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一张图及电子报批系统建设方案.docx
《规划一张图及电子报批系统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一张图及电子报批系统建设方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11.3 项目概况41.3.1 项目背景41.3.2 建设目标51.3.3 项目建设内容考核情况61.3.4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71.3.5 部门业务需求说明91.3.6 总体建设与本期建设任务9第二章业务需求分析112.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112.1.1 软件部分要求H2.1.2 硬件部分要求222.2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232.2.1 系统功能分析232.2.2 性能需求分析232.3 与前期项目关联24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253.1 建设原则253.1.1 基本原则253.1.2 实施策略283.2 总体建
2、设任务293.2.1 建设任务293.2.2 组织实施293.3 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333.3.1 系统总体架构333.4 技术路线363.4.1 总体技术路线363.4.2 系统部署方式363.4.3 应用软件架构36第四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374.1 系统设计374.1.1 软件系统设计374.1.2 硬件系统设计564.1.3 基础环境建设564.2 安全系统设计564.3 软硬件部署设计574.3.1 软硬件部署环境574.4 备份系统设计574.5 资源共享设计584.6 部门信息系统整合情况584.7 部门业务系统对接情况58第五章项目运维管理595.1 人员培训方案595.1.
3、1 培训目标595.1.2 培训计划595.1.3 培训方式595.1.4 其它事宜605.2 项目测试质量控制605.2.1 测试准备工作605.2.2 系统测试目标615.2.3 测试原则615.2.4 测试实施步骤625.2.6具体测试内容655.3项目运维685.3.1 运维内容685.3.2 运维时间685.3.3 运维要求69第六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696.1 效益分析696.1.1 社会效益696.1.2 经济效益706.2 项目评价指标分析70第一章项目概述Ll项目名称规划一张图及电子报批系统建设方案1.2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1)“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1)信息安
4、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8827.1);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办法(GB/T20945-2013);4)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YD/T2387-2011);5)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产品类别与代码(GB/T25066-2010);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与指南(GB/T20985-2007);7)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GB/T15843.2-2008);8)信息安全技术鉴别与授权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与管理规范(GB/T25062-2010);
5、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0);11)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3-2006)o(2)政务信息资源类规范、标准1)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标准(GB/T21062-2007);2)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16260-2006);3)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2008);4)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GB/T25000.51-2010);5)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6)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GB8567-88)
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2006);8)软件文档管理指南(SJ20523-1995);9)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10)信息技术软件维护(GB/T20157-2006);11)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12)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13)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14)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2019);15)操作系统安全评估准则(GB/T20009-2005);1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
7、7);17)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82-2006);18)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18492-2001);19)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1007-2016)o(3)国家、省级、行业建设规范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2)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努力对标对表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意见;3)关于印发市打造长三角“白菜心”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组20221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66号);5)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39号);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016年7月);7)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8)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610号);9)关于加快实施惠民信息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11)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
9、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79号);13)关于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然资办发202133号)14)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5) 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16)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自然资源发(2019)170号);17) 省自然资源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皖自然资(2022)2号)。1.3项目概况1.3.1 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省关于全面推进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等要求。根据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资规划
10、函(202391号)等文件精神,开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细规划“一张图”模块及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建设,旨在提升我市详细规划管理能力,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动态更新提供基础支撑,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建设了自然资源和规划与林业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作为全局的综合业务办理平台,为日常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目前,局内正在开展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完成后亟需对详规成果数据进行管理,并赋能至日常业务工作之中。因此,拟开展详细规划“一张图”模块建设,基于一体化平台拓展详规GIS一张图、规划成果综合管理及智能辅助分析工具,实现详规数据的统一管理、动态更新及要素赋能。同时,为满
11、足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市局持续提升规划审批效能,基于一体化平台业务审批子系统扩展建设电子报批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图纸快速审查,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进行技术赋能。1.3.2 建设目标市局已建设一体化平台,本项目基于一体化平台进行建设,主要实现对规划成果的全周期管理,提升项目规划审查准确性和效率,具体需要达到的目标如下:(1)实现规划全周期管控,作为审批依据以现有规划成果为基础,将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成果与数据资源统一管理,作为项目规划审查的依据,并对规划成果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动态更新,充分挖掘成果数据资源价值,提升决策分析能力。(2)提升规划审批效率,减少审批风险借助全程电子化技术,实现
