心中,由本穴出体表,好似泉水涌出,又为腋窝深凹之处,故名。取穴方法上臂外展,暴露腋窝,在其中间,当腋动脉的前方或后方取之。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心痛。少海(合穴)穴名解释少,指手少阴经;“海“,为百川之汇聚处,因本穴是合穴,为脉气汇聚之处,所以比喻为海。取穴方法屈肘,在肘横纹尺侧头凹陷中取穴,穴在肱骨内上镰与航动脉之间。主治病症心痛、精神分裂症、淋巴结炎、前臂麻木疼痛。通里(络穴)穴名解释“通“,指通路;“里“,指里外之里。穴为手少阴经之络穴,络脉从本穴分出走向手太阳经,而其支脉
10、循本经循环心中入里,所以称为通里。取穴方法仰掌,腕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槎侧凹陷处。主治病症)心律失常、心痛、神经衰弱、症。神门(原穴)穴名解释“神”,神明,心藏神;门,门户。本穴为心经之原穴,乃神所出入之门户,故名。取穴方法仰掌,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即尺侧腕屈肌腱附着于腕豆骨的槎侧缘取穴。主治病症失眠健忘、痴呆、心悸、意症、精神分裂症。少府(荥穴)穴名解释“少”,指手少阴经;府,指神气所属的地方。取穴方法有二法。掌侧,在第四、五掌指关节后方,与劳宫穴相平。仰掌,屈小指,在小指尖所指处。主治病症心律失常、心痛、手小指拘挛。少冲(井穴)穴名解释“少“,指手少阴经;“冲“,要冲。本穴属手少阴,又
11、是手少阴经与手太阳经相交之处,为经气交通的要冲,所以称少冲。取穴方法在小指指甲角槎侧根部,约离指甲。.1寸处。主治病症心悸心痛、昏厥、喉炎。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商阳(井穴)穴名解释商”,五音之一,意思和少商的“商相类似,因为大肠经和肺经表里;阳,本穴在少商穴的外侧,又属于阳经的穴位,所以称阳。取穴方法在手食指末节槎侧,距指甲角约1分处取穴。主治病症中风昏迷、咽喉肿痛、牙痛、昏厥。二间(荥穴)穴名解释二,指此穴为本经的第二个穴位;间,间隙,因穴位在隙陷处,所以称二间。取穴方法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即第二掌指关节)前,椅侧凹陷处。约在食指指掌横纹端。主治病症咽喉肿痛、牙痛、鼻出血。合谷(原
12、穴)穴名解释合,会合;谷,山谷。因该穴在拇、食指相合,形如山谷之中间,故称合谷。取穴方法有三法: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槎侧的中点处。拇食二指合并,虎口部隆起最高点为穴。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蹊缘上,屈指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主治病症感冒、颜面神经麻痹、中风偏瘫、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阳溪(经穴)穴名解释“阳”,阴阳的阳,该穴在手背属阳;溪”,山溪,穴在筋骨之间的凹陷处,类似山间小溪。故称为阳溪。取穴方法在腕背横纹槎侧,手拇指上翘时,在二肌腱(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主治病症头痛、牙痛、腱鞘炎、急性结膜炎。手三里穴名解释”
13、里“,此作寸”解释。因为该穴在手部,又在肘端(肱骨外上镰)下三寸处,故名手三里。取穴方法在前臂背面槎侧,阳溪和曲池的联机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病症中风偏瘫、肘臂痛、溃疡病。曲池(合穴)穴名解释“曲“,屈曲;“池”,水池。屈曲肘部,横纹端处出现凹陷,形似浅浅的水池,所以称为曲池。池,尚有另外一个涵义,因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气血汇合之处,似水流汇入池中。取穴方法有二法:屈肘部,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镰联机中点取穴。屈肘部,在肘横纹槎侧端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中风偏瘫、高热、尊麻疹、感冒、高血压、肋骨外上镰炎、扁桃体炎。臂月需穴名解释“月需,原意牲畜的前肢,此指上臂内侧处。因穴在上臂肱骨内侧(横侧
14、),故名臂膈。取穴方法有二法: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联机上,曲池上7寸,在三角肌止点处取穴。举臂平至肩,在三角肌下端上方凹陷中取穴。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眼病。肩鹘穴位解释肩,肩部;,骨,肩胛骨肩峰端。穴在肩峰的前下方,所以名为肩鹘。取穴方法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者向前平伸时,肩峰下会出现两个凹陷,其中前下方凹陷处就是本穴。主治病症中风偏瘫、肩关节周围炎、高血压、尊麻疹。天鼎穴名解释天,指上部、高部;鼎,古代炊具,它的形状特征为有三足。该穴在颈部,又位于头、颈椎与胸锁乳突肌三者之间,故名天鼎。取穴方法正坐,微仰头,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在扶突穴与缺盆穴联机中点取穴。主治病症上肢瘫痪麻木
15、、肩关节周围炎、扁桃体炎。扶突穴名解释扶,为两旁相搀;突,指高处。该穴位于二筋(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高突相合之处,二筋相合形同搀扶,故名扶突。取穴方法正坐,微仰头,喉结旁,在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即在与结喉同一水平的胸锁乳突肌的肌腹上取穴。主治病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咳嗽、哮喘、咽喉肿痛以与甲状腺手术针刺麻醉。迎香穴名解释迎,迎接;香,香味,这里泛指各种气味。因为本穴主治不闻香臭的病症,所以定这一穴名。取穴方法在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上面取穴。主治病症鼻炎、鼻窦炎、颜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关冲(井穴)穴名解释“关“,出入要道,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井
