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制品行业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血液制品行业分析血液制品又称血浆衍生物,是指从血浆中8%的血浆蛋白中分离提纯得到的物质。2024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96亿元人民币。一、血液制品定义及构成血液制品也称血制品。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是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血浆蛋白制品。血浆白细丽UiIL4选红细胞加抗凝素血液制品临床用途广泛,作为血液的替代
2、品,血液制品有更长的保质期,在某些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医疗急救等方面有着其它药品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部分血液制品不能通过重组方法制造,只能经由健康人体血浆提取。二、全球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全球年采浆量在6万吨左右,从区域分布上看,美国采浆量居全球首位,采浆量占比在60%以上。美国浆站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21年浆站达到1041个;采浆量受疫情影响2020起有所下降,2021年达42801吨。2、行业龙头2021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约417亿美元,预计未来以9.33%的复合增速增长至2030年的931亿美元。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呈现寡头垄断市场格局,CSLOctopharmaGrifols
3、等前五大血液制品公司约占据全球80-85%市场份额。龙头企业通过多年并购发展,在浆站数量、血浆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血液制品业务遍布全球。三、我国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国内血制品人均使用量低。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血液制品的使用量和临床应用领域持续扩容,血液制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从人均使用量情况来看,中国居民人均血液制品用量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人血白蛋白人均年消耗小于0Ig/年,免疫球蛋白人均年消耗小于0.Olg/年,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人血白蛋白人均年消耗约0.5g年,免疫球蛋白人均年消耗约0.04g年。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医疗水平提升,中国人均
4、血制品使用量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和经济复苏,医院就诊快速恢复,产品销售端市场需求复苏。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除2020年受疫情封控影响外,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整体呈上升趋势。血制品常规需求持续回暖,批签发量随之增长。批签发方面,2023年我国主要血制品品种批签发批次同比改善明显。2023年,各血制品企业的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等主要品种增势良好。2、行业格局从采浆量上看,前八家公司采浆量合计占全国总采浆量的75%,行业集中度较高。2001年起,我国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我国共计约28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天坛生物6家,上海莱士4家,华
5、兰生物2家,泰邦生物2家,派林生物2家,博晖创新2家,博雅生物1家,卫光生物1家)。3、分种类情况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主要生产人血白蛋白、静丙、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VIn等血液产品,其中白蛋白为我国血液制品用量最大品种,我国人均使用数量远低于西方国家,国产人血白蛋白具备很大进口替代空间。20072023年进口与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批次占比四、未来发展趋势1市场需求旺盛,未来增长可期血制品适应症广泛,不可替代性强。血液制品是将血液中不同的蛋白组分分离后制备成的各种产品,按照功能和结构的不同,血液制品可分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血液制品种类丰富,适应症也比较广泛,在某些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医疗急救等方面,展现出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白蛋白作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是目前国内用量最大的血液制品,广泛用于肿瘤、肝病、糖尿病等患者的治疗。2市场并购成为主要推动力并购重组为血液制品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天坛生物2017-2018年经过资产重组后成为中生集团下唯一血液制品公司;上海莱士商誉最高,早期通过并购扩大业务;双林生物2021年收购派斯菲科,商誉大幅增长。博雅生物商誉为其他业务并购产生;华兰生物和卫光生物目前暂未进行并购重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