12、报建工作的规范性管理和监控,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规划方案审查工作的准确性、公开性和透明性,避免业务人员将大量时间耗费到“算面积”、“测间距”、“算指标”等繁杂性和重复性的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审批风险。L3.3项目建设内容考核情况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引领下,制定了“数字”建设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以“数字”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总
13、体方案作为2022-2025年“数字”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组织实施相关重大工程的基本依据,明确提出以打造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为总遵循、总航向,以数字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潜能和价值为主线,以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融合为主体,以跨部门多场景协同应用为突破口,以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为根基,以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为保障,构筑“数基、数枢、数用”协同发展的数字化新格局,全面引领和支撑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为新时期打造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长三角中心区奠定坚实基础。总体方案明确指出了在推进“数字”
14、建设过程中,需用好上级平台资源,加强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沟通,及时了解省政策导向、工作要求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现实需求,推进对市局可提供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享支撑平台、领域应用平台、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资源的充分利用。有重点地开展领域应用建设试点、创新特色应用,避免市局各部门重复投资建设,降低总体建设运营成本。因此,本期项目从控规管控、建设项目电子图审的角度出发,提升全市信息化管控水平,可充分响应“数字”建设总体方案要求。L3.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实现规划成果一体化集成和定制化应用以及全过程协调的需要以现有规划成果为基础,将规划成果与数据资源归集为规划编制成果一张图系统,实现各类型成果
15、数据资源的衔接和协同,并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模型,提供辅助决策支撑,充分挖掘成果数据资源价值,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实现规划成果的“编审管用”相结合。(2)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水平基于市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升级详细规划一张图模块,能够提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成果管理水平,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监管水平。(3)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降低报批成本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的背景下,通过实现指标自动计算,可以避免业务人员将大量时间耗费到算面积”、“测间距”、“算指标”等繁杂性和重复性的工作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审批周期。同时借助自动统计
16、和分析技术,使业务人员可以将精力用于更具价值的定性因素审查和规划方案宏观的研究和把握上。此外,借助全过程式的电子报批,规划、设计或审批信息在设计单位、规划管理部门等之间的传递方式由传统的纸质向电子化转变,更趋于无纸化办公,有利于降低报建工作的成本,创建资源节约型政府。(4)能提高审批工作的科学性和决策能力根据报建审核工作的须要,可以探索研究各种辅助于审批决策的统计分析数学模型,并将模型集成到电子报批系统,实现统计分析的自动化,同时通过输出相应的统计图、表等方式,为审批工作提供直观的、可量化的决策参考。(5)提升报建审批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明确和统一相应的技术标准、规划指标术语等的基础上,借助
17、全程电子化技术,实现报建工作的规范性管理和监控,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报建工作的准确性、公开性和透明性。同时由于标准和规范的统一,有助于设计单位和规划审批等不同部门人员在规划报建工作中更好、更高效的交流。(6)促进建立建设工程规划技术审查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规划技术审查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基于“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手段,开展此项工作可构建科学的、客观的、可执行的行业标准,推行规划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对分离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改革需求。电子报批系统能将技术审查与技术论证工作有机结合,加快规划行政效能的提升。L3.5部门业务需求说明(1)
18、电子报批业务需求利用电子报批系统,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需要进行图形规整和自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需要进行规划方案技术审查。(2)详细规划管理业务需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需要积极发挥详细规划的法定作用,分区分类推进详细规划的编制。这包括对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等不同区域的详细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需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督,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L3.6总体建设与本期建设任务1.3.6.1 总体建设任务本次项目建设旨在优化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将新技术进一步应用到实际工作,对详规成果数据进行管理,动态更新及要素赋能;构建电子报批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一套创新、高效的电子报
19、批工作新方式。1.3.6.2 本期建设任务基于市局自然资源和规划与林业、征管一体化系统建设项目成果,结合市局信息化需要,开展详细规划一张图模块及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建设,并将市局现有标准GIS格式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成果、城市六线成果和专项规划成果入库至一体化平台。第二章业务需求分析2.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2.1.1 软件部分要求2.1.1.1 业务功能分析2.1. 1.1.1详细规划一张图模块为解决市局规划成果不统一的问题,结合规划编审用的整体流程,以构建规划成果“编审管用”全过程为目标和核心,以规划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规划应用为导向建设详细规划一张图模块。通过以上对业务功能需求梳理分
20、析,具体建设内容可总结如下:表1功能需求表序号功能模块功能备注1详规GlS一张图升级详规成果情况总览2详规GIS成果查看3规划成果综合管理详规成果集中管理4详规成果信息关联5开发辅助分析工具规划条件要素自动提取并生成图纸6详规要素综合查询7项目合规性分析8调规案卷关联查看9历史版本一键回溯10一键回查11调规底图文件智能生成12规划成果自动出图打印13调规案卷关联查看14历史版本一键回溯15调规底图文件智能生成16规划核实底图一键调用17规划成果自动出图打印18成果质检入库详规成果质检序号功能模块功能备注19成果入库2.LL1.2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基于市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标准与要求,根据标准化后的
21、电子文件,打造CS架构的电子报批系统,可实现电子图纸标准设计以及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建筑面积的自动核算并生成对应的指标、面积复核表,辅助审查项目离界、间距、退让和公共配套设施等要素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具体建设内容如下:2.1.1.1.2.13建设电子报批系统(审查端)一体化平台中,已建“电子报件智能审查”,具体内容如下:开发电子报件智能审查工具,基于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标准与要求,要求设计单位对报送的电子报件图纸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子图纸提交给审查人员进行经济指标与建筑面积等的自动核算,辅助审图。通过电子报件智能审查工具,实现审查要素设置、指标复核、面积复核、辅助审查和图纸对比等功能,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划 一张 电子 报批 系统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7739.html