16、穴,是经气始发的地方,又位于少冲、中冲之间,所以名为关冲。取穴方法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1寸处取穴。主治病症中风昏迷、中暑、咽喉肿痛、耳聋。中渚(输穴)穴名解释”中“,中间;“渚“,水中小洲。本穴为三焦经的输穴,三焦经好似江河水流动,脉气到这里输注流动,就像河中的小洲,所以称为中渚。取穴方法手背部,在环指指掌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耳聋、肋间神经痛、手指瘫痪疼痛、头痛。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穴名解释”外”,指外侧,因本穴在前臂伸侧面,所以为外;关,指关隘。本穴和内关相对,以治头肢、躯干疾患为主,故称外关。主治病症感冒、耳聋、胁痛、腮腺炎、中风偏瘫、
17、肘腕疼痛麻木。支沟(经穴)穴名解释支,即四肢,此指前臂;沟,沟渠。因为穴在前臂,所处位置又凹陷如沟,所以称为支沟。取穴方法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在两骨(尺骨和梗骨)间取穴。即在外关上1寸。主治病症肋间神经痛、肋部挫伤、中风偏瘫、习惯性便秘。天井(合穴)穴名解释“天“,高处;“井“,此指凹陷处。穴位在肘尖的上方,所以称为天;井则形容鹰嘴窝的凹陷颇深。取穴方法在臂外侧,屈肘时,肘尖(即鹰嘴)直上1寸的凹陷中取穴。主治病症肘关节肿痛、颈淋巴结结核、尊麻疹、神经性皮炎。肩修穴名解释“肩“,肩部;孔穴。本穴在肩部,举臂时出现凹陷,故名肩。取穴方法在肩部,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即为本穴
18、。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翳风穴名解释翳“,遮掩的意思;“风”,致病的风邪。因为本穴可以治疗风邪引起的疾病,又被耳垂所遮掩,所以称翳风。取穴方法耳垂后方,在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耳聋、耳鸣、腮腺炎、面神经麻痹。角孙穴名解释“角“,指耳上角;“孙”,此指孙络,即细小的络脉。该穴位于耳上角,有手少阳经的支脉经过,故称角孙。取穴方法头颈部,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取穴。主治病症腮腺炎、结膜炎、头痛、耳聋。耳门穴名解释耳”,此指耳孔;“门”,出入之门户。本穴在耳孔前,犹如出入的门户,故名耳门。取穴方法在面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镰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耳聋
19、、耳鸣、中耳炎、颈下颌关节紊乱症。丝竹空穴名解释“丝”,指纤细的眉毛;竹,指竹叶;空,孔穴。纤细的眉毛聚集一起形成如竹叶样的眉,本穴在眉梢凹陷处,故名。取穴方法面部,在眉稍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头痛、眼病、颜面神经麻痹。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承泣穴名解释“承“,承受;“泣“,流泪。本穴的意思是,当流泪时,穴处可以承受。取穴方法正坐,双目向前正视,瞳孔直下,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穴。主治病症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慢性青光眼。四白穴名解释“四“,广阔的意思;“白”,光明清澈。本穴可治疗眼病,具有增强视力的作用,所以称为四白。取穴方法正坐,向前正视,瞳孔直下,在眶下孔凹陷处取穴。主治
20、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结膜炎、鼻炎、胆道蛔虫病、角膜炎。地仓穴名解释地”,指下部;仓,收藏粮食的地方。本穴位于面的下部,又近口腔,口腔为容纳水谷食物的地方,所以取名地仓。取穴方法面部,口角外侧,上与瞳孔相对处取穴。主治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流涎。颊车穴名解释”颊指面旁;“车,此指牙关。下颌骨古代称为颊车骨,穴位在其处,所以也称为颊车。取穴方法有两种方法。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处取穴。上下牙齿咬紧,在隆起的咬肌最高点,按压有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腮腺炎、颗下颌关节紊乱症。下关穴名解释下,下方;关,这里指牙关,即下颌关节前牙关。穴在此处
21、,与上关相对,故称下关。取穴方法面部耳前方,当额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时取穴。主治病症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耳聋、颈下颌关节紊乱症。人迎穴名解释本穴在喉结两旁颈总动脉搏动处,这一区域古人称为人迎脉,认为是迎候五脏六腑之气来滋养人体的地方。穴在此处,所以也称为人迎。取穴方法在颈部喉结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取穴。主治病症高血压、低血压、急慢性喉炎、扁桃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梁门穴名解释“粱“,古代和“粱字相通,意为谷物食品;“门“,门户。本穴在胃部,粱门的意思即指食物出入的门户。取穴方法在上腹部,脐直上4寸,距正中线2寸处取穴。主治病症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穴位 名称 来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